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印光大师  2023/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故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知此理,则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兢兢业业,恐惧修省。

格除自心私欲之物,则自心本具之正知发现。由兹罔念作狂者,咸得克念作圣矣。此就儒教所说因果,尚有如此之大利益。况佛教人修戒定慧,断贪瞋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初则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次则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慧满福圆。彻证自心,成菩提道。咸皆不出因果之外。

【译文】

人们每每认为现生所享受的苦乐吉凶,这是命运,认为是上天安排,不知道这是自己前生所作的善恶果报罢了。上天哪里会有厚待那个人,而薄待这个人的安排呢?所以《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果真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对上不怨恨上天,对下不责怪他人。兢兢业业,恐慎戒惧修身反省。

格除自心私欲之物,那么自心本具的正知发现。因此不思为善的昏愚人,全都得以约束邪念,成为圣明人了。这是就着儒教所说的因果,尚且有如此的大利益。何况佛陀教人修习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初可以断尽世间烦惑,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其次可以渐渐进修,以至真穷惑尽,福慧圆满。彻证自心,成菩提道。全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就算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前世今生夫妻缘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佛教词典】中夭

又作中殃、夭命、横死。谓定命不全,中途而亡。北本涅...

【佛教词典】闵那耶夫

(Minayeff, Ivan Pavlovitch; 1840~1890)俄国之印度...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蕅祖大师开悟时的情景

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

一份不用花钱的礼物

一次和朋友在哈尔滨车站等车,由于时间还早,我便买了...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人格不成,佛格怎么能成呢

能为世间贤人善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只有按照佛陀...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