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三十九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九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四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如来所,恭敬、礼拜、亲近、供养,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不可思议诸如来所,闻法受持,正念不忘,智慧分别,长养胜趣,出生智慧,充满十方,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不离此土,而于异刹示现受生,于一切佛法心不惑乱,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出生一法别相,分别知一切法,一切诸法究竟无一无异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息烦恼,知离烦恼,知断烦恼,而善住修习菩萨诸行,不证实际,究竟到于实际彼岸,善学成就巧妙方便,本愿成满,心无疲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心无处所,而说众生心有处所,无着无行,修菩萨行,化度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一性,所谓:无性、无一、无异、无来、无去、不可称量、不可赞叹、悉无实性,以一异求皆不可得;而菩萨摩诃萨决定了知此是佛法,是菩萨法,是缘觉法,是声闻法,是凡夫法,是善法、是不善法,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染污法、是不染污法,是有漏法、是无漏法,乃至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求菩萨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众生不可得,而亦不舍本愿,教化一切众生,成无上道;何以故?菩萨所修善根,欲令一切成无上道,善知众生善根,善知众生境界,善知教化众生,善知一切众生涅槃,修菩萨行,欲令一切大愿成满,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善巧说法而调伏之;巧妙方便示现涅槃,知实非虚亦非颠倒,而安住三世菩萨正法;不离如如,不住实际,亦不见众生,亦不见众生已受化、今受化、当受化;解我所行非为虚妄,解了无有,乃至一法可求得者,无生灭故,而菩萨所愿皆悉不虚,无所依止,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不可思议诸佛一一佛所,闻不可说不可说受记法;名号各异,劫数不同。从一劫中次第闻法,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闻受记法;闻是法已,不惊、不怖、不畏,行菩萨行,心无疑惑;解如来智不可思议,如来所说,言无有二,本愿满足,随应受化,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一切愿,了达法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宝。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金刚心庄严大乘。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诸法无有分际,不可究竟——菩萨发如是心——我当觉了三世一切诸法悉无有余。』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于一毛端处有无量无边不可数菩萨,何况一切法界耶——菩萨发如是心——我当发大庄严而自庄严,化度众生皆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大般涅槃而般涅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无有分际——菩萨发如是大愿——我当以无上清净庄严,庄严此等一切世界,彼诸庄严皆实不虚。』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众生无量无边,无有分际,不可穷尽——菩萨发如是心——我当以诸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以无上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诸佛无量无边,不可穷尽——菩萨发如是心——我所种善根,回向奉给供养一切诸佛,然后我乃成等正觉。』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见一切佛,闻所说法,发大欢喜心,不着自身及如来身,解知佛身非实、非虚,非有、非无,非有性、非无性,非色、非无色,非相、非无相,非生、非灭;解知如来实无所有,亦不坏有相,何以故?一切摄取故;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若有众生诃骂毁辱,或截手、足、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菩萨不因此故生恚害心,于不可说不可说劫,修菩萨行,摄取众生,心不废舍;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住不二法,善学菩萨所学清净直心;于一切众生无瞋恚心,忍住众苦,心无加报,自身堪受一切众苦,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未来世劫无量无边,无有分际,不可穷尽——菩萨发如是心——我当尽一切未来世法界、虚空界等劫,于一世界行菩萨道教化众生,如一世界,尽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亦复如是。心亦不惊、不怖、不畏,行菩萨行。何以故?菩萨法应如是为一切众生修菩萨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心为本,心清净故能积集成满一切善根;若心得自在,则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菩萨行,满足诸愿,究竟教化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萨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众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过去不可得,未来、现在不可得,一切众生不可得,有为、无为不可得,菩萨摩诃萨如是住寂静,住甚深,住寂灭,住无诤,住不可言,住无二,住无等,住真实,住成就,住解脱,住涅槃,住实际;而亦不舍一切大愿,不舍发一切智心,不舍修菩萨行,不舍教化众生,不舍恭敬供养诸佛,不舍说法,不舍庄严一切世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出生大愿故,善知如是法相,长养大悲无量功德,摄取众生,不舍众生。『一切诸法无有真实,凡愚众生不知不觉;一切诸佛安住寂灭,演说正法,教化众生;不舍大悲,一切众生未得菩提,佛法未足,大愿未满;我本请一切众生为无上大法施主,唱实语,不虚语,一切诸佛种姓语;发大愿门心,发饶益一切众生心,发长养一切善根心,发安住善巧方便心,发内身含受一切众生心,发一切众生所平等心,令一切众生所愿成满,我当云何未度众生而舍大悲?』