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净界法师  2024/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处处不满意又很苦恼,如何改变刻薄的分别心

《唯识学》特别强调“分别变”的重要,因为我们的“第六意识”活动势力很强大,一天当中,几乎都在分别变,让这些境界产生变化,已经不完全是个人的业力,而是有你个人的思想、名言在里面了。老实厚道一点的人,会把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处处不满意。

事实上,这世间的确有这种人,明明他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还是老是觉得不满意、老是觉得很苦恼。如果把他个人的名言、分别心去掉之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经很好,过去的业力善业很强大,但是他觉得很苦恼,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分别心”有问题,因为你老是往刻薄、缺点的角度去观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观察别人的优点、赞叹别人,即使过去的业力稍微差一点,善的分别,也能弥补过去的恶业,他厚道。

我们说“万法唯识”,第八识所变现的是原原本本的业力─本质相分,但是第六意识会再变化一次;第六意识的重点,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你是厚道、还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会不同。当然,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刚开始最好什么名言都没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内心是无分别的,就像一面镜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赞叹我,一切法是如;他毁谤我,也是如,因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讲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们去改变环境;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了各种环境,只能随缘尽份,要改变的是我们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变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刚开始应该“从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统统不要,慢慢的内心跟空性的无我、无我所相应之后,再生起另外一种名言,才会是好的名言。

在《四十二章经》中也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刚开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别名言、过去的习气。如果我们对人能够厚道包容,虽然有人我的对立、善恶的名言,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以佛法来说,应该要有更深的体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将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后再大活,那就是一种大悲心的活动,都是好的名言。

简单说,佛法对于“分别变”的态度一开始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一开始把所有的名言去掉,修空观一段世间以后你再来建立名言,那就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来发动名言,是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来发动名言,这个时候看一切事情,心境就会完全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因果相续经过哪三个阶段呢

是故由赖耶种子,生起诸法之现行,复由现行熏成种子,...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

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 这个...

【佛学漫画】「神」的真正名字

人类对世界的构建和认知,仿佛和游戏编程很相似,游戏...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憨山大师论般若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

圣人的血泪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佛教词典】善法骂

假藉善事来毁辱人或讽刺人,称为善法骂,如说“你是大...

【佛教词典】露处不定戒犯缘

亦名:后不定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犯缘亦四:...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先作牛马,再作龙象

家师志开上人是佛教的实业家,他除了教书课徒之外,还...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念佛与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

别人修行有困难时,应适当拉他一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

真正的财富

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因缘生灭念无常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

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