佛弟子文库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蕅益大师  202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惑,妄起计着,究其大病,秪因迷己为物,又复于中认物为己。所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即无始生死根本也。迩来稍解佛法者,纵知四大非身,全不知缘影非心。不思缘影便是一物,何能灵妙常知哉。然正认缘影时,缘影元非心,而妄认缘影者,元未尝不灵妙常知,离诸戏论也。

但觑破一切所知境界,无论真妄有无,皆自心相分。而能知之体,究竟了不可得。如眼决不自见其眼,亦决非无眼。心不知心,亦复如是。由眼故见一切物,由心故有一切法。一切法皆不是心,而离心无一法如微尘许可得。但恁么体达去,无有一法是心,更无一法非心,久久纯熟,便到心法一如境界,亦无能到所到。思之思之。

(示智可)

生死大事,人皆有之。惟颠沛患难中历过,倍应亲切。乃有历苦难而生死心仍未切者,虚妄我执,情计深厚,埋没本有智光故也。然本有智光,岂可埋没。日用动静,尝在我执情计中。跃跃欲露,人不肯冷眼一觑破耳。诚向虚妄我执中,努力冷觑,毕竟何物是我,何人计我。觅我于四大五蕴中,既不可得。觅一能计我者,于四大五蕴外,又不可得。能计所计不亦当体空寂也与!

唯其当体空寂,而横生计着,所以背觉合尘。若知正横计时,仍未始不当体空寂,岂不当下背尘合觉。呜呼,迷则全觉成尘,悟则全尘归觉。尘之与觉,其性不二。背无可背,合无可合。非背合而论背合,不深于教观者不知也。然非念念反观身心理性,亦决不能深入教观。或有闻无慧,执火自烧。或有慧无闻,操刀反割。真为生死者,放下眼前活计,痛除无始恶习,以心印教,而不为虚言。以教印心,而不为暗证,双超禅教两弊,为智人所可已。

(示宇泊)

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

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透此双超断常二见,便知现前一念,离过绝非。便知宇内外一切物,泊今一念妄想心中,犹浮云之在太虚,是谓不被物转,便能转物。回视妄认四大为身,缘影为心,复生厌离,必出此三界乃归家者,何啻日劫相倍而已。偈曰:

宇宙泊在吾心,吾心本无所泊。一任乱想昏沈,本有灵明如昨。彩云端见仙人,岂被手扇遮却。不遮却,耆婆童子空摸索。咄!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我们的人生,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我们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了来无所从,去无所...

五蕴活动越炽盛,你的业力就越重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如何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定慧难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态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佛教词典】受所引色

【受所引色】 p0729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受所引色者...

【佛教词典】佛诞日

又作佛生日。即释迦佛诞生之日。经论中或云二月八日,...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

星云大师:交友七法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朝暮课诵的意义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

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