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发金刚心庄严大乘。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金刚智明。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大事。何等为十?所谓: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发大事。长养一切菩萨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发大事。一切如来灭度之后,悉取舍利起无量塔,种种妙宝以为庄严;以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一切衣、一切盖、一切幢、一切幡而供养之,受持守护诸佛正法,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发大事。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发大事。以诸佛刹无上清净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发大事。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为一众生,于一一世界尽未来际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如为一众生,为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出生大悲,令一切众生安住菩提,乃至不生一念疲厌之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发大事。我当于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恭敬供养彼诸如来,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发大事。彼诸如来灭度之后,我当悉取舍利而起塔庙;其塔高广,与不可说诸世界等;造如来像,巍巍高大,如不可思议世界;于不可思议劫,以众妙宝、幢幡、缯盖、华香而供养之,乃至不生一念休息之心;教化众生,受持守护,赞叹正法,亦无一念休息之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发大事。修习彼诸善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与一切诸如来等,逮得一切诸如来地,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发大事。我成菩提已,于一切世界不可说劫,说微妙法,示现如来不可思议自在神变;其身、口、意,未曾暂生疲厌之想,但发专念正法之心、如来力心、充满一切众生愿心、大慈悲心、观察诸法真实之心,安住实语,证寂灭法;一切众生悉不可得,而亦不违一切诸业,随顺三世一切诸佛,究竟一切法界、虚空界,观察诸法无所有相,不生不灭,具足成就一切诸佛无上大愿,施作一切诸佛大事,悉能化度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发大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大事;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慧,不断一切菩萨所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究竟大事。何等为十?所谓:恭敬供养一切如来究竟大事;随所请众生皆悉度脱究竟大事;专求一切诸佛正法究竟大事、长养一切善根究竟大事、出生一切诸如来法究竟大事、成满一切清净大愿究竟大事、行一切菩萨行究竟大事、恭敬奉事一切善知识究竟大事、往诣一切世界佛所究竟大事、闻持一切诸佛正法,深入一切诸佛大众究竟大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究竟大事;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智慧大事。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坏信。何等为十?所谓;于一切佛不坏信、于一切佛法不坏信、于一切圣僧不坏信、于一切菩萨不坏信、于一切善知识不坏信、于一切众生不坏信、于一切菩萨大愿不坏信、于一切菩萨行不坏信、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不坏信、教化一切众生成就菩萨巧妙方便不坏信。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坏信;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慧不可坏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授记。何等为十?所谓:专求解脱菩萨授记、谛满谛辩菩萨善根菩萨授记、广行菩萨无量诸行菩萨授记、现前菩萨授记、祕密菩萨授记、因自心得菩提菩萨授记、得法忍菩萨授记、教化成熟众生菩萨授记、究竟一切劫菩萨授记、一切菩萨自在修行菩萨授记。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授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佛所而得授记。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根回向。何等为十?所谓: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愿、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正直心、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行、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善根、一切善根回向随顺善知识善根、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正念、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清净、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住、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入成满平等、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不坏深心;若如是同则无异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善根回向;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无上善根回向。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何等为十?