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男女平等」

星云法师  2015/0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代“女权意识”抬头,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平等”,请问大师对“两性平权”有什么看法?

星云大师答:“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间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在佛教经典里,有关“平等”的教义、思想比比皆是。例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大智度论》说:“凡夫与佛平等、无二无别。”《大般若经》说:“上从诸佛,下至傍生,平等无所分别。”《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现代人倡导和平,但因为没有实践平等,所以真正的和平不容易到来。

“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佛陀讲中道、缘起,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平等”。佛教讲“空”“有”之间的关系,最能说明平等的意义:“空”未曾空,“有”未曾有,甚至“空”中生妙“有”,有无是平等一如也。所以在我们的人间,应该没有谁大谁小、谁好谁坏的争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对“佛性平等”的最好鼓励。

甚至佛教讲“不思善、不思恶”,有时候坏的也能看成是好的,例如在《讲义》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谈到有一位补习班的老师,因为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受到同事排挤,当时班主任以高薪留他,但他仍然决定另谋出路。数年后回顾往事,他看到当年的同事因受高薪所困而放弃理想,这时不自觉地感谢起当日与他发生冲突的同事,如果没有对手,他哪里能有今日的成就?

将坏的变成好的,佛教称之为逆增上缘。就好像池塘里的污泥很骯脏,但是有污泥才能生长莲花;菩提和烦恼,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领域,但是酸涩的水果不正是经过风吹日晒才能变成甜美的果实吗?《维摩经》中维摩居士也说:“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无上智宝。”足见烦恼和菩提是平等一如,无二无别。

因此,我们生存的世间,虽是“一半一半”的世界,佛的世界一半,魔的世界也一半,但是佛的世界可以化魔为佛;就如男女也是一半一半,但是性格、能力、智慧,也是平等无差别的。

有人说,男众刚强有力,女众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女众慈悲柔和,柔能克刚,柔软亦有所长。所谓“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就拿我们的牙齿和舌头来说,牙齿坚硬,但是人老了以后“齿牙动摇”,最后终将一颗一颗掉光,但是人即使到死,柔软的舌头还是存在。所以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其特长,重要的是要能各展所长、各司其用。

我们看一栋大楼,建筑得很崇高雄伟,但是如果没有小小的螺丝钉把许多钢板锁在一起,也不能成其高、成其大,所以佛教讲一个小小的沙石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不合事实,实际上有他深奥的道理。

话说有一个寺院的门口贴了一首对联:“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有一位书生看了以后很不以为然,他质问知客师说:“须弥山藏一粒芥菜子,当然说得通;但是小小的一粒芥菜子,哪里能把一座须弥山藏到里面呢?这话说得不合道理,叫人难以相信。”

知客师听了以后,反问道:“先生,你们儒家也有两句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请问这一万卷书你读到哪里去了?”

读书人拍拍肚子,说:“读到我的肚子里面来了。”

知客师随即拿了一本书,对他说:“请你把这本书放到肚子里面去。”

读书人恍然大悟:书的义理可以读进来,但是书本不一定要放进来。这就是说明,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是彼此包容的,事理是一致的。

所以,佛教主张“事理圆融”,不仅从事相上看,更要从理上来会。就世间的相上来说,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的差别;但是就理上来说,每个人的佛性都是平等一如。只是一般凡夫总是在相上妄自分别,因此他所认识的世间是千差万别的;反之,圣贤看世间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间,诚所谓“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又何来男女的不平等呢?

因此,讲到“两性平权”的问题,所谓:“心入于正受,女形复何为?”(《杂阿含》卷四十五)若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平等无二;唯有从佛教的精神、从佛陀的本怀来认识人权、来发扬平等的精神,才能为女性带来平等的空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为少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女性的一生以少女的时光最宝贵,有...

工作认真但得不到领导认可该怎么办

问: 我在单位里上班,业绩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别人...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推荐】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么不平等

我们有些个道友财富很大,无忧无虑,什么烦恼看着都没...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星云大师:观自在的意义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

人与人之间的道路有哪些

人生为了到达目的地,必须起程上路。路,是通往目标的...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星云大师《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至诚感谢各位来到这里听闻佛法。我听说昨天晚上有一两...

【佛教词典】信海

谓信心之实德,广大无边,犹如海之无垠无际。 p3720...

【佛教词典】三重曼陀罗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

修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法门

诸位都知道观音菩萨的手中执有净瓶与杨枝,净瓶与杨枝...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了善恶...

绝对不要去嫉妒,那个是人家的福报善缘

人与人相处,需要宽阔心怀去面对。小事情不要太在意,...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

水牛忍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