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净界法师  202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种子”,这就是“戒体”。

有一个观念我们需要解释一下:

《唯识学》上,把一切法分成两类:一类叫“现行的法”,一类叫“种子”。“现行”是表现在外——身口意的活动,就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能够见闻觉知的,叫做“现行”。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不能见闻觉知,但是它存在,是潜伏在内心的一种功能。它虽然没有境界的刺激,暂时不表现出来,但是佛法认为它是存在的。

这种“断恶修善”的种子,道宣律祖说,为什么戒体不依“现行”,而约“种子”安立呢?因为我们今天受完戒之后,也可能因为一时地糊涂,而造了杀盗淫妄,但这样不一定就破坏了戒体,因为你当初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而发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虽然你在整个法界当中,在“某一点”上造作恶法,我们只能说你的戒体有所瑕疵,不能说你的戒体就这样全部丧失掉。

换句话说,你今天受了戒体,你就是一个菩萨。菩萨有“凡位菩萨”、“圣位菩萨”。圣位的菩萨,内心清净没有烦恼的障碍,他的菩提道走得很顺利;凡位菩萨内心有烦恼,控制不了自己,还是会造罪业,但是只要他不毁犯戒体,他还是一个菩萨,谁也不能否定。我们只能说,他是有过失的菩萨,他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因为他当初发愿是面对十法界而发愿,他只是在整个愿当中的“某一点”造作恶法,而且这个恶法,如果他能够如法忏悔,还是可以恢复清净的。

所以“戒体不约现行”。如果约“现行”的话,任何一个恶法的现行,就把戒体给破坏了;但是若约“种子”,它是一种“潜伏的功能”:他内心当中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要面对一切的境界断恶、修善、度众生,就是约着种子、约着那个潜伏的功能来安立戒体,不约现行。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戒体”:

第一个,你以上品烦恼“犯四重戒法”:犯杀盗淫妄,戒体失掉了。

第二个,你“舍弃菩提心”:你面对一个众生说,从现在开始,不再追求无上菩提,我愿意过放逸的生活,我对无上菩提不再好乐。当下就失掉戒体,因为你放弃了努力。

只要你内心当中,不放弃对无上菩提的追求,虽然我做得不够好,但是我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往光明方向迈进,你这个戒体就没有失掉;只要你不毁犯四重戒法,无意的一些小过失,你的戒体没有失掉。我们只能说,你在这个清净广大的戒体当中,有一些瑕疵,你是一个有瑕疵的菩萨,你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所以“戒体”是一种潜伏的功能,不约“现行”而安立,因为“现行”只是遇到某一种境界的刺激,才会出现的偶一行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砍树取果

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缘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异,云何得作出家因缘?经云:...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

吃饭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出家时节,知何不须?然于一食,日别常法。但用步晷一...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推荐】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佛教词典】修梵行者

苾刍尼。正学勤策女。及邬波斯迦。出家外道女。下至在...

【佛教词典】摄决择

摄决择者,谓由十处摄诸决择。何等十处?谓成所作决择...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犯戒后在佛前忏悔可以吗?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宏海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一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大家请合掌...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星云大师《残缺就是美》

每次看到残障人士,我总是想起家乡那个踽踽独行的小女...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