所谓:于一切施自在智慧;乐一切佛法解脱自在智慧;深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自在智慧;随问能答灭一切疑自在智慧;深解实义自在智慧;解一切如来巧妙方便、深入一切诸佛解脱自在智慧;解一切佛所种少善根、必能满足一切白净善根、出生如来一切智自在智慧;具足成就菩萨不思议住自在智慧;于一念中悉能往诣不可说佛所自在智慧;觉悟一切诸佛菩提、深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法、深入一切如来庄严语言自在智慧。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得智慧;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如来无上自在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何等为十?所谓:发无量无边广心于一切佛;发无量无边广心度脱一切众生;发无量无边广心令一切众生、一切世、一切刹悉入法界;发无量无边广心观一切法悉如虚空;发无量无边广心观察一切菩萨诸行;发无量无边广心正念三世一切诸佛;发无量无边广心了达不可思议诸业果报;发无量无边广心严净一切诸如来刹;发无量无边广心深入一切如来大众,发无量无边广心观察一切如来妙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佛法无量无边智慧大海。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何等为十?所谓:分别数知一切法藏;出生一切法藏;普照一切陀罗尼法藏;分别解说一切法辩藏;于一切法觉不可说巧方便藏;示现一切佛自在力大神变藏;于一切法出生平等巧方便藏;不离常见一切佛藏;入不思议劫皆悉如幻巧方便藏;于一切诸佛菩萨欢喜恭敬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藏;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藏,则得一切诸佛大智慧藏,悉能度脱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调顺。何等为十?所谓:不谤一切佛法调顺;于一切佛信不可坏调顺;尊重恭敬一切菩萨调顺;亲近一切善知识调顺;远离一切声闻、缘觉调顺;长养菩萨一切三昧调顺;平等观察一切众生调顺;究竟成满一切善根调顺;悉能降伏一切诸魔调顺;成满一切波罗蜜调顺。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调顺;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大智调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寿命自在,无量无边不可说劫住持寿命故;心自在,出生阿僧祇三昧入深智故;庄严自在,以大庄严悉能庄严一切刹故;业自在,随时受报故;受生自在,于一切刹示现生故;解脱自在,见一切世界诸佛充满故;愿自在,随时随刹成菩提故;神力自在,示现一切大神变故;法自在,示现无量无边法门故;智自在,于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十力无所畏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自在;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菩萨究竟成满一切智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自在。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众生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众生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持一切众生想自在;为一切众生说法未曾失时自在;变化一切众生自在;安置一切众生于一毛道而不迫迮自在;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中示现为王自在、于一切众生中示现帝释、梵王自在、于一切众生中示现声闻、缘觉不转威仪自在、于一切众生中示现行菩萨行自在、于一切众生中示现佛身相好庄严、觉悟一切智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众生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刹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令一切刹为一刹自在、令一切刹入一毛道自在、于一切刹深入无尽方便自在、于一切刹示现一身结跏趺坐充满自在、令一切刹现入己身自在、神力震动一切佛刹不令众生恐怖自在、以一切刹庄严庄严一刹示现自在、以一刹庄严庄严一切刹示现自在、一如来身及其眷属皆悉充满一切佛刹示现众生自在、一切刹、小刹、中刹、大刹、广刹、深刹、翻覆刹、俯刹、仰刹、平正刹,以此等刹示现众生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刹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即是一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不违众生法相自在;般若波罗蜜出生一切法,觉悟一切众生无不了知自在;于一切法悉离法想,普令众生入胜法自在;一切诸法入一方便,分别解说无量方便自在;一切诸法言语道断,而能演说无量法门自在;于一切法巧方便,转普门法轮无尽自在;一切诸法入一法门,于不可说劫,分别解说不可穷尽自在;一切法悉入佛法殊胜众生自在;一切法示现无量无边自在;一切法无碍、实际、无量无边犹如幻网,于无量劫为众生说不可穷尽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法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令一切众生入己身自在;己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一切佛身示现一佛身自在;一佛身示现一切佛身自在;一切刹置己身内自在;一法身充满三世示现众生自在;一身入三昧无量身起三昧自在;一身成最正觉,示现众生等身自在;一切众生身作一众生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一切众生身示现法身,法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身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愿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菩萨愿即是己愿愿自在;以一切佛愿力菩提,示现众生愿自在;随其所应,悉令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自在;于不可数阿僧祇劫大愿不断愿自在;远离识身不着智身,而示现一切身愿自在;不舍己事而能成满一切他事愿自在;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令不退转愿自在;于一切阿僧祇劫修菩萨行,未曾断绝愿自在;于一毛道成等正觉,愿力充满一切佛刹,为一一众生示现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愿自在;说一句法,法云普覆一切法界,震实法雷、耀明解脱电光、澍甘露法雨,充满一切众生心愿愿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愿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境界自在。