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印光大师  2023/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临终舟楫(白话文)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为了令其离开分段生死的虚假形体,从而证得真常法身。所以自佛陀立制以来,僧众奉为常规。怎奈法道衰颓,时久弊生。如今的出家人,大都焚化了事,不依制度。常常有在病人临终咽气之时,就匆忙为其穿衣、搬动。等到入龛一二天后,就进行焚化的情形。可以说是严重地违背了佛制。

佛说人有八识,就是能知之识。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第六识为意识。第七识为末那,也名为传送识。第八识为阿赖耶,也名为含藏识。人出生的时候,就是这第八识,它最先来。七、六、五识,次第后来。等到人死的时候,也是这第八识,它最后离开。其余的几识,次第先离去。这第八识,就是人的灵识,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

然而这第八识既然是灵魂,所以人在最初受母胎时,它便先来。所以小孩子在母胎中,就已经是活人。等到人死断气之后,它不会马上离去,必定要等到全身冷透,没有一点暖气,第八识方才离去。第八识离开后,这个色身就毫无知觉了。如果身上还有一处稍有暖气,第八识就尚未离去。搬动触著亡者,他仍然知道痛苦,这个时候切忌穿衣、盘腿、搬动等事。如果稍微触著亡者的身体,那么他的痛苦最难以忍受,不过口不能言,身不能动而已。

考察佛经中说:寿、暖、识,三者常不相离。如果人还有暖气,那么就有第八识在,识在那么寿命就尚未终结。自古以来,有许多死去三五天而又活过来的事迹,详细记载在文献典籍中,明明白白,可以稽考。儒教中也有三日大殓的礼仪。因为眷属恩爱难舍,还期望亡人万一又再活过来。像我们出家人,虽然并不期望亡人复活,但也不能不体会亡人的痛苦,匆忙搬动,以及焚化,这样做慈悲之心何在?

古人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同为人类,又何况同为佛弟子呢?况且人的心情痛苦到极点,瞋心容易生起。因生起瞋心的缘故,最容易堕落。如佛经中说:阿耆达王,建立佛塔寺院,功德巍巍。临命终时,侍臣持扇,失手掉在国王的脸上,国王感觉疼痛,生起了瞋心,死后堕入蛇身。因为他造塔建寺有功德,后来遇到沙门,为他说法。因为闻法的缘故,于是脱离蛇身,得生天道。

看到这个典故,可知亡者神识没有离开的时候,就进行穿衣、搬动,以及马上焚化,使他因为疼痛生起瞋心,就更加堕落了。难道不是狠心违理,故意施以残忍狠毒的手段。应该想想我与亡者有什么仇恨,竟以好心而作恶缘。如果说这些事渺茫虚无,无从稽考,那么经典中所记载的,怎能不信?

近来种种流弊,总是因为活着的人,不怜悯死者的痛苦,只图迅速使事情了结,所以没有时间仔细察看亡者的冷暖,因此习以为常。纵然有人说到这些,反而笑他迂腐,致使亡者有苦难伸。

呜呼,世间最痛苦的事没有超过生死的。出生时,如同活龟脱壳;死亡时,如同螃蟹落汤,八苦交煎,痛不可言。祈愿诸位照料病人的人,细心谨慎,千万不要与病人闲谈杂话,令其心散乱。也不要悲哀喧哗。应当劝导病人,放下身心,一心念佛,来求往生。另外,应当在旁助念,令病人随自己念佛的声音,心中系念佛号。

如果有钱财,应当请众僧分班念佛,使佛声昼夜不断,令病人耳中常听闻佛声,心中常念佛号。那么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即使没有钱财,也应该大家发心助念,以结末后的法缘。

至于安排后事,千万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说。只应敲击引磬高声念佛,必使句句进入病人的耳中,使他的心中常不离佛。木鱼的声音混浊,临终助念,一定不能使用。随任亡者或者坐或者卧,千万不要移动,大家专心念佛。等到他全身冷透,神识已经离去。再延迟两小时,才能洗浴、穿衣。

如果身体冰冷转硬,应当用热水淋洗,将热布搭在臂肘、膝弯等处,一会儿就能恢复柔软,然后盘腿入龛。等到一切事务完毕,尤其必须长时念佛。所有诵经、拜忏等事,都不如念佛的利益广大。凡是一切出家、在家的各位眷属,都必须依照而行。那么活着的和死去的人,全都能得到大利益。

另外,我佛涅槃,原本是右胁而卧,所以入棺荼毗。现今之人,如果随顺亡者自然的姿态,坐着往生的人,入龛;躺卧往生的人,入棺,尤其得当。但是现今的人沿习成风,恐怕不以此为然,也只有悉听尊便。

至于人死之后的善恶境相,原本有真实的依据。超生善道的人,热气从下向上升。生到恶道的人,热气从上向下降。如果全身都冷,热气归到头顶的,这是生圣道;热气到眼睛的,生天道;热气到心口的,生人道;热气到肚腹的,堕饿鬼道;热气到膝盖的,堕畜生道;热气到脚板的,堕地狱道。所以有偈颂说: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

生死大事,人在所不免。只有死亡这件事,最应慎重。照应病人的人,应当以同体悲心,助成病人往生的大事。古人说: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因缘果报,感应没有一点差错。想求自利,必须先利益他人。叙述这些,遍告同袍,恳祈每个人都要注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蕅益大师:阿弥陀佛像赞

一指光,周法界。十念成,皆自在。 感应道交,生佛无碍...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佛教词典】闇

(术语)am,又作庵,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转声五...

【佛教词典】富兰陀罗

(天名)Pūrandhara,帝释之一名。杂阿含经四十曰:释...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圣严法师: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人没有钱不能生活,工作所得...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五款豆腐的时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样最能做出变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