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净界法师  2025/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彻悟禅师非常重要的法语。就是说,你明白一佛乘的道理以后,你就知道,所有解门的学习,其实根本就是要明白你一念心性众生本具。你了解业果也好,你了解空性也好,你了解涅槃也好,这都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而已。它的根本还是你要回光返照,要知道到底是谁变现的?就是那个心性——这个是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成佛的因地,这个根本没有找到你就没办法成佛。那么从修行的角度,一切行门,就是净化我们的妄想,开显真如本性。

所以一佛乘,诸位,你学完《法华经》以后,该拜佛还是拜佛,该持戒还持戒。但是你的好处在哪里呢?你知道这些因果是个过程。你怎么样?你不再追求因缘果报。诸位,因果跟真如这两件事情,在凡夫位是相互冲突。你看古德讲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

比方说两个人修布施。一个人他没有听《法华经》修布施,他就想,欸,我透过布施,我要创造来生的富贵,我受够了贫穷。所以说他今生愿意牺牲精神体力,大家在打佛七的时候他去扫厕所,去厨房。为什么呢?他就是希望能够创造一个资粮力,让来生快乐。你锁定这个产生执着以后,六根方动乌云遮,你所有真如之门就关了。就是布施本来不只是这样子而已,结果你把布施操作成变成一个小糖果。这不是布施本来的意思,但是没关系,佛陀也满足你。

那么另外一种人,他知道说欸,不能这样想,我不能发这个愿。我透过布施,要成就我无贪的善根;我透过持戒,要成就我防非止恶的善根;我透过忍辱,来成就安忍不动的善根。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真如之门为你打开了。

诸位,你要想一个问题。当你追求因果的时候,真如就关起来,你有所得心嘛。你说欸,我不追求因果,那么真如就要回报你,真如之门跟因果之门,刚开始是冲突的。因为你今天追求因果,一定会产生执着,一定的!就是六根方动乌云遮。那事实上是我们自己把这个法门操作坏了,这个布施法本来不是这样操作。当然,佛陀刚开始也没有讲清楚,因为佛陀是更以异方便,你只要愿意踏入佛门,都好。

所以,当我们了解一佛乘以后,就知道重点核心在哪里。我们重点就是,因果是生灭的,它总会过去;但是你今天在真如当中栽培善根,那叫做生生世世受益。诸位,你百千万劫会因为你听闻《法华经》而受益。但是你布施享受的话就几生而已,就没有了。所以学《法华经》有什么好处?你会知道,哦,原来莲花的成长最重要是里面的莲子,那个花总要凋谢的;不管它长得多么的灿烂,青黄赤白,最终的结果就怎么样?华落莲成嘛,还是莲子最重要。

就是说诸位,我们学佛过程当中,你喜欢布施也好喜欢持戒也好,这个都是过程。重点是你在真如当中栽培了什么样的善根,你死掉以后,你在一念心性栽培什么善根这是关键,因为它对你的生命是永恒的影响。就是因为你今生的修行,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永久性的改变,这才是重点。而不是说,让你产生几生的快乐而已。所以一佛乘的思想就是这两句话: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这个是它的核心思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面对生死,舍身就能欢喜解脱吗

最近,一段关于安乐死的家庭录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没...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财布施也可得相貌庄严的果报

救济贫苦离不开钱财送贫者,买米油粮食以及各种食品施...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问: 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不重视教理,最严重是净土宗这一块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

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

【佛教词典】日想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一。日没向西方观想日轮之...

【佛教词典】余语触恼戒犯缘

亦名:身口绮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

病苦后重生的感悟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真...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别杀我孩子 900万母亲血泪控诉

每年有九百万母亲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们的孩子生...

父子寻金

过去,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儿子入山砍柴时,看见泉水...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世间的人情冷暖瞬息万变,如何去因应它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