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道宣法师  2024/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着,良由虚妄之俗可弃,真实之道应归。是宜开廓远意,除荡鄙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况僧食十方普同,彼取自分,理应随喜。而人情忌狭,用心不等。或有闭门限碍客僧者,不亦蚩乎?鸣钟本意,岂其然哉?出家舍着,尤不应尔。但以危脆之身,不能坚护正法;浮假之命,不肯远通僧食。违诸佛之教,损檀越之福,伤一时众情,塞十方僧路,传谬后生,所败远矣。改前迷而复道,不亦善哉?(悭食独啖,饿鬼之业,是谓大迷。)

或问:僧事有限,外客无穷。以有限之食,供无穷之僧,事必不立。

答曰:此乃鄙俗之浅度,琐人之短怀;岂谓清智之深识,达士之高见?夫四辈之供养,三宝之福田,犹天地之生长,山海之受用,何有尽哉。故《佛藏经》言: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须者。如来白毫相中一分,供诸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尽。由此言之,勤修戒行,至诚护法,由道得利,以道通用,寺寺开门,处处同食,必当供足,判无乏少。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第七·僧网大纲篇第七

【大意】

真诚出家的人,怖畏四怨带来的苦痛,厌弃三界固有的无常,辞别六亲极致的爱染,舍离五欲深重的贪着。实在是因为虚妄不实的世间本来不值得珍惜,而佛陀宣扬的真实道理应当皈投依靠。因此应当开阔远大自己的志向,涤荡灭除鄙陋的情怀,不吝惜生命财宝来护持正法。

况且僧食本就体通十方,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来受用,客僧不过是来受用自己本有的那一份,理应随顺欢喜。但是人的情志狭隘,心不均平,甚至出现关闭寺门不让客僧进来的情况,岂不让人耻笑吗?每一次过堂前要鸣钟集僧,究竟是为什么呢?出家人本来应当舍弃世俗的执着,尤其不应该这样。

只想着怜惜保护这个脆弱易坏的身体,而不能坚定地护持正法。执著于虚浮不实的生命,却不肯与十方出家之人同享僧食。这样既违背了诸佛的教诲,也有损于施主的福报,伤害同时代大众的感情,阻断十方出家人修学之路,甚至一代一代传给后辈,危害极其深远。如果能够改正之前错误的做法,而回归佛陀的教导,不也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吗?(对于食物吝啬,在隐蔽处独自吃僧食,来世会受饿鬼的业报,真可谓是一种极大的迷执。)

有人问:僧食是有限的,但外来客僧却无穷无尽。用有限的食物供给无穷的僧人,这样的事情肯定做不到。

答:这是粗陋鄙俗之人的肤浅推断,目光短浅之人的浅薄见解;怎么可以称得上智慧之士的深识,明达之人的高见?四辈的供养,三宝的福田,就如同天地一样生长不绝,山海一样受用无尽,怎么能用得完呢?

《佛藏经》中说:“应当一心修行解脱之道,随顺佛陀的教法而行,不要挂念所需的衣服饮食。佛陀眉间白毫相光有百千亿分,用其中一分功德供养佛法中的一切出家弟子,都享用不尽。”因此,出家人应当精勤修行戒行,用至诚心护持佛法,这样因为修道而自然感得利养,并且如法如律共同受用,每一间寺庙都大开寺门,供给十方各处僧众饮食,这样的话(龙天护法)一定会供给充足,不会有任何缺乏。

【注】

四怨:即四魔,指烦恼魔,死魔,阴魔,天魔。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三界:众生居住的三种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参见《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六亲:古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戚,亲人。

五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而起的欲望。也就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参见《狮子吼站阿含经简注》

过堂:中国寺院的生活方式之一,也就是去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在丛林之中,依据常规,用餐时自方丈到沙弥,全体皆到斋堂用餐,此即“过堂饭”。进餐时,须列队鸣磬以进斋堂,然后安静进食。食毕,又列队鸣磬念佛以出斋堂。

四辈: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即出家与在家的男女。②人、天、龙、鬼四众。参见《佛教思想大辞典》(吴汝钧)

白毫相: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的眉间有白色旋毛,能放光明。参见《佛教思想大辞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布施一杓饭汁,果报不可思议

芥子般的种子,能长出庇荫众人的大树。布施得福,因果...

人的寿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

一毛不拔

惨淡阴冷的阎罗殿里,阎罗王寒着一张紫绛色的黑脸,坐...

讷堂道人尺香斋的启示

讷堂是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的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

僧团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论》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贤圣说...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吗

在这里展开一点,有人问:师父,枣我不敢供。错了,要...

贪着利养自取灭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提婆达多)的比丘,非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问: 为什么为人处事要诚实信誉? 方海权答: 经中说...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

菩萨戒之说四众过戒

丙六、说四众过戒 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佛教词典】鬼病

(杂语)鬼魅着人而为病者。千手经曰:诵持此神咒者,...

【佛教词典】羯磨部

(术语)金刚界五部之一。金刚界五大月轮中,北方名羯...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奥运冠军卡尔刘易斯:最好的成绩是在吃素后的第一年

前奥运金牌数个人榜首的另一位奥运会9枚金牌得主,严...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

六种会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

佛陀告诉善生,有六种损耗财物的不良行为。第一是沉迷...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

附佛外道与神通

我们一般最难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里,...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