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守节而显名

2011/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俊标致,可比从前的潘安。

某年,为了考试投宿于旅舍,一天夜静三更时,突然有一位美丽少妇来到他房间,原来是旅客主人的媳妇,刚结婚不久就死了丈夫,因看见仁杰才高貌美,忽然动了春心,故意以借火为理由来向仁杰投情,意求苟合,不料仁杰虽然知道她的来意,但却丝毫不动心,且和善地告诉她说“我看到你,就想起老和尚的话”。少妇觉得他的语意含糊,便追问他,仁杰于是道:“以前我曾在一寺中读书,寺中老和尚曾对我说:‘施主以后必定是显贵闻达的人,但是须要谨慎,千万不可贪色犯淫!’我说艳女美色,人人本就喜爱,怎么能够遏止这种欲念呢?

老僧却教我说“遏止淫欲并无难,你心中所以会动淫念,就是因为爱她的美貌丰姿,如果将美女想像作狐狸妖精、毒蛇鬼怪;将她秀丽的面貌想像作害了大病既黄且瘦,犹如鬼脸一般;将迷媚的粉脂,想像作人临死的时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样的丑恶难看;将诱惑人的窈窕丰姿,想像作感染梅毒受烂污秽,甚至腐败虫爬那样吓人。能这么想,淫念欲火就静止得如清凉的寒冰了。”

我很赞佩老和尚的教诲,所以一直不敢忘记。刚才看到你的丰姿艳容,我也曾动了爱悦的心念,但是立刻将你作以上的想像,马上又心如死灰了。你今天能励志守节,真难能可贵,然而因为喜爱我的俊美,所以不能自抑,如果你也将我作这般想象,哪里会有爱欲呢?” “而且,你翁姑已老,儿子年幼,如果与我苟合,随我而去,翁姑和幼子将怎么办呢?

古时候有位韩久英的人,因为恐怕遭到色贼奸淫,自己拿刀割掉鼻子;又有位高仲举的太太也用镜柄刺伤双眼,毁容以保贞。还有许多节妇,有的投身粪池,有的投井自杀,也有的装疯作哑,她们都是为了洁身自爱,惟恐清白被污,所以藉种种方法保持自己的贞节啊!”少妇听了这番话后,深受感动,站立了片刻,忽然哭泣着向仁杰拜谢说: “感谢恩公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贞节,又教我遏欲的方法,从今以后,我一定心如古井,百年冰清玉洁,坚守妇节以报恩公。”说完再拜,说:“请勿将此事告诉他人。”然后匆促离去。

仁杰因为此事,也作了一首诗说:“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妇妇淫人;色心狂盛思亡妇,遍体蛆攒灭色心。”后来这位少妇果真以守节而显名,狄仁杰也成为唐代名相。这都是修身而不变节所得来的啊!丘镛奕先生作诗赞说:

己身守志避邪缘,尚慰孀姬节要竖;

切戒一时云雨娱,名留万载感苍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

心的罪源来自无明爱欲

人间最需要的就是爱,但是爱一有偏差,这个爱就会变成...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

中医博士论性开放的毁灭性后果

当人们对婚外情、一夜情、小三见怪不怪,当色情文字甚...

浅谈戒除邪淫的意义与方法

邪淫乃万恶之首,古往今来多少人深受其害感情不顺,家...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将要入涅槃时,化导并降伏了阿波罗啰龙王...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佛教词典】魔戒

(术语)比丘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为魔戒。止观八曰:...

【佛教词典】忏主

敬称杭州天竺灵山寺僧遵式。师住持灵山寺时,尝建金光...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