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憨山大师  2024/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

【原文】

已矣哉!一切众生,流转苦道者,良因一念妄想之过咎也。原因最初一念无明,遂生妄想,妄想积迷,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妄,种种诸业;以妄想不断,故生死苦果无穷,流转不已。

今佛明言,因一念妄想,薰变十二类生;况众生日用,念念妄想,念念受薰,则一日一夜,生死无穷;况有识以来,乃至尽命,念念妄想,所作恶业安可筹算!且佛又云:此十二类,亦各各具十二类生,如此则交相薰发,业因苦果,又岂得而思议耶!禅人既秉佛教,当遵佛语,大生惭愧恐惧,发无上心。从今将一往生平,驰逐攀缘妄想之心,一齐放下。折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消归自己本命元辰,念念不移,心心不断。

以前妄想,乃造生死之染因也,念佛一念,乃出生死之净因也。果能将此净念,薰前染污苦因,变而为净土真因,则顿令无量劫来生死苦因苦果,变而为净土乐因乐果矣。总之,圣凡本无二路,皆因染净薰变之力耳。出苦之要,舍此向外别求玄妙知见,总为自欺也。

【译文】

可叹哪!一切众生之所以流转六道生死苦轮,全是因为一念妄想造成的过咎。原因在于最初一念无明,遂生种种妄想;妄想久积于心,便昧于事理,于是随境界现前而起贪嗔痴,造下杀盗淫妄种种诸业。由于妄想不能断除,所造业因累累,故所受生死苦果无穷,随业力流转不已。

如今始知原来佛陀在《楞严经》中早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世界中诸有情众生,只因一念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熏染而变为十二类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何况众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念念妄想,念念受熏染,则一日一夜,已是生死无穷;更何况自从有识以来,乃至尽其寿命,念念都在打妄想,所作恶业如何能算得清!而且佛又说,此十二类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类生,如此则互相交织熏染发起,演变成许多业因苦果,又岂得而思议呢!

禅人既秉承佛教,一一皆当遵从佛语,依教起行;道业未成,应生大惭愧,时怀恐惧,当发无上菩提心。从今日始,将生平一向驰逐攀缘妄想之心,一齐放下;转过来向一句阿弥陀佛上,消归自己本命元辰,念念不移,心心不断。须知以前种种烦恼妄想,都是造作生死的染污之因;如今提起念佛这一念,正是出离生死的清净因。

果能将此清净之一念,熏陶以前染污的苦因,转化而为净土的真因,则顿时便能令无量劫以来沧落生死的苦因苦果,转变而为往生净土的乐因乐果。总而言之,圣凡本无二路,皆因染净之间互相熏变之力。出离生死苦轮的要术,舍此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想要向外别求玄妙知见,总为自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佛陀为什么要示现「入胎相」

入胎相:父净饭王,母摩耶夫人。经云:处兜率天,弘宣...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

佛说扫地的五种功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世尊于逝多林...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佛教词典】愿行具足

(术语)具足愿与行之意。善导观经疏一曰:如经中说:...

【佛教词典】阿兰若行

(术语)比丘常居阿兰若,不住于外。十二头陀行之一。...

【推荐】信佛后没感应?其实这些都是三宝的威力

我们一般人做任何事情,都讲求效果。像我们做生意讲,...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

星云大师《向药师如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的报告,今天世界上的苦...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