何等为十?所谓:菩萨在法界境界而示现在众生境界、在佛境界而示现在众魔境界、在涅槃境界而不离生死境界、在一切智境界而不离菩萨境界、在寂灭境界而不舍散乱众生境界、在离一切虚妄境界而不离虚妄境界、在庄严力境界而示现非一切智境界、在无众生实际境界而不舍化度一切众生境界、在诸禅三昧解脱通明智离欲境界而示现一切世界受生、在如来行菩提庄严境界而示现声闻缘觉寂静威仪境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境界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自在。何等为十?所谓:无尽辩智自在;不惑一切陀罗尼智自在;法定知一切众生诸根智自在;于一念中以无碍心智,悉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智自在;知一切众生心、心使烦恼习气随病对治法智自在;于一念中深入如来十力智自在;无碍智知三世众生随时度脱智自在;于一念中成等正觉示现一切众生智自在;于一众生想了达一切众生业行智自在;于一众生音声示现一切众生音声智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智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世界示现身、一身境界通自在;于一如来大众中坐听受正法,悉能闻持一切诸佛大众会法通自在;于一众生一念境界成不可说无上菩提,一切众生无不知者通自在;出一妙音皆能充遍一切世界,出生一切音声各各别异,一切众生无不开解通自在;于一念中示现尽过去际劫,一切众生诸业果报无不知者通自在;令一切世界皆悉庄严通自在;观察三世平等通自在;出生一切诸佛菩提及众生愿,放大法光明通自在;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梵王,及一切声闻、缘觉、诸菩萨等,悉恭敬尊重,善能护持诸如来力,一切善根通自在。佛子!略说菩萨平等观察一切诸法通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通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力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以不可说世界入一微尘神力自在;于一微尘中显现一切法界等一切佛刹神力自在;于一毛孔皆悉容受一切大海,能持游行一切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以一切世界内己身中,悉能显现一切众事神力自在;以一毛系不可思议金刚围山,悉持游行一切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不可说劫示现一劫,一劫示现不可说诸成、败劫,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水、火、风灾成败,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一切世界水、火、风灾坏时,悉能住持一切众生资生之具神力自在;以不可思议世界置于掌中,远掷他方过不可说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令一切众生解一切佛刹犹如虚空神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神力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力自在,不舍众生,教化调伏故;佛刹力自在,以不可说庄严具,庄严显现诸佛刹故;法力自在,令一切身入无身故;劫力自在,不断一切菩萨行故;佛力自在,觉悟生死,长寝众生故;行力自在,摄取一切菩萨行故;如来力自在,度脱一切众生故;无师智力自在,自然觉悟一切法故;一切智力自在,一切智人智觉悟故;大悲力自在,不舍一切众生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众生自在等十种自在。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自在者,欲成无上菩提,不成无上菩提,自在随意;虽成菩提,而亦不断菩萨诸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出生诸大愿故,善巧方便示现无量自在法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游戏神通。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于众生身作佛刹身,而不坏众生身,是为第一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佛刹身作众生身,而不离佛刹身,是为第二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佛身示现声闻、缘觉身,而不减如来身,是为第三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声闻、缘觉身示现如来身,而不增长声闻、缘觉身,是为第四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菩萨身示现无上菩提身,而不舍菩萨行,是为第五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无上菩提身示现菩萨身,而不减菩提身,是为第六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涅槃界示现生死相续不绝,而不着涅槃界,是为第七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生死界示现涅槃界,亦不究竟无余涅槃,是为第八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正受三昧,行、住、坐、卧现诸威仪,而不舍于正受三昧,是为第九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于一佛所闻法受持,悉能往诣不可说佛所听受正法,而不离本坐亦不分身、不起三昧,念念于一一三昧身门,出生不可说不可说三昧身门,一切诸劫犹可穷尽,菩萨出生三昧身门不可穷尽,是为第十游戏神通。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游戏神通;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游戏神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胜行。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界以无量方便门普现众生胜行;以无量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普现众生胜行;知出生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化胜行;于如来身出生菩萨身,于菩萨身出生如来身胜行;于虚空界出生世界,于世界出生虚空界胜行;于生死界出生涅槃界,于涅槃界出生生死界胜行;于一众生音声出生一切佛法音声胜行;于无量身门示现一身,于一身门示现分别一切诸身胜行;以一身充遍一切世界胜行,于一念中令一切众生出生无量无边法门,成等正觉胜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胜行;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行,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胜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何等为十?