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鸽子的未来世

2011/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在这黄昏的时候,佛陀散步在祇园精舍的附近,舍利弗尊者徐步跟随在佛陀的后面。

他们走了一段路,忽见有一只饥饿的老鹰,追逐着一只鸽子。鸽子吓得惊慌飞逃,后来就飞来佛陀的身边躲藏。这只鸽子停留在佛陀的身边,那只老鹰就不敢飞来伤害它了。所以它安静的在那里,刚才被追逐的恐怖情形完全消失。佛陀再向前走时,佛陀的身影也向前移动了,而舍利弗的身影却来到鸽子的旁边,但是鸽子仍然怖畏如故。舍利弗看这情形,就上前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的身体,大概仍然不净,为什么佛陀的身影盖覆鸽子,它便无声无息的不再恐怖,而我的身影覆上鸽子它为什么仍然战栗如故呢?”

佛陀回答道:“是的,你的三毒已除,但习气还没有尽,所以你的身影覆上,鸽子仍然恐怖。”又指着鸽子问舍利佛道:“你看看这只鸽子的宿世因缘吧,它失却人身转为鸽身,已经有几生几世呢?”

舍利弗听佛陀问毕,即进入禅定,一会从定中出来,禀告佛陀道:“这只鸽子自从出生为鸽身以来,已经有八万大劫了,它生生世世都在作鸽,但是关於它为何才堕为鸽身?就不知道了。”

佛陀就又告诉舍利弗道:“你既然不能知道鸽子的过去世,那么你观看他的未来世吧!看他几时才能出离鸽身,还得人身。”

舍利弗复於定中出来说道:“佛陀!弟子只能观察到此鸽;八万大劫仍然要生为鸽身,几时它才再度出生为人,我就不知道了。”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这只鸽子因过去犯了杀盗淫妄的罪业,等他受尽恒河沙数大劫的鸽身后,才能再得人身。在人道中经过五百世,那时有佛出世,他便出家做比丘,修持佛法,而后经过三阿僧祗劫,勤修六波罗蜜,而证十地菩萨,然后再成佛。”

舍利弗闻佛所说,向佛忏悔,说道:“弟子智慧微浅,一只鸽子尚不知它的过去与未来,何况其他?佛陀的智慧才是深广的,为要求得佛慧,弟子要入无间地狱,无量劫中,代替众生受苦,作如是供养,行大忏悔。”

舍利弗有此愿心,才是真正的佛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上)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钓鱼捉鱼的恶报事例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可曾饶过谁?钓鱼、捉鱼、贩鱼的...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一个青年去寻找深山里的智者,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

善良改变了一切

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这里土地贫瘠,人们生...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佛教词典】阿湿波国

梵名 A?makā, A?vakā,巴利名 Assakā。又作颇漯波国...

【佛教词典】三生成佛

华严宗主张经三生即能成佛之说法。略称三生。即:(一)...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

大安法师:哪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

问: 《西方合论》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请...

千金买名,万金买誉

凯琳在逛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时,在入口处有一...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

这个世间上的罪业,是可以改变的

我讲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是出在智者大师的传记里面...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

你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在你愁眉苦脸度日之际,是否已经忘了金钱最初的意义,...

竺摩老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