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惠空法师  2023/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在佛门中的衣、食、种种资身的东西,都是由十方施主们省吃俭用供养出来的,所以在使用这些资具的时候,除了应该心怀珍惜之外,在平时就必须养成一种节俭的习惯,一方面可以提醒我们的道心,最主要是提防欲望心的升起,不要因为物质的丰富而腐蚀了道心,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培福。

因为富裕的生活往往会腐蚀我们精进的力量,使我们松懈养成享受的习惯,为什么?因为五欲充足,好吃、好看的丰富物质容易带起我们内心的欲望,心一旦被物质熏染多了以后,内心那份收摄的力量就会减轻,不知不觉中道心就会减弱,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喜欢吃、喜欢睡?因为,道心已经被外在这些富裕的物质所削弱了。

怎么样的削弱,自己并没有察觉到,等到有一天,自己的个性变得骄慢、放逸的时候,认为凡事都是应该的,“信徒应该拿来给我用的,他修福报嘛!”,真是变成这样子的话,实在就太悲哀了。

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要养成一种节省、节俭的习惯,这倒不是叫我们少用一点水、少用一点电、少吃一口饭,最重要的目的是借着节省每一寸、每一分布施的资源,在时时刻刻珍惜的心情之下,提醒我们的道心。

要知道心念的一去一收差距相当大,一去就是放纵心情去浪费施主、信徒的物质布施;一收就是我们节俭,随时体会到施主、信徒省吃俭用虔诚供养的心情。这一念心一转,一去一收之间差距这么大,百念、千念都这样下去的话,这生命质量的差距就更难以计数了。

希望大家就在这种惜福的心性当中,让我们的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说「梦」

缘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讲讲,讲讲我的历史,说什么...

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为何现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说雪峰的饭头,沩山的典座,堂里参禅堂外参禅,总是...

罗睺罗出家记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佛教词典】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

【佛教词典】金口相承

金口,佛亲自说教之意;相承,师资次第依法传承之意。...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