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体光老和尚  2022/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庙里边住的人多,这里边就有修行人。

什么是参学啊?看见哪个师父的修行好,就跟哪个师父学,这就是参学呀,看到哪个人一举一动都有规矩就向他学,这就是参学,不是乱的,想怎么就怎么。

思想上正规,你的烦恼,你的习气毛病,就归宗于一个正念,这样才身心清净。为什么这烦烦恼恼地东走西走啊?就是功夫没上正规,烦恼,无名火,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光看人家不对,对自己的贪嗔痴一点也不防御,这当什么参学呀?

人家虚云老和尚走遍天下,他走了一千多个县,差不多的县他都走过,他说: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挑雪填井无休息,龟毛著处兴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遭苦辛。

他说的都是比喻,善知识绝没有妄言呐,说的都是实在,踏踏实实,真实不虚。后来的人不能忘了善知识的教导,一切时,一切处,就是吃顿饭,做点事也要踏踏实实的,不要弄得虚虚假假,长长短短,说是说非,一出了禅堂门口就哇哇讲话,那就没有功夫了,有功夫哪会这样?白天时妄想,夜晚时梦想,这不都成了这些玩意儿了?确实的功有没有用,自己要深生惭愧,要认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体光老和尚文章列表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

善知识法与恶知识法

昔日,佛陀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时,对众比丘说:今日...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我们在...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佛教词典】九想

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

【佛教词典】惠果

(人名)唐京兆府昭应县(今陕西临潼县治)人,姓马氏...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

消灾延寿的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圣严法师《解铃系铃》

问:法眼文益禅师有一次问弟子:虎头金铃,是谁解得?...

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不杀生是佛法中的大戒,杀罪有大有小,是不一样的。而...

一个终身受用的测试题

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

圣严法师:不生病的人

有次德山宣鉴禅师病了,有人问他:「老和尚,连你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