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净界法师  2024/07/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的活动,这样的境界是针对“三有”,就是“三界”的正报,男众、女众;或是三有的资具,一切的依报如山河大地、房子、财物、动产、不动产,都是属于三有的资具。那么面对这样的境界,内心是什么状态呢?‘无所染着’,没有染着,这个就是“无贪”,没有染着的体性。

这样有什么作用呢?‘别则对治贪着,通则能作众善,以为业用。’它能对治贪着心,当你内心清净了,再做善法就容易了,不论是去布施,或是持戒等等,很容易去做,这是它的作用。

这个“无贪”心所,是普遍于三界的一切正报、依报环境,不过这当中有轻重的差别。在道宣律祖的《净心戒观法》说:我们出家人有两关很难过关,一个是“财关”、一个是“色关”。这财色两关,年轻的出家人,血气方刚,多数是贪色;年纪大的人,内心对自己没有安全感,多数贪财,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财富能给他安全感。事实上这两个思想都是颠倒的、不正确的,都是要对治的。

“无贪”的对治,先从“贪色”来说,我们之所以会贪着女色,就是贪烦恼会活动,它是依止“净”的颠倒。好比说:诶,我见到这个女众就起欢喜心,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颠倒想,认为女众很清净,外相清净、内相也清净,但事实上不是这样。

我们看《智度论》上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

龙树菩萨有大智慧,他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从内相来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是说我们看到欢喜的女众,你把她这层皮剥掉,看她的内在啊,有种种不净物:脓血屎尿,大小便利,充满于身内,而且不是很少,是很多很多。你说内相不净,那外表看起来总好看吧,不是,‘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这些不净物不是只留在身体里面,它有九个孔: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没有停止的流出不净物来。

讲出一个譬喻:‘如漏囊盛粪’,就像一个皮囊装满了大便,破了九个洞,今天流出、明天也流出不净物。如果我们依止这样的正法去思惟这件事情,就会知道:原来色身是这样子的啊,我过去的思想是颠倒的,不净为净。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佛者,觉也”,就是觉悟了,这时候“贪”烦恼就停下来,“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面对于色的“无贪”的心所就现前了。

至于对于财富的对治,就需要修“无常观”。为什么我们会贪着财富呢?因为我们觉得财富能带来安乐、各式各样的保障。但是在《广论》宗大师讲一个偈颂,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饶利有情所惠施,诸财无坚亦有实。“诸未施财无常灭”,如果我们把这些钱财,放在身边不肯布施,总有一天会死亡会被无常破坏,也会失去它;你对它没有所有权了,无常把它破坏掉,你一块钱也带不走。

假设我们趁这口气还在的时候,把这些钱财布施出去,那就不一样了;“由施反成有财库”,由于布施的善业,在我们的第八识当中,积集了一种财富的资粮;“饶利有情所惠施”,我们饶利有情所作的这些布施,使令“诸财无坚亦有实”,虽然钱财是属于无常、不坚固的,但是你能够把这些不坚固的钱财布施出去,反而能够使令你得到真实的功德。

在《智度论》里,讲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栋房子起火,火烧得非常厉害,一个愚痴的人,就拿水去救火,结果救了半天,房子全被烧掉,里面的财富也被烧掉了。而隔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看这个火不能救了,火太大了。怎么办呢?跑到房子里面,把珍贵的财宝全拿出来,虽然房子烧掉了,没关系,他拿这些财宝在其他空旷的地方,又盖了一间新房子。意思是说:“房子起火”表示生命是无常的,无常大火会烧尽我们的寿命,一天一天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色身是不能够常住的。但是你把这些珍宝拿去布施,哦,你能够创造一种善业,下辈子又盖一个新房子,又得到一个可乐果报。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如果你能经常去思惟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原来财富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善业”才能够帮助我。所以说:我们生命不要去留财富,应该多留一些善的业力,因为财富你带不走,但是布施所累积的善业是可以带的走,能够跟着你的生命到下辈子,又创造一个可乐果报。你把钱财抓住,死亡以后,丧失了所有权什么都没有了。透过这样的无常观,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把钱财布施出去。这是以无常观,来对治我们对财富的执着,这是一个无贪的心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

医院是个好地方

最近因为有亲属做手术,我便频繁地进出医院。看到的听...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广东省广州光孝路北端。据《光孝寺志》载,...

遇到事情不随妄转,断相续心

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劫来善恶的业力、无量劫来所...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食素与食肉之辩

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

【佛教词典】法社

(杂名)为修道所结之会社也。僧史略下曰:梁僧佑曾撰...

【佛教词典】僧祐(45~518)

Sengyou   南朝齐、梁时僧人,佛教文献学家。俗姓俞...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

说闲话之害

闲话,既曰闲话,有时是一种废话、空话、谎话,甚至是...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

天人的小五衰和大五衰

天人主要是指欲界天,当然也包括色界天,这些天人他在...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若能忍辱不起瞋心,最终还是自己受益

世间众生同父母, 我如男女行孝养; 被他打骂不瞋嫌,...

修行是细水长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觐见一位老和尚。到那里的时候,恰好...

佛门素宴悟心境

我独自在外打拼,经历不少坎坷,心高气傲的我,看到周...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