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守培法师  2022/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之所知。愚者但具其灵,而不求其所知,以副其灵,徒负其灵而已。智者对于万物,虽知其然,而亦未知其所以然,终有愧于灵。以不安于无知故,欲求生物之所以然,所以古今来有种种生法之议论也。

有谓万物自然而生者,有谓从他而生者,有谓共生者,有谓无因而生者,有谓从冥谛而生者,有谓从梵天生者,有谓从因缘生者,有谓从时生者,有谓从方而生者,有谓从天生者,有谓一元生者,有谓多元生者,有谓唯心生者。

如是等种种议论,互相是非,然皆未得万物之真生像。又非但已发生之议论未得万物生之所以然,假使后生继续如是而议,终不能得万物生之所以然。何以故?万物之生理,非凡夫思量卜度所能到,唯圣人亲证而后知也。

然古往今来,种种议论,未有一是者,是何故耶?总而言之曰:佛云:万物无生。诸议论者,皆于无生物上而求生,议论虽别,言生是同,故皆无是处也。吾佛所以说万物无生者,求其生相不可得也。

论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不自生者,若已有自,无须更生;若未有自,何能生也?不从他生者,如瓜藤生豆,无此事也。不共生者,自他皆无能生性,合亦不生。如枯木死灰,无能生性,合亦不生故。不无因生者,不特然无故而生也,如无种不能从空生芽故。世间生法尽于此四。此四之外,更无生法,是故说无生也。

眼前万法,生生不已,何以曰无生耶?佛经亦常说:一切法从因缘生。或说一切法皆唯心之所变。何以偏取无生耶?眼前万物,生生不已者,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也。佛说一切法,各有本然之自性,和合四大(地水火风)种性而发现。如军林屋舍,凡夫妄计为生,其实除自性与四大外,何曾生出一法来耶?四大分散,自性孤立,凡夫妄计为死,其实除物本然之自性与四大而外,又何曾死去一物耶?

生无所生,故曰妄计生;死无所死,故曰妄计死。犹如木聚而成林,人集而成军,瓦木而成舍。林散而任然是木,木未变成林;军散而任然是人,人未变成军;舍毁而任然是瓦木,瓦木未化成舍。聚也无所增,散也无所减。不增不减,何生之有耶?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望文生义者,以为佛亦说生,此未解佛所说义也。外道亦说诸法从因缘生,义谓因缘能生一切法,此与佛说名同而义实相反。以彼但说缘生,不说缘生无性,故不同也。

总观世间所有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种性,千古万古以来,终不增一而成八大,亦不减一而成六大。不增不减,无去无来,生之一字,从何处说起也?

七大分合聚散而幻成世间万象,云何佛又说:一切法唯心所变耶?此又提高一层说。世间万物,以七大为本质。然此七大,又何从而有耶?佛说真如随缘而成七大,真如即本性也。犹如一人,分别则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合则人而已。

七大虽从真如起,分别则有,不分别则无。有亦不增,无亦不减,亦无生相也。真如而分七大者,无明妄动也;七大而成万物者,业力所感也。《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即此义也。

唯识论说:三能变,亦此义也。真如一变而成七大,七大再变而成万物,皆是众生妄想分别,实无一法生起。若众生分别心歇,不但世间万法空,出世之种性亦空,依然一真如而已。千古万古不增,千古万古不减,是故吾佛常说: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前云:万物各有本然之自性者,即各有真如性,非万物共一真如也。各各互遍,各不妨碍,一真如中具足无量法,随业发现,凡夫即以为生,实无生也。随业发现者,或现卵生,或现胎生,或现湿生,或现化生,乃至或现非无想生。所以人不得常为人,物亦不得常为物,因兹而有六道轮回也。又因此而说有情无情悉皆成佛也。

众生成佛,佛亦不增,众生亦不减,亦无生相故也。不解无生义者,闻说唯心所变,即谓一切法从心变起,实有一切法。亦落外道见,不能体解无生故也。

世人计万物有生,有生故有死,以致好生而恶死。好生而不生,恶死而不能不死,常怀好恶,烦烦恼恼,所以谓之凡夫。圣人体万物无生,无生故无死,所以无生可好,亦无死可恶,无烦无恼,一味平怀,所以谓之圣人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圣严法师《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

道场在哪里?就在一念清净自性中

以下总结这一段,如果你听懂了,对于禅净双修的修学方...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

【佛教词典】四论

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

【佛教词典】解脱为坚固

【解脱为坚固】 p1236 瑜伽九十七卷十页云:又由一切漏...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教化众生的四无畏功德

说法无畏,你要有总持不忘的功德。人家疑惑起来了,一...

夏日六大养生食物

1.莴苣通气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星云大师《屈伸自如》

某位居士的夫人悭吝不舍,对于社会的任何善举,从不响...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就是用法来作...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失败的成功者

我偶然听说过一个小名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学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