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厌离娑婆的

净界法师  2024/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厌离娑婆的

我们读天台教观,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一般来说,事修不影响你回家的道路,不影响你成佛。比如说,你拜忏,拜法华忏,拜大悲忏,这个从回家的概念来说,没什么差别。我们不能够从事修来论断这个人成佛的快慢,但是你的思想素质很重要,就是善根力,尤其是出世的善根。

所以从整个成佛之道来看,你的人天善根怎么样,这个不影响成佛,但是,你怎么离开娑婆世界,这个很重要!你看它的判教,出世的善根,它不把人天乘判进去,因为人天乘你喜欢名利,这个不影响你善根,但是你怎么离开娑婆世界的,就是空性的法,这个就很重要了!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有三种选择、三种思考离开娑婆世界:

第一个,最不好的方式,就是从无常、苦空无常的执取而离开娑婆世界。无常苦空没有错,但是你因对娑婆世界是一种坚固苦谛的执着而离开娑婆世界,这个人的后遗症最严重,因为你对因缘法是极度地排斥,而所有波罗蜜的成就,都没有离开人世的因缘,所以从无常切入的这种空性的执着,是最麻烦的。

第二个,直接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缘起性空。因为它是因缘生,娑婆世界是借来的,它是缘起的,你跟善业借来的,你会快乐;跟罪业借来,你会痛苦。所以既然是假的,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追求天上的彩虹,因为它是假的,暂时的,所以从空性的角度——因缘性空而离开娑婆世界,这个人好一点。

第三个,最好的,是从心性的角度,一念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就没有娑婆世界,本来没有生死,那是一念的迷惑,在做梦时出现了生死,你醒过来,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从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而了生脱死。

那么有些人就问,缘起性空跟一念心性的空性,有什么差别?

缘起性空在判教叫作通教,通前通后。就是说,当你观一切法空时,请问你的明了的心性在不在?你观察身心世界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然后,你空了以后,那个明了的心性有没有空?

如果连明了的心性也空,那是断灭,那你就通前,就同于阿罗汉的灰身泯智的偏空涅槃,你把明了的心性也破坏了。如果你观一切法空,只是空掉遍计执,没有空掉依他起,你是空掉心性的那个执取,那个我法二执的执取空掉了,把那个心性里面的灰尘空掉,但是那个明了性没有空掉,就是无住,然后生其心,真空妙有,入一念心性中道实相,就差在这里。

所以你在操作空性时,这个很关键!诸位!如果你现在还活在离苦得乐,还在追求人天福报,你根本就没有什么善根可言,那就不说了,但是当你开始修空性时,佛法承认你开始有出世的善根了,你在修空性时要注意,你是怎么修的?

比方说,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净土法门也是这样,你怎么样厌离娑婆的?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你厌离娑婆?这个地方也很关键!也就是说,从整个佛法的角度,你必须要先站在实法来操作权法,叫作为实施权,是这样概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凡夫的生命是怎么来的

譬如说我们去思惟一件事情,万法唯是一心,的确我们很...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立即采取行动才是最佳选择

中学生说,将来我毕业,离开家去读大学,那时就好玩了...

【佛教词典】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又称经台印。为般若之总印。结此印时,以两手相背附,...

【佛教词典】安居三时

亦名:三种安居、安居有三种 子题:前安居、中安居、后...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

消业灭罪的种种征兆和梦验

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持诵某部经或某个咒后,梦中出现很恐...

依四圣谛来发心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饭后吃梨能排出致癌物质

韩国研究人员发现,饭后吃个梨或喝杯热梨汁,积存在人...

这八个字误却了往生大事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

阿难的七个梦

《阿难七梦经》载,阿难在舍卫国做七梦,来问佛,佛一...

【推荐】把苦恼的根源找出来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

圣严法师《禅坐的基础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

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

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不管学不学佛,一个人想做到随时安然而住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