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未曾闻死亡声响

2018/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丘们开示:“地狱众生的罪报,最长为一劫,其中有不满而夭亡的;受畜生罪报,最长一劫,也有中途夭亡的;受饿鬼罪报,最长一劫,也有中间夭折的。比丘们!北俱卢洲的人民,寿命一千岁,中途没有夭折的。为什么呢?因为那里人民无所挂碍,假使他们寿终,将投生天道等善处,没有堕落三恶道的。东胜身洲的人民,寿命五百岁,其间有夭折的;西牛货洲的人民,寿命二百五十岁,也有夭折的;阎浮提人民,寿命最长到一百岁,也多有夭折的。”

“假使人的寿命,最长到一百岁,诸多百姓虽然寿命百岁,其行为不同、性情各异。出生到十岁,由于年纪尚小,知识欠缺;到二十岁时,虽然略有所知,犹未能融会贯通;三十岁时,欲意炽盛,执着色爱;四十岁时,具备各种技术,但行为随性、做事不周详;五十岁时,能理解、明了义理,对于所学能不忘失;六十岁时,贪著于财物,心意不决;七十岁时,懈怠好眠,身体迟缓;八十岁时,已无少壮之心怀气度,更无光耀的装扮;等到九十岁时,身上患有各种病痛,皮松面皱;年至百岁时,六根衰退耗损,骨节相连,人多健忘、思想不灵活。比丘!你们要知道,假使人的寿命达一百岁,将会经历这些苦难,将吃掉三万六千饭食,当中也有不吃的时候,譬如,起瞋心时不吃,无人供给就不吃,生病时不吃等状况,包括婴儿饮母乳,概略的说,约有三万六千饭食。比丘!如果人寿满一百岁,饮食的情况大致如此。”

“比丘们!你们要知道,以前南阎浮提的人民,曾经寿命极长,可谓与无量寿等。过去久远劫、无法算计之时,有位国王名为疗众病,他的寿命极长,相貌端正,享受无量快乐。在那时候,没有疾病、老、死等过患。某日,有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孩子,不久后,婴孩便死亡。这时,父母抱着孩子让他坐着,又拿食物喂他,但是这孩子既不喝水、不饮食,也不起来坐着。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命终。此时父母便想:‘我的孩子现在为什么生气不肯吃饭、喝水,也不说话?’为何会这么想呢?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死亡这件事。”

“这对父母想着:‘孩子已经七天都不喝水、不吃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说话?我应该告知疗众病大王。’因此,这对父母便到大王宫中,禀告原委。大王听后,便想:‘我现今已经听到死亡的声音。’大王对他们说:‘这个孩子已经死亡。’他们问大王:‘什么叫作死亡?’大王回答:‘当这个孩子不再能走路、回应、说话、吃东西、游戏,身体也不能正坐,什么事都不能做,这就叫作死亡。’这夫妇听后,再问大王:‘这样的变化,会持续多久呢?’大王回答:‘这个孩子不久之后,身体会烂坏、膀胀且发出臭味,不再能保持原样了。’一开始,他们并不相信大王所说的话,又把死去的孩子,抱回家中,然而不久之后,孩子的身体烂坏,且十分臭秽。这才相信大王所说的:‘这个孩子不久之后,身体会膀胀,完全败坏。’”

“因此,这对父母又把这已经膀胀的小孩抱到国王宫中,禀白大王说:‘大王!我们要把这个孩子奉献给大王。’却并不因此而难过哭泣,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死亡。大王便将小孩的皮剥下,用他的皮做成大鼓。又命人建造一座七宝楼阁,把这个鼓安置在楼阁上。接着安排一人守护这个鼓,令他每一百年击一声,不得失时。这个人受到大王的指示,每一百年击鼓一声。百姓听到鼓声,觉得奇怪,对身边人说:‘是什么声音如此响彻?’大王对他们说:‘这是死人皮的声音。’众人听后,各自想着:‘真是奇怪!竟然听到这种声音。’”

“比丘们!当时的大王,难道是别人吗?那时的大王就是我的前身。由此可知,过去阎浮提的人民寿命极长,但现今阎浮提的人民寿命却十分短促,夭折的也不计其数。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多造杀生业的缘故,所以寿命变得短促,也失去了壮色容颜。由于多造杀业,才有这样的变怪。”

“比丘们!阎浮提五十岁,相当于四天王天的一日一夜。该天以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四天王天人的寿命五百岁,也有中途夭折的。人间的寿命十八亿岁,是还活地狱的一天一夜,计该地狱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还活地狱最长寿命一千年,其中也有夭折的。人间一百岁,是三十三天的一日一夜,而该天人寿命一千岁,其间也有夭折的。人间三十六亿年,是阿鼻地狱的一天一夜,该地狱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该地狱的众生寿命二万岁,约人间寿命一拘利。比丘们!天人的岁数,层层倍增,只有无想天除外。无想天的寿命八万四千劫。而净居天又称为五不还天,不会再来人间受生。所以,大众不可放逸,要善用此色身修行,灭尽一切有漏烦恼。比丘们!你们当如是精进学习!”

与会的比丘听闻佛开示后,皆发欢喜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善恶品第四十七(十)》

省思: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假使人类寿命极长,若不能契悟这念心,命尽后犹落轮回生死之苦,求出无期。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虽然我辈生命有限而短促,若能舍离放逸、精进修持,于现生中证得无漏解脱,成就功德,悟到这念本具不生不灭的心,便能体会禅宗祖师所云:“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的真义。那么,短促的一百年寿命,亦足以胜过无想天八万四千大劫之天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

净业行人要常感悟生命无常的真相

净业行人常常观照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对于净业成...

两场助念带给我的触动

3月16日一大早,起床后,我习惯地看一眼微信,突然看到...

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灭

诸法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生灭法。变化无常,不是常义...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以妙音香花欢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有一天,许多豪贵长...

窥基大师的故事

窥基的父亲尉迟宗,是唐代左金吾将军。母亲裴氏夫人因...

孝顺父母不能等

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

【佛教词典】藏他衣物戒犯缘

亦名:藏衣戒犯缘、藏他衣钵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

【佛教词典】显色所作变异

【显色所作变异】 p1467 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佛书若示有版权,则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捨,况光之芜秽语言,...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佛学漫画】灵峰蕅益大师

灵峰蕅益大师...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