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宏海法师  2025/0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佛弟子来修行,如果不依净土,是绝对完全没有门儿,这就是我这几年在普陀山,回来给大家算一个汇报,是没有门儿的。千万不要再说客气话了!有时候客气话会耽搁了自己,会祸害了别人。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见地,就是现在除了净土还有作为,其他的闻思修只能结个缘,我不是在诽谤,大家不要听歪听错,但是我们要面对现实,其他的闻思修只能结个缘,或者说增长我们一些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的所谓的资粮吧。你要想即生成就佛法、佛道,不可能!不加几乎了,没有修饰词了,大家要知道,是绝对不可能,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来知己、知这个时节因缘。

很简单,大家看看现在的因缘果报。诸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因缘果报中,那么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因缘果报,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的,我们的福德、法缘越来越薄,心性上定慧功夫越来越弱,闻法的机会也罢,受用也罢,甚至时间段也罢,越来越淡。你就很简单地随手随心拈一个现前的因缘,你说我们,就说听闻佛法。我已经快年近半百了,讲了十几年吧至少。从一开始我们那会儿讲法,基本上常态还是一堂一堂,对吧,至少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讲下来,大家也能坐得定,也能听得明白,也能受用得了,相续很稳的一个法脉。

慢慢慢慢后来,现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讲座、一个主题,那你想想几乎就没有一部大部头,整篇整篇讲下来这样受用的这种法缘。那么到现在来讲,到了什么桥段了呢?大部分都是十几分钟的视频都嫌长了,大家知道吧,几分钟的视频,短视频,要快餐式地说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还是鸡汤。因为嵌不进心里,动不了,而且我们的心又这么的坚固刚强。

所以在这个上面想想,只有闻思才能够支撑我们如理作意的正念,就是我们修行一定要有足够的闻思。你千万不能一开始就说,佛法要实修的,说那么多有什么用?懂那么多道理。道理不懂,你怎么理解、体悟,怎么生起真实的信仰呢?有体悟才有信仰,要尝到了才有信仰。所以说深厚的法缘才能保障我们的依教奉行。

那么这些资粮我们现在越来越没有保障,越来越没有保障。而且特别是我们刚才,今天说的这个死尽偷心这个净土见地,也开始犹疑,甚至摇摇欲坠,摇摇欲坠。从我们的心地上来讲,修行是不是常在线?大家设想一下,我们成为佛弟子,甚至于好多年的学佛时光,我们心地上的修行有没有在线呢?假如果我们的内容不断,功课、情怀很浓,但是它有没有转化成我们学佛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觉的质量有没有上来?至少说断舍离的质量有没有上来?好像纹丝不动,甚至抓得更紧了,越学越烦恼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确确实实要来扪心一下我们自己的心地功夫如何,我们布施的心量大小,我们忍辱力的坚固与否,我们持戒的清净程度,你就随便挑一样出来,我们现在觉得都对不住自己,不要说报三宝的恩了,释迦牟尼佛慈悲,几千次地在娑婆世界往返。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真的是要这样。

给大家汇报的时候,也确实是本人的有感而发,为什么?因为在这几年的一些因缘中,我们才慢慢地才能确定自己原来真的是什么呢,罪恶生死凡夫了,这个定位很重要。你不把自己放到最低处,你对弥陀的仰仗力就提不到最深处、最高处。在这样的生死凡夫,头出头没,我们现在这么多年学佛了,学佛的目标有没有明确都不知道,学佛是为什么?就学佛本身而言,是为了学佛而学佛呢?是为了学得多好呢,还是少不好吗?是为了我学得有多深?是以什么来判断深,年代吗?还是看得多,读得多,诵得多,念得多?这个“多”要体现在哪里?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是糊的,是糊的。而且呢,越走越糊!

那么大家一定要厘清,从小白开始走起,说我们学佛为什么?就是要解脱,就是要了生死,这是根本路线,唯一的路线。如果一切的因缘中有了偏离,那就一定是什么呢,是拖延,是耽误,乃至产生障碍的作用。那么大家想想,如果说真的为了了生脱死,为解脱成佛的话,我们现在挑一门,这一门怎么入,入进去怎么走?就够了。一切,只要多出来的,只要有点儿绕的,只要是累赘中增加我们的负担的,都要把它什么呢,舍弃、放下,包括我们学佛法中的内容,这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想干什么!所以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在学佛的路上,好像在更深,更广,更多地学修,可是我们这个心始终就安不下来。

问题吧,平常好像没有,稍微有点什么事,问题就出来了,而且这个问题一翻滚起来他就没完没了,一堆滋生,说明根本平常就没有用在刀刃上,疑虑越来越重,很难能够真正地入道,真正地真修,或者说只能在无事中度日。一旦太大的顺境福报,世俗的福报来了,就把你拉走了,一旦违缘逆境现前了,就把你打失了。所以说要死尽偷心呢,一定要明白现前的因缘时节,如果不依净土,不要说成就了,连学佛这个事都几乎成不了,跟大家讲。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唱衰,反而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明白我们处在这种现前的这种泥泞污泥里边,那么肯定才能够更好的适合莲花怒放。所以净土法门恰恰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我们现前的因缘中,末法时期的一个非常奇迹妙药。他有一个什么特色呢?就是时间越久,越到末法末端,他这个药,越来越契,越来越对症,这是净土的一个奇妙之处。所以说,把这个法,我们稍微要树起这个见地。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吃了太多的亏了,可能生生世世我们就是这么吃这个亏,才吃到现在还在末法时期,还在娑婆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忏云法师开示集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障住你,你就是迈不过去

比如说有些人,他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的愚痴,这...

四念处观

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

星云大师《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

在我弘法的岁月中,经常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那里?...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

百千万劫难遭遇——人身难得

那么有没有的来的话,我们这里再给大家点及一下。首先...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

遇到逆缘应先检讨反省自己

当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应该充满喜悦。 尽管昨...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

【佛教词典】七方便

(一)声闻入见道以前之七位。又称七方便位、七贤、七贤...

【佛教词典】出慧

【出慧】 p0481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出慧者:于出离...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推荐】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

在生命当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破妄显真─妄想是很抽象的,我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大...

素食的十大益处

素食的好处极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处: 1.益寿延年...

大安法师: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无论是哪毕业的...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拥有感恩的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