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

妙境法师  2024/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

我们凡夫我们愿意离苦得乐是对的,“苦恼来了我不高兴,我要离苦”,这样的要求是对的,愿意快乐地生活也是对的,但是就是方法的问题!佛法虽然也是主张:那个人生活困难,我帮助他,令他生活快乐一点;他身体有病,造个医院,找医生给他看病──这个事情也应该做,也是对的,但是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

所以《金刚经》上说:“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观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佛法是要这样子解决问题的。若是只是在生活上令你好一点,没有无上菩提的菩提心,没能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没有这样的慈悲心,那不是佛法、不是菩萨道!

我们发慈悲心去利益众生、广度众生,要有这样的根本的信念才可以,要“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愿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你若有这样的心、这样的动机,你去利益众生,你办一个学校也好、办一个安老院也好、办一个医院也好,都是菩萨道;若是你没有这种无上菩提心,这是世间一般的善法,也是好事,但是若是论菩萨道,那还是有一点分别的,也还是有一点分别。

我们能够观察是假的、观察是空的,当然初开始的时候“犹见干土”,好像还没有什么味道;但是你若继续努力,它就有效。

“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回答文殊菩萨的问题,怎么样观众生?就是这样观察众生。就是对于度化众生的问题,心里边有若无,虽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心里面是这样子。这和一般的世间上的人的思想完全不同,世间上譬如说做什么事业有成就了,因为不能观察是假的、是空的,这个我慢就会更高起来,我慢心会高起来,“我是有大功劳的人,我对于国家有大功劳,非我不可啊、怎么怎么地”,就会引起很多的问题。

而佛教徒不是,佛教徒度化众生、做种种事业的时候,“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他就不生我见、我所见,没有这种心情,他就不会高慢,不会说“我有功劳,我比你强”,没有这种想法。

因为观察是无我,谁做这件事?不可得!做什么事了?不可得!他心里面不高慢,(观察)他和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若有这样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容易和,自然的就会和平,而不会有纠纷。

所以,佛法的确是世间上的明灯!学习佛法和不学习佛法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有一次,佛陀与众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途...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

为什么法是无我的呢

我们再往下看,观法无我。前面在自我概念当中指的是能...

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梦心消失的时候,你醒过来,看那个人事,觅之了不可得...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佛教词典】大衍历

我国历法之一。为唐代僧一行所作。唐开元九年(721),...

【佛教词典】慧可

(人名)初名神光。北魏洛阳人。达摩大师居嵩山少林寺...

照见五蕴自性本空

能观的菩萨在观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得到什么效...

做事先做人,拥有好人品

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圣严法师《两个瞎子,两种境界》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

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往生机缘

阿弥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测度、超情离见,具有很多不可思...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

净业行人应毕生致力于培养「向西定势」

《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也有...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