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道宣大师  2024/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仗、杂物,然后乃入。舍刀仗者,去瞋恚众僧心也;舍杂物者,去众僧乞求之心。具除两过,乃可入寺。

顺佛而行,不得逆行。设缘碍左绕,恒想佛在我右。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

【背僧,即不信心生;取异,谓求见僧过。顺佛行,即右绕,西入东出,佛在我右,偏袒右肩,示有执作之务。逆行,即左绕,反上可知。缘碍左绕者,示权开也,谓西向有妨,反从东入。佛在我左,颇乖执侍,故今存想,如右无异,则免过也。入出向佛者,假事表心,归依不背也。】

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何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一体无别矣。( 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回俗即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云何轻侮?宜志心归依,自作出家因缘者,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三十九 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大意:

如果进入寺庙,对出家人不生信心,只看出家人的过失的话,怎么给自己以后出家积累福德资粮呢?经中说:进入寺院的人,应该舍弃刀仗、杂物,然后才可以进入。舍弃刀仗,是要去除嗔恚众僧的心;舍弃杂物,是要去除从众僧乞求的心。把这两种过失都除去,才可以进入寺庙。

应该右绕顺佛而行,不得逆行。如果因为有阻隔不得不左绕的话,心中要一直观想佛在我右边。进出佛殿的时候,要转身面向佛。

【背僧,是生不信心的意思;取异,是看出家人过失的意思。顺佛行,也就是右绕,从西向东,佛在右边,偏袒右肩,表示有为佛值劳作务的心。逆行,就是左绕,跟上面相反。缘碍左绕,表示有因缘暂且开许,也就是从西面走有妨碍,反从东面进入的情况。这样的话佛在左边,颇为违背服侍佛的仪则,因此要心存观想,像佛在我右边一样,就可以避免过失。进出佛殿转身向佛是借着外在的事相表明内心,不背弃我们的皈依境(也就是佛陀)。】

礼拜佛法僧的时候,要经常思惟三宝实质上是一体的。为什么呢?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为佛,佛陀所觉悟的道理叫作法,学习佛道的人叫作僧,因此佛法僧本来是一体无别的。(开始学习佛道的时候叫作僧,最终圆满叫作佛。还是僧的时候难免有种种过失,圆满佛道时一切恶除尽,一切善修满。如今我还没有出家学道,还是俗人,回头离俗就是道器。这样深思,我也有道分,将来也会出家修行,为何要轻视看不起出家人呢?应当志心皈依,为自己作出家的因缘,这样是围绕礼拜念佛法僧的大意。)

注:

一体:佛、僧能觉,因果虽分,所觉道同,故云一体。道即诸佛果源,众生心本。极证名佛,始学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侮?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己,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参见《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

高旻寺的禅门家风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

如何供养出家人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

不流汗的运动

朋友约我到大饭店的俱乐部去做健身的运动。 健身房里...

【佛教词典】宝坊

(杂名)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于...

【佛教词典】七佛药师

(名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天台宗传法仪轨

一、迎师 传法时至,鸣钟三下。诸师及观礼随喜者齐集法...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昌臻法师法语

○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盂兰盆会的由来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犍连救母的故事,出自《佛说盂兰...

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参禅,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约出外...

印光大师谈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