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不让种下的恶因产生果报

2012/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逐步改善目前我们所处的境遇,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好。当然改变因果还是有诀窍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巧妙地改善因果,那么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前面说了改变因果,就是增加善缘、善因。造作善业。减少恶缘、恶因,这样可以消除恶果形成的各种条件,从而使它不在出现,或者即便出现也较原来大大缩小。但是这个因缘聚合的过程是怎么运行的呢?

《占察善恶业报经》讲: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

缘合故有,缘尽则灭,这个我们清楚了,就是讲我们所遇到的种种境况,都是各种条件聚集起来的。这些条件如果没有那么果报也就没有了。

那么这些条件是怎么聚集起来的呢?我们看到后面的说明:【业集随心】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我们的业力怎么运作是跟随我们的心来的,是由我们的心来调控的,是我们的心来指挥的。所以如果想要改善目前的境遇,抓住诀窍的话,就得知道这一点,从这一点着手,就会事半功倍,甚至无本万利。

那么我们看看世尊对于业力的聚集是怎么说的:《业报差别经》讲了四种情况:

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有人造作了恶业,但却没有聚集,不形成果报,因为他造恶之后,害怕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认为这是不应该,而且不再造作这样的恶业。这种情况下虽然造作了恶业,但却不会聚集成果报。

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

有人虽然自己不造作恶业,但却会有恶业聚集,有恶报。这样的人是虽然自己不造作,却以恶心、劝他人造作。这样的行为,即便自己不造作恶业,但仍然有恶业聚集。仍然会有恶果。

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

那么即造作恶业,也不改悔、还继续坚持,甚至还劝他人,这样的情况是即造作,也聚集,恶报来的就快了

复有业不作不集。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

那么自己不造作,也不教导他人造作恶业,或者是无记业(就是不算善、也不算恶的业力)都是不作不集。

这四种情况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我们业力运行的种类。同时也指出了我们想要改变因果的的方法。

从前我们都造作过恶业,那么想要它不形成果报,该怎么做呢?

那就是:【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

这样就对了。这样就可以令自己的境遇逐步好转。这里并不牵扯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精力、财力、仅仅是心念的转变。就可以了。

那么这也是我们改变因果的诀窍。业集随心,改变我们的心,就能改变业力聚集的方向。

在《骂意经》中讲过: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

你做什么样的功德,修福造寺、甚至救人放生,都不如什么?守意一日,让自己保持善意,没有恶意来的更有价值,更有福报。

这更注解了我们所说的这个改变因果的诀窍,以心为主,以调整我们自己的心念为主。抓住这个就是抓住了诀窍。否则你天天去放生布施、天天去造寺搞慈善,未必这个业力很快就聚集变成果报。就是可能出现作而不集的现象。

这是很多佛弟子长期迷惑的事情,我做了那么多善事、布施了那么多钱、放生多少多少。为什么现在生活不好呢?这也叫作而不集!就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作而不集?因为我们的心没调整好,我们平素的念头有太多的缺陷,有不少的嫉妒、嗔恚、骄慢、邪见等等,这些会聚集什么?聚集恶业。哪怕你做了不少的好事情,但善业没聚集起来,形不成果报,也就反应不到你的生活中。这一点大家一定注意。很多人不重视这个,却认为自己行善没有好报,是不了解因果的运行所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业力的成就要有五种的相貌。十...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明一法师:打游戏是否造业

昨天有人问打游戏是否造业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因为我...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推荐】对治烦恼的最好方式

禅宗有一句话,我希望大家好好体验一下,你就知道什么...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

【佛教词典】顺决择分

【顺决择分】 p1107 如净初静虑有四种中说。 二解 无性...

【佛教词典】杂林

【杂林】 p1411 佛地经论六卷二十页云:论曰:三十三天...

从第八识而起,又汇聚到第八识里

【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由色、...

每个人都应要有惜福的心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贫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打坐的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

这一念的清净心就这么大的福德

什么叫无念的清净心呢?就是不执着,什么都看破了,什...

十恶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推荐】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