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昼夜念佛四十年,八十八岁留偈往生

2024/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昼夜念佛四十年,八十八岁留偈往生

道乾。字世禅,嘉禾(浙江)双溪陈姓人家的女儿。年十七岁,即出家于秀州(浙江嘉兴县)的之萝庵,生性喜欢清净独居。有一天,看到过去高僧大德参禅的机缘公案,因此发起见性成佛的心愿。

受具足戒之后,前往天台山的国清寺,参访宝林珍公。见到珍公时便问:“如何是大丈夫之相。”珍公曰:“等到你除去五障烦恼时再来,我即向你说。”道乾曰:“若是这么,我就欺瞒和尚去了。”珍公曰:“你在哪里学得这些虚浮滑头!”道乾被呵斥后,不觉地心中惶恐、汗流浃背,于是便礼拜。珍公反过来问她说:“如何是大丈夫之相。”道乾展开两手示之。珍公于是印证认可,不久。之后受到珍公的传法。

道乾尼师既得法要,于是停止参访,居住在南湖之草庵。庵院破败不堪,而道乾尼师置身庵中却安然自在。平日修行踏踏实实,无论遇到顺境逆境都能平等一如、不为所动。平日的时候,每天礼拜《华严经》一字一拜,拜满三遍,又课诵《大品般若经》数十部。因此道风远播,一时护持的施主云集,次第建造诸殿堂。其庵居的偈颂曰:“学道殷勤年复年,从今不着有无边。归家莫便家中坐,好为人耕劫外田。”又在庵中设立念佛堂,日夜之间木鱼声没有停止,如是念佛修行将近有四十年之久。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二○年)冬天,示现些微的疾病。十一月十一日,告诉她的徒弟说:“我明天寅时(凌晨三~五时),将往生西方净土。”到了时间,说偈颂曰:“八十八年,无贪无恋。归去来兮,水清月现。”说完之后命令大众同声念佛,而后容貌吉祥而往生。

(染香集)

评曰:“从古至今,禅净双修,而出自女众的人,是很少的。至于她居住不求安适,一心一意殷勤办道,宛然具有大丈夫之相。如果不是对佛法有真实了当之体悟,怎么可能勉强得来呢?”

《净土圣贤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

持名念佛简易殊胜普摄三根

念佛法门里有四种念佛。有观像念佛,观阿弥陀佛三十二...

【佛学漫画】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

我从最初到庐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见到西方三...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十念业成」,不必执着到底几念

问曰: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的故事

宾头卢,此云不动,名也。颇罗堕,此云利根,姓也。别...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

妻子甚狱

过去在耆闍掘山后面住有七十馀户的婆罗门,由于宿世福...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佛教词典】委顺

(杂语)谓僧死也。是任因缘之义。稽古略二曰:翟罪于...

【佛教词典】苦行

苦行常曰难行苦行,谓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又谓艰难...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

不孝的因果报应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

【佛学漫画】禅宗四祖道信法师

四祖道信是禅宗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祖师,从他开始,...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

27件会让自己开心的事

引导语: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习惯了一年...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

为父母供养令脱恶趣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