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绍云老和尚  2023/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求发心。发什么的心呢?就是发菩提心,又名道心。一般人都会说,我如果不发道心,我为什么会信佛呢?我为什么要出家呢?可是若作微细的分析,这个菩提心里面就有种种的差别。

简单概括地说,菩提心有八种分别,就是:邪、正、真、伪、大、小、偏、圆。那么如何区分呢?

所谓“邪”者,就是发心不是为了了生脱死,成佛作祖;而是为了搏取名闻利养,或是求现生或来生大富大贵,贪求一切快乐的果报,这样的发心谓之邪。

所谓“正”者,就是不求名闻利养,也不为快乐果报,只求了生死、成佛道,这样的发心便谓之正。

所谓“真”者,就是虽知佛道长远,而心不退转,譬如攀上最高山巅,一直到顶而不怕任何艰苦险阻;虽然知道生死难了但誓要把其了断,这样的发心才叫真。

有罪不忏,有过不改,内浊外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是“伪”,伪者假也。

所谓“大”者,就是等同诸佛菩萨的慈心悲愿去发心,譬如地藏菩萨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的发心便是大了。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只求自度而不求度人,称之为“小”。

所谓“偏”者,向心外有佛道可成,有众生可度,这种发心就名为偏。

所谓“圆”者,发虚空之心,学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度虚空之众生,而实无虚空之众生可灭度者,这种发心就名之为圆。

这八种发心: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我们应除邪、除伪、除小、除偏;而取真、取正、取大、取圆,果能如此就是真正发菩提心了。

《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此我们每一个修行人,都要仔细审察自己的发心,究竟是属于八种中哪一种;不然发心有了偏差,纵然能证得果位也只是偏果小果,所以菩提心的审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发了正确的菩提心后,又应该怎样行持呢?用功又能否一直到底还家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每个修行人过去世中所做的业不同,所以今生遇到的因缘果报也各各不同。若遇到善缘便结善果,遇到恶缘便很难讲了,所以能使菩提心坚固不退是很难的,往往有些人修行半途而废,就是这个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

腊月三十日到来如何抵对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过硬,在关键时刻能否发挥...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没有生死心,你不可能有菩提心

三登九上,百城烟水,不惮其劳,念念了当大事。 所以古...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生死的意义

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

【佛教词典】展转

(杂语)身体展张而移于他也。四卷楞伽一曰:展转相因...

【佛教词典】大梵天王

(天名)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故曰大梵天王,略曰大梵...

巧办法助你节约时间

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他给...

心灵的七个境界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

星云大师《为老人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感谢您降诞到人间,您明白地告诉我...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自己挠痒自己笑

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回答:...

为何居士互称师兄,而不称师姐

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

不用担心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身体查不出病因,能否如愿往生

问: 我生病十多年,发病时情绪不受控制,医院查不出...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才劝往生言著相 尽思贪恋却迷蒙 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