所谓:直心力,于一切世界无染着故;深心力,不坏一切诸佛法故;方便力,究竟菩萨一切行故;智慧力,知一切众生诸心行故;愿力,令一切众生愿满足故;行力,尽一切未来际劫不断绝故;乘力,出生普现一切诸乘不转大乘故;游戏神通力,于一毛道示现一切清净世界,一切如来出兴世故;菩提力,觉悟菩提与一切众生念等故;转法轮力,于一句法说一切众生希望诸根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力;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力,则得一切诸佛一切智无上十力。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畏。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悉能闻持一切问难,作如是念:『十方一切世界有来问我,若不能答,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菩萨究竟一切无畏,安住无畏;一切众生随其所问,悉断疑惑,是为第一无畏。菩萨摩诃萨一切语言音声、一切文字,如来授记无碍辩才,究竟彼岸,作如是念:『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来问难我,若不能答,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悉能除灭一切疑惑,安住无畏,是为第二无畏。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空,离我、我所,无造、无造者,无知者,无命者,无长养者、无福伽罗,离阴、界、入,离诸邪见,心如虚空,作如是念:『一切众生若能令我起身、口、意恶,无有是处。何以故?菩萨常离我、我所故;若生怖畏,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行菩萨行不可沮坏,是为第三无畏。菩萨摩诃萨为诸佛所护,成如来力,行如来行,如来威仪未曾转易,作如是念:『若有能来诃我威仪,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于大众中说微妙法,是为第四无畏。菩萨摩诃萨身、口、意净,远离众恶,作如是念:『若有能来诃我身、口、意恶,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悉能教化一切众生,是为第五无畏。菩萨摩诃萨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梵王等常随侍卫,尊敬供养,一切诸佛常护念之,菩萨作如是念:『一切众魔、眷属及诸外道,有见众生来诣我所,能障碍我无上菩提,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欢喜修行菩萨行业,是为第六无畏。菩萨摩诃萨离痴正念,随如来生,成就第一意根,作如是念:『一切诸佛所说正法,句身、味身随顺菩提,我若不能如法受持,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受持守护如来正法,是为第七无畏。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巧方便智慧,究竟菩萨诸力彼岸,清净直心,教化众生,发大菩提愿;于众生所起大悲故,于烦恼浊世而现受生、现受五欲,畜养妻子及诸眷属,为化众生故,菩萨复作是念:『我虽在此,不生惑乱障于菩提解脱三昧法门辩才;若能障碍,无有是处。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法而得自在,究竟彼岸;修菩萨行,安住菩提。一切世间受生惑乱所不能乱。若能惑乱,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是为第八无畏。菩萨摩诃萨舍离愚痴,知一切智;住菩萨道,乘于大乘;住一切智心力,示现声闻、缘觉,不改威仪,菩萨作如是念:『我终不证声闻、辟支佛道,我若受证,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悉能示现一切诸乘具足,究竟平等大乘,是为第九无畏。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诸白净法,积集善根,成满一切,诸愿通明,坚住菩提,具足成满菩萨诸行;于一切佛所顶受如来一切智记,教化众生不舍菩萨行,作如是念:『其有众生应受化者,若不能应时示现如来境界,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随受化者,普为应现如来境界,而亦不断菩萨愿行,是为第十无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畏;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无畏,而亦不舍菩萨无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九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下篇: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华严部目录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失译人名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菩萨十住行道经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昙昧摩提菩萨持...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文殊师利问经

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 序品第一...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一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

佛说戒香经

佛说戒香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

分别业报略经

分别业报略经 大勇菩萨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最...

游心安乐道

游心安乐道 释元晓撰 游心安乐,略开七门:初、述教起...

私呵昧经

私呵昧经(一名菩萨道树)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为何「富不过三代」

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

正念精进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我们说生命很重要,真正生命重要的意义,是在于我们能...

给别人一点掌声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