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净界法师  2024/06/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

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定的轨则,你今生会快乐,你今生会痛苦,都有一定的道理,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奇妙出现的,绝对不可能,生命是有章法的。

这个规则的第一个就是因果的规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因缘观。这个因缘观,如果我们从粗浅的角度,从因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由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念珠,就像拨念珠一样,你一百零八颗念珠,虽然相续但是变化,没有两个念珠完全一样的。所以从外面的角度来看,从表层的因果思想,人生是很多、很多片断的生命结合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今天先预先把大乘的思想把它跟因果结合,就是法法销归心性,那就不一样了,本来这是后面才会讲到的,但是这里我们先提醒一下。

大乘的因果思想,它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看。所以你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你看到的因果,就像蕅益大师说的,只是现前一刹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人生就是一刹那的思想——念头而已,这个念头对望过去,它是个结果,因为你前生造了很多业力,造了很多思想。这个业力跟思想的结合,形成你现在这个妄想。所以这个现前一念的思想,对望过去,它是一个结果;但是对望未来,它又是一个因地,你可以改变它,你可以主导它,你可以调伏它,在它没有表现出来之前,都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你说人生是无奈,也对,人生有一半是无奈的,因为我们要继承过去的业力跟思想,这个我们是跑不掉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一定要继承你的过去。但是你说人生充满了希望,也对,因为你现在可以改变。在它没有出现之前,你都有希望,在临终之前你都有希望。你可以主导你的思想,往好的方向走,往坏的方向走,你还有机会,因为它有变化的一面。

所以天台宗它安立一个观心法门,就是说,你想要了解你自己,你看你的念头的流动,其实你的心的流动就像水流,你只要向内看你就一定知道你的过去,你也一定知道你的现在,你也一定可以规划你的未来,你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你一念的心中。这个就是我们后面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思想,这个后面会讲到,但是我们预先把它做一个结合,就是说你什么事情都会归到心性,那人生就是整体,没有片断。

所以蕅益大师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从大乘的角度轮回是怎么回事?轮回的思想有粗跟浅,从人天的业果,轮回就是业力创造的,这是一个很粗的解释。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所以蕅益大师说:流转三界中,谁在流转?我在流转。没有一个我怎么会流转呢?蕅益大师说,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转,你的妄想醒过来,你的流转就没有了,就觅之了不可得。

流转三界中,流转者谁?去参这个道理,谁在流转?流转那个是谁?它不断地相续,不断地变化,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它不断地积集你的业力,不断地创造果报。当这个妄想消失的时候,你轮回的生命就没了。所以你成佛以后,你再来看看你的今生就像一场梦,醒过来以后,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明明有六趣,我们现在看的是真的,但是你醒来以后,你回顾你的过去,梦幻泡影。我们现在人是把它当真,在梦境里面看到真的有老虎,真的有珍宝,但是你醒过来以后,醒后空空无大千,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到后面再来探讨。

这个是心性的思想,但是现在业果的思想你先知道,生命一半是无奈的,一半是开创的。因为无奈,你要继续过去的业力,那么开创呢,你今生有很多的努力空间,因为它可以变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

凡学佛法,必须先要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聪明者...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吾人之身体,不但今生关系密切,还会影响来世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法说: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

你喜欢哪几种呢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

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佛教词典】阿毗三佛陀

梵语 abhisam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阿惟三佛、...

【佛教词典】成唯识论圆测疏

【成唯识论圆测疏】 圆测为新罗国人,十五岁游学长安,...

妙莲老和尚《法海释疑》

正知正见 问: 老和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我们在埔里...

学做「平凡人」

他比我职位高、比我更有财富和资源,比我得到更多的关...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原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

念佛有四种

念佛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依实相理。念法身佛。法身清...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

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

正如法师:贪心是纷争之源

1、不贪,不是无为,而是为而不为。 2、看得开,想得...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