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皆不是「我」的

道坚法师  2017/07/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家人看破了名利,看破了世事,这就叫做“四大皆空”。但是很多人对“四大皆空”的究竟内涵并不知道。

“四大”本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而成。说人的身体是由 “四大”组成,是说人身中的发毛、牙齿、皮肉、筋骨等与“地”的性质相同,故称为地大;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都是以润湿为性,与 “水”的性质相同,所以称为水大;人身中之暖气、温度等都是以燥热为性,与“火”的性质相同,所以称为火大;人身中之出入息如风之好动,与“风”的性质相同,所以称为风大。

说人身的“四大皆空”,是说人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大,岁月的变换,发毛、牙齿有脱落,体重有增减,发毛、牙齿、皮肉没有一样是属于实在的 “我”,所以说是“地空”;而血液、痰泪等都在不断地新陈代谢,所以说是“水空”;人的身体虽说都在37度左右,但随着春暖秋凉、夏暑冬寒,人的体温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来不恒实不变,所以说是“火空”;而人随着呼吸不断地更换着身体中的气息,以增加身体的氧气的需要,所有的这一切动作只是完全身体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更换,说明白一点,只是帮助空气中气息流通而已,没有一份氧气或二氧化碳是实实在在属于我的,所以说以“风”空。

这是从一个有生命体的人来说明“四大皆空”,若是说得更彻底一点,当一个人撒手之后,他的身体、一切都留下了,身体、毛发、血液、体温、气息,没有一点是不还给这个大自然的,这四大本来属于这个大自然,一切皆不是“我”的,所以说“四大皆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

欲望不可无休止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

净界法师:闻法仪轨

(第一讲) 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

【佛教词典】十轮

(譬喻)即如来之十力也。地藏十轮经十轮品之说转轮圣...

【佛教词典】游方僧

指云游四方之僧人。又作行脚僧、游方头陀、游方僧、云...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慧律法师《僧伽的临终和善后》

病危 同参道友应悉心照料,如法供应饮食、汤药。病室...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

你该生长在哪里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