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宏海法师  2024/10/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念的状态,最多的误会就是以为一念不生。为了追求这个“一念不生”的无念,埋没了多少真为生死而不得其门的行者。所以许多人都抱怨自己烦恼妄想太多,不能达到清净无念的效果。

曾有人亲近广东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问老和尚说,烦恼太多怎么办,请老和尚帮忙去除烦恼,老和尚说如果没有烦恼,你怎么活呀。佛源长老可谓是六祖所说的“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的善知识。

到底什么是“无念”呢?六祖说“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听起来这好像很容易,实际上我人连知一切法都很难做到。大家反思一下,连朝夕相伴最熟悉不过的“我”,我们都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以及所作所为,很大程度上自己并不知情,只是任由着因缘、业力摆布而已。

所以清晰明了地看着发生的一切,心头并不会产生丝毫附加的涟漪,大概才是六祖所说“无念行”吧!如果追求百物不思,反而形成了法缚,堕入边见了。

本人常出海放生,风大浪急的时候,船就颠簸得很厉害,这时候如果心存对抗一味地想让风平浪静,就会引起不安甚至恐惧,假如彻底放松心情,随着船的颠簸而任他起伏,就会发现真正的平静,是在这种心境下出现的。

所谓“无念”,应当是只有这一念任他念,不施加第二念对他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我身有无

有人旅行远方,独宿于空屋中。半夜里有个鬼,背着一具...

【推荐】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有三种方法来解决

诸位!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以不生灭心提起佛号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佛教词典】显慈

(1888~1955)广东人。民国九年(1920),依谛闲法师...

【佛教词典】能生支

【能生支】 p0891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三、能生支...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