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惠空法师  202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欢迎、赞叹、恭敬、拥护、护持,但这得要有福报智慧,且多与众生结善缘。一般人见了毒蛇、尸体皆会远离,所以当你觉得别人不喜欢你、不支持你、不理你的时候,不要怪别人。

中国人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必说话,人们自然来往穿梭于其树下而成了一条路,因为它有实在的花果可以欣赏、食用,因此得到别人的欢悦。弄清楚此道理,有些不如意的事就会心甘情愿承受,而不会怨恨嫉妒,自寻烦恼,破坏自己身心清净。大家一定要反复思惟,把这样的正知见放在心上,多修集福慧、广结善缘。你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若你身上是贪瞋臭气,人家自然会远离你。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凭直觉做事,但直觉并不一定都正确,因此最好不要随便动用直觉。如果一天到晚老是怕自己吃亏、受伤害,这是你把自己看得太大、太重了,这都不是正确的修行心态。我们应该要把“我执”丢一边,不要容不得别人冒犯,吃点亏也无所谓,世间人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佛法说“淡泊得失”。心里面自我意识放淡一点,心念愈平静愈好,纵使情绪有点波动,也要赶快抚平。渐渐习惯后,就不会一天到晚烦烦恼恼的。

大家要记住:有一分真实说一分话,这是待人处世的原则。千万不要说假话,说一句假话要用十句来掩饰,说十句假话要用百句来掩饰,如此就会天天疑神疑鬼、痛苦无比,什么事也做不了。因此,要养成时时刻刻对任何人都没有虚伪、投机、取巧、蒙混、争取的心,这样心里就不会有任何挂挂,而能以直心诚恳待人了。否则这些弯弯曲曲我执的东西会扭曲生命的形成和行为。

我们修行就是直接从内心深处把这样的问题解决,那么生命所表现的行为、语言、格调和宽度自然就不一样。如果放着这些问题今天不处理,今年不处理,今生不处理,它永远都是问题。也许你说:我慢一点再处理,可以!但是如果想要迴避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果没有坦荡荡的心,休想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圆悟禅要》里有几篇都讲到禅者的心胸是坦荡荡的,没有丝毫挂挂,二六时中不让一点尘埃落在心头,这就是禅修的功夫。因此大家在生活上不要计较谁对谁错,对要扫,错也要扫,你只要专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这是最高、最深、最直接了当的佛法。戒律的规条是基础,但修行最根本、最直接了当的是这些东西,同学们要常常用这样角度去调整自己的生命和待人处世的心态,坦荡荡地面对所有的人与事,以清净身心、增进道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的八怕

人在世间生活,有的人春风得意,无忧无虑地享受人生;...

要「知大」,要「见远」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

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大法句经...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人与人之间的5%差别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人的一生都听了些什么声音呢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佛教词典】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薯欲过失略有八相】 p1356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

【佛教词典】伏除二取

伏除二取者,谓伏除烦恼所知二障,能取所取也。烦恼所...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七次往返诸天,最后一生觉悟成辟支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很有名的护法,叫作须达长者,他...

出家与行孝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

现前这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

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

酒戒的开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条戒,我们叫作性罪,就是杀盗淫妄,它的本质...

超越肝癌的勇者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件事的主角姓陈,因为我没有事...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