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有三个阶段

净界法师  2024/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不谈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随缘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归依三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的功德是随时存在的。从深信业果、归依三宝当中来忏除罪障、积集资粮。刚开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这个阶段是什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就是山, 水就是水,没有什么样的含糊笼统;善恶的相状,三宝就是三宝,世间法就是世间法,很清楚的。所以这个阶段它是怎么样?有相行。

到了第二个阶段是关键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前面的阶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因为整个生命,他内心当中那个我法二执,心中建立的自我意识是很坚固的。这个阶段叫作积集资粮,叫作跟三宝结缘。一个人真正要产生广大的突破,我们讲脱胎换骨,是在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他这个时候开始修我空观、法空观来破坏他心中的妄想。我们心中累积了很多的相状,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欢怎么样,我的个性是怎么样,我习惯性是怎么一个想法,这个时候用空观全部扫掉,扫得干干净净的,清净本然。所以,你看一个人本来很正常,突然间好像什么都搞不清楚状况,他有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你看禅宗的公案,说有一个禅师在修空观,空观现前的时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里去他不知道,人家把他拉回来。因为他“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阶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他开始在改变自己了,把他以前无始劫来习惯性累积的那个相状一 一地开始消灭,而这个时候他的罪业也开始消灭。这个罪业的消灭是从根本消灭,他开始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对内心讲话是用否定的。所以,看你的修行是什么阶段,就看你怎么面对你的自我。你经常是用肯定的话,“诶,不错啊,你做得不错”,那你还是第一阶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时候我们开始怎么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这样做。我们用我们的愿力来主导自己了,不是用我们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经过这一番的洗涤以后,你又开始“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那个时候是从空出假,而你的心态不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是这个夕阳跟昨天的夕阳不一样,已经换了一个夕阳。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态不同。为什么一定要说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是这样子的。所以说,我们讲“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这两句话是同时的,但是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次第的,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用修行来伤你的心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 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星云大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欲天以男女的欲望来作指标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

【佛教词典】胜友

(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

【佛教词典】见道位无退

【见道位无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六十一卷十三页云...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如何应对长时间的大逆境

问: 如何应对大的逆境?尤其是时间较长的逆境。 大安...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

中央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代表法界体性智: 佛身颜...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

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公司开始裁员。 马克艾可里无法忘...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