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201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

三、众生皆为过去生中父母,亲戚朋友,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

四、悉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杀,依佛的境界观看一切众生,将来都可成佛。

菩萨戒云:“当知汝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基于这四点,佛教是主张不杀生的,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造的罪业太深重了,阿弥陀佛能要我吗

问: 我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堕胎杀生,开了十年大酒...

面临生死关头,才能领会我们和那些鱼儿一样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

钱怎么来的,就会怎么去

上次师父讲了一句话:很多东西都有个定数啊。这就是天...

善待动物

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蕅益大师:止观十二事箴

法无去来。妄情徒挠。了行非行。大拙至巧。(行) 中立...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佛教词典】色界十八天

在色界中一共有十八层天。...

【佛教词典】誉

【誉】 p1463 集异门论十八卷八页云:云何名誉?答:诸...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三十六计教出好儿女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长、老师常...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真假故乡

战国时代,有一位在楚国长大、原籍燕国的人,年岁增长...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

敬畏一切众生的生命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