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净界法师  2011/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九愿,是说名号的功德能够成就临终的接引。前面的念佛都是偏重在信心,以下是有愿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中,实在太重要了,善导大师说叫作愿王,是愿中之王。

净土宗因为有第十八愿,才形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句佛号的功德,能够普遍的加被-- --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因为有第十八愿的关系。

所以善导大师对于第十八愿赞叹有加,他认为这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核心思想,我们这一愿,就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说明:善导大师把这段愿文分成三小段:第一个根机,第二个法门,第三个利益。

一、根机:

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是谁呢?是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善导大师解释说,是指我们一般的罪恶生死凡夫,他加一个‘罪恶’,不只是生死凡夫而已。罪恶生死凡夫意思是善恶掺杂,就是这个人,他平常遇到好因缘修善,但是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也是造恶,所以叫做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这个地方是指这一愿所加被的根机,不完全是造善的凡夫,而是善恶掺杂的罪恶生死凡夫。

二、法门:

这样的人,他修什么法门呢?他修三个法门:

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欲生我国’,第三个‘乃至十念’。

在信愿行三资粮当中,善导大师特别重视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个是主轴思想。 至心信乐这句话,善导大师用四个字来代表,叫做顺从本愿。跟印光大师一心归命的意思一样。 他说念佛的时候,关键点是要放下自我意识,完全百分之百的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看法。

顺从本愿,善导大师他提出两个标准:

第一个,你要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就是说,你要好好的向内反省,我们是什么人啊?我们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生生世世在三界当中,不断的流转,累积很多很多的生死罪业,就算从今天开始,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好好的拜忏修止观,直到命尽为止,我还是不可能成就圣道。不是我不要,是根本没办法成就,就算我今生尽最大的努力,还是不可能了脱生死的,这是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你要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要百分之百相信我自己做不到,谁能够帮助我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他每一个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到净土去。

这是顺从本愿的标准,善导大师也提出两种障碍,叫作不顺从本愿: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啊呀,我业障深生啊,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你没有顺从本愿,你念佛还打妄想,你是活在妄想当中!

比方说:你念佛的时候,你说你福报不够,你不能往生。你没有顺从本愿!

因此,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的时候,不能有妄想,即便有妄想,也不能住在妄想,要住在佛号。他这个顺从本愿的标准是很高的,对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完全的靠上去,如果还住在妄想,以善导大师的标准,你没有真正的顺从本愿,你是在抗拒本愿!是你自己抗拒本愿,不是阿弥陀佛不救你,你自己把你自己障住了,因为你抗拒本愿!

由于至心信乐的关系,佛号一旦提起来,你的心是百分之百的随顺服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你完全皈依在阿弥陀佛本愿摄受下。然后欲生我国,你有恳切求生净土的愿力,最后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是指临终的十念。不过这个临终十念,昙鸾大师解释说,也不一定是刚好十声佛号,就是一种相续的称念,乃至净业成就。

三、利益: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除非你是造了五逆的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合和僧;或者诽谤佛法、拨无因果等等,一个是罪业,一个是邪见。

不过莲池大师说,即便你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只要能够至心忏悔,断相续心,还是可以往生。

这里,说出了净土宗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随念往生的思想,也就是从四十八愿建立起来的。

净土宗并不重视佛号的多寡,你看:乃至十念,即便不是十句佛号,从佛陀的语气来看,不是念很多佛号,重点在随念往生-- --临终的正念现前。

所以这一愿,历代祖师把它判作为往生的最低标准,就是只要十句佛号。

但是,这个标准的重点在于至心信乐,核心思想是在这四个字,产生一种强烈的归依,完全靠着强大的信愿而往生。善导大师解释四十八愿时,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解释至心信乐,他认为这一愿的精神在至心信乐,在顺从本愿那四个字。

也就是说,你必须走出你的妄想,百分之百的靠倒阿弥陀佛的本愿上,只要你活在妄想,你就不是顺从本愿,叫做抗拒本愿。这就是我们净土宗带业往生的主要根据,所谓随念往生,带着业种,不能带现行,是带业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

大安法师:临终时是真有佛来接引还是心识所变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

最后的生还者——地震废墟下念佛得救

2016年2月6号半夜凌晨三点,正当大家欢欣期待即将来临...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这个才是往生的关键

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自毁的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美满的婚姻都是双方不断妥协的结果...

人生不过一个「赢」字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

【佛教词典】良遂

唐代僧。属南岳怀让法系。生卒年、籍贯、俗姓均不详。...

【佛教词典】断对治修

【断对治修】 p1416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从远离作意...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寿康宝鉴之戒淫格言

※张三丰真人说:人生在天地之间,承金木水火土五行之...

五逆十恶之人,临终亦得往生

而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地狱...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

不要说别人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

学佛之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辱骂别人,人人...

吃亏是做人处世成功的不二法门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

佛最后一次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用宽容和爱心去化解怨恨

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经理大声呵斥。...

此生就是来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过了,你们的功夫怎么样呢?有没有进步呢?...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