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印光大师  2021/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止一往,则或恐不知去取亲疏,或致受损。

譬如有人,若诗若文,若宗若教,皆悉高超。而其品行卑劣,不堪为人榜样。倘不加分别,概行亲近。此人亲之,不但行为或随彼转。而其任己臆见,妄说道理处。无真知见,或被所惑。

须必居心则若贤若愚,通皆恭敬,不生傲慢。行事则亲贤远愚,取优去劣。如是则可免相染之弊,及挂误之愆。

天下事,有一定之理,无一定之法。若不以情事而为定夺,如执死方子医变症,则生者少而死者多矣。必使情与理相合,法与事相契,则得之矣。

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译文:

来信说明要普敬僧尼,这个道理、事情,实在非常应当。然而教导儿孙辈,则必须反复向他们讲论清楚。如果只是单纯说一个方面,恐怕他们就会不知道如何取舍,分不清哪些该亲近,哪些该疏远,这样也许就会受到损害。

譬如有的人,诗词文章写得很好,对于宗门和教下,都有高超的见解。但他的品德行为卑下低劣,不足以成为他人的榜样。对这种人如果不加以分别,一概地去亲近,那么行为就会随着他转变。而且这种人会随着自己的主观想法,错妄地说一些道理。没有真知见的人,或许就会被他所迷惑。

必须要:就居心存念而言,无论贤良或者愚昧的人,全都应当恭敬,不生傲慢心;而在实际行事当中,则要亲近贤者,远离愚人,择取优良,舍弃下劣。这样,才可以免除相互杂染的弊端,以及贻误事业的过失。

天下的事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定夺,就如同拿着固定的药方去医治变化莫测的病症,那么医活的人少,而医死的人就多了。务必要使实情与道理相符合,法与事相契,才算是得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恭敬的剃头师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

【佛教词典】十法见涅槃

又作菩萨修十法见涅槃。据北本涅槃经卷三十一载,菩萨...

【佛教词典】杀生

【杀生】 p1005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杀生?谓于他众...

不需回报的爱

一位喜欢旅游摄影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故事。...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

初学者应读的几部经

《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

星云说偈

序 - 直悟生命的本源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瞎子老鼠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