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2019/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生活穷困,所以受雇于商人,入海采宝。途中,船突然停止无法前行,商人们见状心生恐惧,纷纷祈请祷告各方神祇救助。只有贫人因皈依三宝,持守戒律不违犯,每天早晚悔过自省三次,而无恐惧。并发大慈心誓愿:‘愿十方众生遭遇劫难,就像现在的我一样,不惊慌恐怖;若我将来成佛,必先度化此类众生。’

经过七日,船身仍动弹不得。海神欺骗货主,托梦说:‘你若抛弃贫人,我就让你们离开。’货主梦醒后,虽然为贫人悲伤哀痛,但仍秘密地告诉众人海神的话,并讨论该怎么做。

贫人稍微观察了一下,了解了原因后,说:‘不要因为我一个人,令众人丧失生命。’于是货主作了竹筏,准备了粮食,让贫人坐上竹筏后,将竹筏推向远方。不久,有一大鱼将商人的船翻覆,并吞了所有商人,唯独贫人乘着竹筏,随风上岸,返回故地,族人都为他高兴。

贫人因为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力行十善,又持斋忏悔、慈心愍众的因缘,所以有福报脱离险境。那位贫人,就是我的前身,修菩萨行应如此矢志持戒。”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卷4.三三》

省思:

《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闇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戒能让我们防非止恶,调伏烦恼习气,清净三业,获得安乐。犹如文中的贫人,因为皈依三宝、严持戒律又精勤忏悔,所以遇到险境能无所畏惧;又为了救众人的生命,而愿意牺牲自己,却反而脱离了险境,平安归乡。佛以前身示范,晓喻大众,矢志持守净戒的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 关于律中的床这样东西,中国...

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

受了菩萨戒,为何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 第一个理由,...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持戒的人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种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一种...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摩诃迦叶度化贫妇

佛陀在舍卫国弘化之时,国王、臣民、出家比丘、比丘尼...

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

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佛教词典】作么生

(杂语)禅录之语。疑问之词。犹言如何。...

【佛教词典】智命

(?~618)隋代僧。荥阳(河南)人,俗姓郑,名颋。早...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每个月这十天做好事,功德都能加倍

佛还同时告诉我们,修十斋日,这是对没有时间修行的人...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