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2012/10/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学僧又问道:“参禅不参禅有什么不同?”

寂室禅师道:“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学僧再问道:“学禅究有何益?”

寂室禅师道:“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

学僧听后,对参禅生大信心,一日领学者数十人,跪求寂室禅师开示大众参禅法要,禅师因见大众心诚,故即以十事开示大众道:

“学禅者应注意如下十事:

一者、须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须臾不可忘失正念。

二者、须于行住坐卧,检束身心,任何时刻不犯律仪。

三者、须能不执空见,不夸自我,精进勇敢勿堕邪战。

四者、须摄六根正念,语默动静,远离妄想抛开烦恼。

五者、须有求道热忱,灵明不昧,魔外窟中施于教化。

六者、须能废寝忘食,壁立万仞,竖起脊梁勇往向前。

七者、须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里个是我本来面目。

八者、须参话头禅心,工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

九者、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

十者、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

以上十事,诸仁者不知能会也?”

众学僧听后,欢喜踊跃,无不誓愿奉行。

寂室禅师的十事开示,岂止参禅者的座右铭,即任何修行均当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

【推荐】数息的修行方法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

入禅之门第五讲:无门关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叫无门关。我想进入这个关、禅的关...

干任何事,决心和长远心很重要

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

静坐的好处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禅机的参悟需要一颗玲珑的禅心

修禅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对禅理一知半解,只凭嘴上空说...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

【佛教词典】生佛一如

(术语)又曰生佛一体,生佛不二等。生者,迷之众生,...

【佛教词典】所别

(术语)因明之宗支,如言声无常,以声之体为有法,一...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定法与不定法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生性倔强的外道,老实巴交地遵照他...

四土里面分净秽

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选摘

因为佛法这种东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人间也有强过诸天的地方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安了一个「我」,修行统统卡住了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