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

宣化上人  2011/0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好开悟。开悟后,就应该自己度自己。

各位听到没有?这自性自度,就是你没有明白诵〈楞严咒〉的时候,要有人教你诵;你已经会诵〈楞严咒〉了,要你自己教自己诵。不是人家勉强你说:「喔!你要诵〈楞严咒〉啊!」你还要人家这样子去教,那就不是自性自度。你不必人家教你去诵〈楞严咒〉,你就诵〈楞严咒〉,这就是自性自度。

你没有明白念经的时候,要师父教你念经;等到你把经学会,就应该你自己念。不是要师父说:「哎!你今天念经没念经哪?」不是这样子的。好像拜经,果前和果宁听说智者大师在天台山拜了十八年《楞严经》,又拜《法华经》,然后就开悟了;他们大约也想要开悟,所以也就天天晚间拜《法华经》。不论想开悟、不想开悟,这总是好的,这也叫自性自度。

你有烦恼,师父教你不要有烦恼,这烦恼有火气,最伤身体的,你要变过来!变什么呢?变菩提。教你这个方法,你要自己变。你若不变,那还不是自性自度。你变了,噢!师父教我不要生烦恼,有人对我不好的时候,我也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这一切事情,都是镜花水月嘛──镜中的花,水里的月──没有实在的,如幻如化,如梦如露。你这样一想,烦恼也没有了。遇着境界,你看得破、放得下,这就是自性自度。

还有,你有一些毛病、愿意抽香烟。师父说抽香烟在修道上,是最没有益处,你要把它戒了。有一个徒弟就说:「试试看!」果然就把它断了。这一断,就叫自性自度!有一个人学佛法,欢喜喝酒,学了佛法后,要把这喝酒的习气断了!你若断了,这就叫自性自度;没有断,那没有自性自度。说:「那我迷着,没有开悟。」你若断了,就开悟;你不断,就是迷。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你自己明白这个不对的事情,不做了,这就是开悟,这就是自性自度。你若不明白,说:「我吃迷幻药,法师说不好,我就偏吃多一点,我再加倍;我以前吃一粒,现在吃五粒,看看这功效大一点,一定会开悟的。」吃多一点,毒死了!连命都搭上了!这就叫没有自性自度。

你能自性自度,就是自己在没有明白佛法以前,不妨做胡涂事;明白佛法之后,切记不可以再做胡涂事!你再做胡涂事,就是佛教的罪人。佛教罪人,怎么样呢?将来堕地狱,一点客气都没有的;因为你知法犯法,罪加三等。你明明知道,佛教是不应该做颠倒的事情,你还做颠倒的事情,这就一定下地狱的!你做,你下地狱;我做,我下地狱;他做,他下地狱。任何人也不能避免的,除非你不做。

所以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旁人不能代替的!假使百千劫,你所造的业,无论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酒业,这杀盗淫妄酒,你造什么业,将来就受什么果报。所作的业若不能没有的话,等到因缘成熟了,这个受果报的,就是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为什么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虚老和尚讲过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业力感召、自心显现

同样一杯水,六道众生以及佛菩萨所见到的是不同的。地...

把负面力量转成正面的能量

我们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你不断...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宣化上人:不要执著这个身体是我

那么这身体是什么呢?这身体只可以说是「我的」,我的...

《心经》能破三种障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

劝大家不要再堕胎

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你想想,一个生命还未出世,...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时最初发心要学佛法,或者最初发心想要出家,但出...

【佛教词典】巡板

又作巡版、巡廊板、报廊板。凡堂寮较多、地域较广之大...

【佛教词典】鸠鸠吒

(杂名)Knkkuta,又作矩矩吒。译曰鸡。...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五会念佛的念法与解释

五会念佛的念法: 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

持诵礼观音,无不随感而应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