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净界法师  2023/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但是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我们一直认为生命是恒常住不变异的,这样的颠倒,就很很容易使令我们产生错误判断而起烦恼造业。

这个常见的颠倒,以前在佛学院有一个学生,是二十岁的年轻人,这个人很有善根。他来读佛学院的时候,他整个依他起的因缘法,可以说是福报享尽、业障现前,身体也不好,整个因缘都不是很好。后来他发心出家修行,在佛学院用功了五年,很有长进,他的身体变得健康,身相变得庄严,福报也现前,供养也变多了。这当然是一个因缘的改变,好的现象。

但是后来他起了常见的颠倒,他认为:我现在的因缘非常具足,身体健康、福报又现前,我现在还俗回去,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那个时候大家就劝他:你不能有这个的念头,这是不对的!但是他没有听从同参道友的建议,他还俗了。后来还俗不到半年,他整个身体的健康、福报的因缘,全部破坏消失掉,变成以前的苦恼相、业障相。

这怎么回事呢?就是你现在的影像是因为归依三宝,有出家众戒体的摄受,你有福报相现前,这个影像的背后是有因缘的力量资持的;结果你破坏你的根本,你去追求枝末!就是说,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影像受用,有色、声、香、味、触、法,那是因为我们奉持佛陀的教法,努力的熏修戒定慧;假设你忘了后面内心的功德,你去追逐外在的影像,那你后面的功德没有了,你外在的影像也没有了,因为它是心所变现的,它是某一方面善根的心所变现的影像。

我们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在佛前很真实、很认真的宣布: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佛前许下这个愿望,但是我们在实际行动的时候,发觉我们理想跟目标有一段距离,就是你在实践的时候。所以菩萨戒说:菩萨在受持戒法的时候有三种力量:一是誓愿力,你要有目标;第二个观照力;第三个行动力。内心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目标,第二个你有真实佛法正见的观照,第三个你有真实的行动。

但是从誓愿力到行动力,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就是我们很容易在受用果报时产生颠倒,你不要说逆境会障碍你,顺境也会让你颠倒,所以菩萨的智慧很重要。就是说你的目标要完成的时候,这个智慧的观照是非常重要,你要知道其实你所受用的果报,是你内心所现的影像,就算它有种种的福报现前,那也是内心有善业的关系,跟外在的影像没有关系的。你不要以为信徒供养你,你很快乐,其实那是因为你有善业;你要是不相信,你把你的善业用光看看,你看谁供养你!

所以说,其实我们所受用的影像,都是心中的业力──种子所变现的。这个时候,你心对于外境的执取会慢慢的松脱。你一个人对外境的执取松脱以后,你心中的菩提心,才能够操作自如,做你该做的事。你这一念菩提心一天到晚住在外境,你菩提心一下子就迷惑掉了,你在外境里面起颠倒,你曾经发什么愿你也忘掉了,就跟着外境在那个地方转,等到你把福报享尽的时候,就到三恶道去了。

所以说,这个“与颠倒等诸杂染法为依止处。”就是说身为一个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他不能够努力的去实践他的目标呢?因为他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果报的相续而产生颠倒,颠倒的结果就产生贪爱的烦恼,就起种种杀、盗、淫、妄的罪业,最后就堕入三恶道去,这一切都是因为色法的“一类坚住,相续而转”,使令我们产生了迷惑。这个地方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件事情,它的相续,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段的业力相续,所以果报才会相续,这个就要修无常观来对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卖掉贫穷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

真正有福报之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

挖空心思勉强得到,实际上不是好事

如果命中没有,而挖空心思勉强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不是...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福德要在大众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众中修,在大众中求。 俗...

六波罗蜜成就了菩萨十种自在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

【佛教词典】似比量

【似比量】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若似因智为先,...

【佛教词典】善无畏

(637-735)中印度人,唐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翻译密宗...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立即长大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