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圣严法师  2011/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谓绝学,就是没有什么好学的;无为,则是没有什么好做的。没有要学的东西,没有要做的事,这就是闲道人。闲,是空闲,但并不是懒,闲道人与懒道人是不一样的。懒道人是住在庙里样样事都不想做,一天到晚就是在打坐,只想追求开悟,追求自己证个什么果。闲道人则是心中无事,心中没有要学什么、没有一定要做什么,但是,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以释迦牟尼佛为例,他从成道之后一直忙到涅槃为止,他是闲道人而不是懒道人。

我自己有个经验,在二十多岁时,修行相当精进,心中有许多的打算及计划,也存著许多的疑问,打算著要怎么修?未来我又会怎么样?头脑里有一箩筐的问题。当遇到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时,我认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就请教他老人家给我开示,帮助我修行能修得更好。结果他老人家只是听著,一个问题问他的时候,他就问:「还有吗?」我就再问第二问题、第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我想最后他一定会整体回答这些问题。那时候,头脑里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老是在想着:「我将来会怎么样?会怎么样?……」老和尚就是这么听著、听著,我已经忘记问了多少问题,也没有想到他是否还记得这些问题,一个接著一个的问下去,最后老和尚在床铺上拍了一下说:「放下著!睡觉吧!」这一拍把我吓了一跳,当我听到「放下」时,很奇怪,所有的杂念、妄想、疑问全都不见了,想要问的问题也不需要问了。这个例子是告诉诸位,「放下著」这三个字对我受用太大了,实在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这句话。要做一个没有什么好学的,没有什么要做的修行闲道人;心中不要存有那么多的东西,只要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有人认为打坐、听经、看经、念经、拜佛,这就是修行;而工作、开车、煮饭、买菜,都是在干扰修行,甚至有人会说:「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我正在修行,请不要干扰我,你一干扰我,让我的心也动了。」这种人是修不成的,到最后一定修成了外道。没有办法将自我放下,是不可能见性、不可能开悟,因为太自私了。

六祖惠能在黄梅五祖弘忍座下时,他的修行就是砍柴、桩米。象冈道场最近有几位菩萨,打了上一次的话头禅十之后,就留下参加这一次的默照禅十,在此期间,就在这里当志愿者。我问其中一位菩萨:「你在这里参加二十天的禅修,其它时间都在工作,你合算吗?」他回答说:「我非常的意外,虽然整天都在工作,但是并不觉得我是在工作。这个心,好像跟环境里所有的工作打成一片了。」他整天都在为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杂工,心中却无事,工作就是工作,而且住得很快乐,这是不是等于「绝学无为闲道人」?诸位要是愿意住下来,也会这个样子的。

接下来第二句是:「不除妄想不求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妄想这样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只有在心中产生烦恼时,才叫做妄想。所谓烦恼,是心念跟自我的贪、瞋、痴、慢、疑相应,如果只有心念,而没有自我在其中,这个念头不会有问题;因为自私,老是在乎著自己的得与失、好与坏,结果变成了妄念,这就是烦恼。

什么是「真」?许多人希望在打坐时开悟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见到佛性。而现在,因为有烦恼,所以这个「我」是假的,开悟之后,似乎就可以见到真的「我」了,有这样的想法是外道。

事实上,没有佛性、开悟,以及本来面目这些东西,请诸位不要去追求,否则就被自我的追求心困住、绑住,被烦恼所困扰。追求心就是自我的自私心,如果无法放下,是不可能开悟的。其实,不追求开悟,它反而就在你的面前,一追求它就不见了。不追求,不拒绝,没有要追求什么或拒绝什么,在这种状况下,就是「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在默照──很清楚,但是不受影响。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难,当佛住世时,他经常会有依赖心,认为佛很喜欢他,总有一天佛会帮助他开悟、得解脱。但是直到佛涅槃为止,他还没有开悟解脱,于是他想:「佛法已经传给了大师兄摩诃迦叶,大师兄应该可以助我开悟。」但是摩诃迦叶也不睬他,不但不帮忙,还将他赶了出去。此时阿难就想:「佛已经不在世,大师兄也不管我,算了,我什么也不求了,自己修行吧!」于是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坐下去好好修行。由于期待心、依赖心都没有了,正要坐下去还没坐好的当下,便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没有准备要做什么时,它反而就在你的面前。因此,随时随地不管妄想是什么,回到方法才是最要紧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

丛林及禅法

一、丛林之兴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为生,那里化缘很辛苦...

自伞自度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

参禅须知

经云:「宁静安详者,禅定中来。」参禅修定是佛教的重...

一休与五休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圣严法师《无常就是永恒》

一般人对人生的追求,大多从物质、精神、永恒三个方向...

工作要赶,而不要急

积极这两个字,我们通常都会把它和乐观、开朗、进取连...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

圣严法师《两个瞎子,两种境界》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

【佛教词典】受用

禅林用语。一般指享用;禅林中,指灵活运用机法。如达...

【佛教词典】空云

(譬喻)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众生品...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圣严法师《生活就是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

一室太和真富贵,满门春色大荣华

春风送暖,微风轻吹,唤醒了熟睡的大地,出现了一片迷...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大」

举世之人大概都喜欢大,大文豪经典传世;大丈夫气概冲...

护身符不灵

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

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认清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下属们在工作中形成了...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技术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