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聚净戒功德难量,自持获益转授众生

德亮法师  2022/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聚净戒功德难量,自持获益转授众生

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珠富法财,摄善义也。日月丽天,无不瞻仰,璎珞在身,观者爱敬,摄生义也。

这个对两个比喻进行了解说。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说:从摄律仪戒、从摄善法和摄众生戒,三方面来解说,比喻它的含义。

律仪戒断除恶法的这个角度来说:日消罪雾,太阳升起来,迷雾就会消除掉。比喻我们罪业累累,遮蔽了我们的智慧的双眼。如今我们以智慧的力量就能够灭除种种的罪业,使智慧朗发。是这个比喻。

月照夜幽,夜晚它都是比较幽暗,由于月亮升起来,使幽暗的世间有了光明。我们愚痴,受戒也是这个样子,未受戒之前,是由于愚痴黑暗见不到光明。如今以戒的力量,引导我们在黑暗中、愚痴当中走出,出离。

珠疗贫穷,如果得到这个宝珠,那么贫穷就被你治疗了,就没有贫穷了。那么如果受了戒之后,就能得到功德法财,贫困就被驱除掉。乃至贫贱都可以驱除掉。这都是由于戒力而令功德增长,能够远离一切贫瘠。也确实是我们能够感知到,在世间的时候可能贫穷,乃至贫贱。在社会上世间,这个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人人都可能瞧不起你,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但是你一出家,受了戒,受了戒之后,你可能就是乃至世间的国王、大臣种种上层社会的人物都可以过来向你礼拜,来亲附你。你的社会地位一下就高起来了,贫贱的地位就扫除掉了。这都是由于戒力的因缘,使你社会地位顿然上升。这都是同样的含义。

日长善法,这是从摄善戒角度来说。日,太阳升起来能够使大地上的种种的种子得以生发。比喻戒也是如此。由于受戒之后,受戒持戒,我们种种善根也会由于戒的因缘自然生发。这是戒也有这种功德利益。

月得清凉,月亮升起来,使一些燥热就熄灭,就是能够有一种清凉的这种利益。戒律也是这个样子。由于持戒的因缘,使我们内心的种种的爱欲、烦恼、热恼,自然就变得清凉。熄灭热恼得到清凉。

珠富法财,由于宝珠,如果能够得到宝珠就能够使我们财富增长,变得富有,贫穷变成富有了。由于持戒的因缘,种种功德自然快速具足,变成功德法财,就富足了。这是摄善义。

再从摄众生角度来说:日月丽天,无不瞻仰,日月在天空当中,那么众生都对之景仰。这是日月的这种利益。那么戒的利益也是这样。戒是功德巍巍啊!一切众生都能够对戒有崇仰之心。所以说由戒的因缘能够广摄一切众生,信受。

璎珞在身,观者爱敬,世间人如果身上佩戴璎珞,那么别人看到就会生起欢喜心、爱敬心,觉得很好看、美观。那戒也是这样。如果持戒以戒律来自庄严,众生自然就对你生起爱敬之心,从而羡慕你向你学习。这都是戒律的功德比喻。这是摄众生,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它的含义。

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这是讨论戒的功德。怎么来证明?这是经验证明了。曾经有微尘的无量无边的菩萨众,都是由于受戒的因缘,所以最后成佛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

所以,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这表示我诵的这个戒是有传承的,传承有依据的。最后: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注文说:既劝受持,即劝转授。使灯灯相续,化化无尽。劝你受持之后,受持戒律之后,还要劝你去转授。这样灯灯相续,化化不绝,众生都能得到利益。

同时这里,我们也看里面有一种含义,要了解它的含义:一定要先自己受持,然后再转授给众生。这是常规的。就像你得到这个好东西你先受用,你先体会到它的滋味,然后你再转授给别人,教导别人,这就是比较合适。现在很多都是心无惭愧,得到之后自己不去学习、不去受用,直接忙着去为别人转说。入于耳那就出于口,没有真正地入心,未曾踏踏实实地去行持。这样转授给别人也很难让别人得到真实的受用。

《梵网经菩萨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众生

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

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忍得人乐观,忍能得妙好;忍能息诸苦,忍得寿命长。─...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明海法师京华托钵记:一个人挎着瘦瘦的香袋,从住处走到大街上

(在北京街道托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是明海法师几年...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以这种态度来茹素,自然能身心清净

为了健康长寿,疗病养生,近年来,人们不断从医药与饮...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推荐】怎样把福报留住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福报的化现。福报可以化...

【佛教词典】师子身中虫

(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

【佛教词典】三善寻自性

【三善寻自性】 p0198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四页云:复次...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心灵的坚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

为什么痛苦时念观音菩萨却未有见效

问: 法师你好!弟子便秘时痛苦不堪,默念、大声念南无...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东林原创漫画】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选自《纪文达公笔记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