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202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生身父母尚未生信,祖氏乃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菩萨像一尊,高三尺,尽诚供奉。时父因事出行,其母独居,夜有恶贼,潜窥屋隙,欲盗衣服,见地藏菩萨危坐,故不敢前行。明日贼易服至其家,见老母庄严其身而居,却不见有圣像,心窃异之,即自行发露己罪,以表愧歉,说夜所见。

后父往抚州,路中遇怨家拔刀来斩,忽有一金色沙门,以手拒刃,以头受刃,被害卧地。时怨家谓已杀害,随即散去。其父得免刑害,甚觉希奇。既到女家,具述前事,生希有心,共往像所礼拜,见像头有三刀痕,金色少变,似系血流。祖氏遂知地藏菩萨代受刀刃,救父之难。其父即生正信,并迎母至署,三人昼夜礼供。

父七十九岁方卒,经三十五日,祖氏梦见其父,身带光明,腾空自在,往来飞行,生希有心,遥拜问生何处。答言:“生第四天上,同事补处。彼天生人,多得地藏大士引导。汝母后十三年寿尽当生;汝身二十五年方生;汝夫二十八年方生。”言讫隐去。其后,母及祖氏夫妇,皆如父所说。此后一州内,造像、画像、礼拜供养者甚众,多得感应。

译文:

唐朝抚州刺史夫人祖氏,皈依礼敬地藏菩萨,信心真切。但是她的父母尚不信佛,于是祖氏就布施钱财替父母造了一尊地藏菩萨金像,高三尺,虔诚供养。

有一天,父亲有事出门,母亲一个人在家,晚上有盗贼想要入室盗窃衣服财物,却见地藏菩萨端坐屋中,于是不敢进屋。第二天这个盗贼乔装打扮前来打探,可是除了独居的母亲外不见家中有圣像,于是他内心十分惊讶,发露忏悔自己的罪过表示愧歉,并讲述了他晚上的所见所闻。

后来,祖氏的父亲去抚州,路上遇到怨家拔刀来砍他,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一位肤色金色的僧人,用手和头替他挡刀,被害之后倒地身亡。怨家看到已经杀了人,随即散去。祖氏的父亲逃得一命,觉得自己的经历十分不可思议。到女儿家之后,详细地讲诉了经过,对佛法生起了希有心。于是他们一同前往地藏菩萨圣像前礼拜,这个时候看到菩萨像头上有三个刀痕,金像的色泽稍变,好像流过血一样。祖氏这才知道是地藏菩萨代父亲受了刀刃加身的命难。父亲由此对佛法生起正信,并且接母亲一同过来,一家三口昼夜礼拜地藏菩萨。

祖氏的父亲七十九岁过世,去世三十五天之后,祖氏梦到父亲,见他身有光明,腾空自在,飞来飞去,觉得十分殊胜稀有。拜见过后,又问父亲现在投生在哪里。祖氏的父亲说:“我现在投生在欲界的第四层天兜率天,事奉在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身旁。投生到这层天的天人,大都是受地藏菩萨引导而来的。你母亲再过十三年寿命尽后将投生这里;你二十五年后投生;你丈夫二十八年后投生。”说罢后就消失不见。

十几年后,祖氏的母亲以及祖氏夫妇寿终时间都和其父说的一模一样。从那以后,抚州境内造像、画像、礼拜、供养地藏菩萨的人非常多,种种感应也十分多。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

《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

【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胎儿羊水少胎位不正,诚念观音平安顺产

爱人怀孕六个多月时,做B超发现胎儿羊水少,且胎位较低...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佛教词典】先照高山

(譬喻)佛出世先说华严经,蒙大乘之机,譬如日出先照...

【佛教词典】无漏界

清净无烦恼的境界,即涅槃。...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点

人生在世,总有种种痛苦、不自由,而这些苦厄,世人又...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

伐树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星云大师《新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一年容易又春风, 新的一年终于又降...

每天都要上香吗,还是心到就可以了?

问: 师父,像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