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略说三宝物——佛物、法物、僧物

界诠法师  2024/09/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略说三宝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宝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养物、受用物、献佛物、施属佛物四种。

供养佛物有:香、花、灯、幡等。

受用物即殿堂、佛像、衣物等;

献佛物是饮食、果品等;

属佛物包括钱、田等。

这四种佛物,不可以互相转用,但当分可以转。如献佛物不可以改作受用物,也不可以改作属佛物,每一种只能属于每一种当分的供养。如果供养物多了,当分可以互转,香多了可以买花、买灯;灯多了可以买香、买花,又如幡可以改做幢,其它则不可以转,因它只属于佛物。所以通常修理大殿,没有坏的香花幢幡等不可以乱修理,东西拆下来,依然作为供养佛所用。


法物跟佛物一样有四种:法供养物、法受用物、献法物、属于法物。

如供养物也是一样,香、花、灯之类;

受用物是纸张、经柜、经架子等;

献法物跟献佛物相同,也是属于饮食、果品之类;

属于法物即藏经楼等类。
 

僧物有四种,就是说寺庙里的东西有四种,分别是常住常住、十方常住、现前现前和十方现前。

常住常住,用现代话叫作固定资产,以及钱和饮食没有拿出来,今天受用的属于固定的,叫作常住常住物。包括寺庙里面种种用具不可以随意挪动。寺庙的东西任何人不可以把它移到别的寺庙去,也不可以拿去送人,更不可以拿去买卖。有人把寺庙卖掉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常住常住物是永久性的。

十方常住即当天供僧物,是属于十方常住,所有僧人来往的都可以食用。

现前现前是当处僧当处现前可以受用。如有人供养、结缘的东西,只是属于那个地方,当处人可以分。

十方现前,过去的出家人往生了,留下的遗物是属于十方僧众。

出家有五众故叫作五众亡物,由十方僧众来分,其他人都不可以占用。

我们出家人,已经现出家相,所有的受用物都是属于出家人所有,任何在家居士或者俗家人,子女也好,都不可以受用这一类的东西。比如说父母出家了,他死了,作为子女没有任何资格去受用父母的东西。遗物全部属于寺庙所有,属于出家人所有,为什么呢?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十方信徒所供养,他已经现出家相,即使家里原先送给他的东西,那也是属于寺庙所有,也不可以把它拿回;除非他没死之前,属于他自己私人的东西,已经把它处理了。或者送人了,这可以接受。如果说他已经死了没有交代,那么这些东西,都不可以拿回俗家人所用,否则就会犯“盗僧物”,这个千万要小心!

我们上一次讲说,作五逆十恶的罪都可以忏悔,唯除“盗僧物”不通忏悔。造五逆十恶的罪,佛都可以救,唯有盗僧物,佛说没有办法救,那就是说罪极重!

所以盗僧物,要非常地小心谨慎。比如说寺庙的固定财产,钱财也好,都是属于寺庙所有,寺庙任何出家人,没有资格把这寺庙的财产、财物转为别的寺庙,或者转为俗人所用;如果要这样做,那就犯盗僧物!

有人说某个寺庙,为什么可以这样呢?他可以这样,他也不是标准,他高兴犯罪,我们管不着,他愿意堕地狱,你管得着吗?那有人说他怎么可以?他想堕地狱啊,所以说他不是标准的!这个道理要明白,乃至我们居士借寺庙的钱,一定要还的,而且要有偿的,如果无偿的还,那都要欠债的。有偿、还都还要结罪,更何况不还呢!

我们千万不要图一时眼前的利益好处,占一点便宜,这个千万要不得!很多人,一些不信佛的人到寺庙去,拿寺庙的东西或者在庙里打工占庙里的便宜,这个千万也要不得,我们知道应该转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 第一种,是...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

佛教的三种忏悔方法

忏悔,在佛教来说,是有方法的;也唯有讲究方法;依靠...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在家菩萨戒的戒条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

《华严经》到底有多少版本

我们平常诵读的《华严经》多为《八十华严》,对佛教经...

「鬼子母」的由来

佛教中有一位母亲神,造像、画作中的她身体丰腴,面容...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佛教词典】散地

(术语)色界无色界谓之定地,欲界谓之散地。定地者,...

【佛教词典】邪解行

【邪解行】 p0672   瑜伽二十一卷三页云:云何邪解行...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入寺方知三宝恩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

见佛得忍,再来三界度众生

又云:譬如婴儿离母,或堕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星云大师《究竟的财富》

发财,是一般人共同的愿望。大家都希望发财,但是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