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净界法师  2022/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极乐世界的池水庄严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极乐世界的依报,除了大地的依止处,我们看,从它的功能区分主要有两块:一个是居住的环境;一个是你受生的环境。你刚开始去极乐世界你是怎么来的?就是池水,因为我们一开始都是先在莲花化生。所以极乐世界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宝树,一个是池水。

那么这个池水怎么观呢?它也是分两段。

先看“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看这个意思,极乐世界的这个池水离宝树也不是很远,就是在千万种宝树的周围弥覆着很多很多的水池跟流泉。水池是静态的,流泉是动态的。然后就是微风吹动花叶,经常有微风吹动花叶,产生各种的光明,这种光明就照耀到泉水上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宝树离这个流泉、这个池水莲花应该距离不会太远。

戊二、别释

次当想水: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我们看这个池水应该怎么观。

“次当想水。”前面我们在观琉璃地的时候,下手也是水想。但是琉璃地的水是一种寂静的状态,是静态的水,这个地方的水是动态的,不一样的动态的水。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那么怎么样观察这个动态的水呢?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那么这个八功德水是充满在各式各样的水池里面。它四边的阶道是七宝所成,这个七宝是体性柔软。这个水是怎么来的呢?“从如意珠王生。”极乐世界的这个八功德水中间是有个如意珠王。在如意珠王里面它分成十四支。

这个十四支当然古德就解释了,表法。“十”,就是圆满的意思,十方;“四”指的是它的常乐我净四种功德。极乐世界就是大般涅槃的境界,果地教嘛。所以在这个十四支,每一支就释放出每一支的水流,在每一支当中都是具足了七宝的妙色。

以“黄金为渠”,就是水池四边的岸道是黄金的,池底有金刚的沙做它的底沙,是这么一个情况。就是,八功德水是怎么来的呢?是如意珠王从十四个角度释放出来的,是这个概念。

我们再往下看。这个水上面有什么东西。

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个八功德水,上面有很多的莲花。有多少呢?有六十亿种的七宝莲花,漂浮在这个八功德水的上面。每一朵莲花有多大呢?“正等十二由旬。”这个莲花有两种功能:第一个,受生;第二个,修行。

就是说,如果你的品位修得很高,你到了莲花很快就开了,莲花只是把你从娑婆世界带到极乐世界,如此而已。如果你的修行品位不高,可能要在莲花待一段时间,在那个地方先修行。

当然,合理地推论,因为莲花也是属于极乐世界,它也是一种果地教,所以你受用的跟极乐世界不会差太多,因为极乐世界功德都是互含互摄的。可能就差在哪里呢?就是你在莲花里面待着,你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要离开极乐世界,可能会有问题。

就是你莲花还没有开之前,你要离开极乐世界,要亲近十方诸佛,恐怕有困难。除此之外受用都差不了太多。这个是莲花的一种情况,就是修行跟受生的处所。

这个摩尼水,就是从八功德水释放的摩尼水,“流注华间”,它是动态的,它从花跟花之间,“寻树上下”。它是顺着莲花,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在流动的过程当中就“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或者赞叹大乘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是说法。

我们看前面的宝树,是光明在说法;这个地方是水,在莲花里面是靠水的流动来说法。

我们看总结。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当然,所有的水都是从如意珠王流出来的,所以这个如意珠王一方面流出这个十四支的水流来运载莲花,一方面它也放出金色的微妙光明。这个光明干什么用呢?“化为百宝色鸟”,白鹤、孔雀、鹦鹉,各式各样的鸟。这种鸟,“和鸣哀雅”,哀就是清澈,雅就是高雅,放出清澈高雅的音声来赞叹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

我们读《阿弥陀经》可以知道,有很多的鸟在说法,但是我们不能够很明确地知道,这个鸟到底是安住在哪里。从这个地方可以读出来,这些鸟就在八功德水的附近活动。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到,极乐世界(当然大地是基础了),如果我们品位低的人,可能刚开始去就在莲花、八功德水附近安住;等到你花开见佛以后,你离开八功德水,那就到宝树、楼阁,去那个地方生活。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们这个庄严想,把依报环境简单介绍到这儿。

善导大师说,我们初心的时候叫假想观。就是说,只是假想,因为你假借文字在观想。所以假想观重点在住心,让你的心安住在这个法义上。当然,你住在这个相状,这个相状不是一般的相,那叫作“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它有灭罪往生的功能。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安住,你不能得自在。

他说,你等到修行成功的时候,临终的时候,那就不是住心,那叫随心,随心自在的随。他说,你如果从假想观而成就真实观的时候,那这个极乐世界你就随心自在了。就像我们以前讲到,不是有一个叫刘程之吗?慧远大师的一个弟子,他就是修这个池水庄严。他修到最后的时候,在佛堂里面就看到八功德水现前,还去尝那个八功德水的味道,他得自在了。

所以,假想观叫作住心,真实观叫随心。就是我们刚开始在观的时候不得自在,但是没关系,你把心住在上面就好,就是照着文字安住,你的重点是安住。等到你成就以后,你自己会从安住而得自在,自己会得自在。这么一个概念。

《禅观与净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诵持《准提咒》的殊胜功德与利益

准提咒之殊胜,有三种,不同余咒。 (1)准提咒,总含...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推荐】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

【佛教词典】异体重字

指二个以上之异种字相叠合成之悉昙子音字。重字,又作...

【佛教词典】阿寅罗波帝夜

(地名)江名。正言阿夷罗婆底。译为有驶流。恒河之支...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极乐世界去吗

问: 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吗? 大安法...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佛法化导,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

认识食品科技!难怪肠癌那么多

现在的硝,今噎变成了另一种味精,不少餐厅到处都在用...

慧律和尚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