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净行品第七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佛子!云何菩萨不染身、口、意业,不害身、口、意业,不痴身、口、意业,不退转身、口、意业,不动身、口、意业,应赞叹身、口、意业,清净身、口、意业,离烦恼身、口、意业,随智慧身、口、意业?云何菩萨生处成就,姓成就,家成就,色相成就,念成就,智慧成就,趣成就,无畏成就,觉悟成就?云何菩萨第一智慧,最上智慧,胜智慧,最胜智慧,不可量智慧,不可数智慧,不可思议智慧,不可称智慧,不可说智慧?云何菩萨因力具足,意力具足,方便力具足,缘力具足,境界力具足,根力具足,止观力具足,定力具足?云何菩萨善知阴界入,善知缘起法,善知欲、色、无色界,善知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菩萨修七觉意,修空、无相、无作?云何菩萨满足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慈、悲、喜、舍?云何菩萨得是处、非处智力,过去、未来、现在业报智力,种种诸根智力,种种性智力,种种欲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定解脱三昧垢净智力,宿命无碍智力,天眼无碍智力,断一切烦恼习气智力?云何菩萨常为诸天王守护,恭敬供养;龙王、鬼神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人王、梵天王等守护,恭敬供养?云何菩萨为众生舍,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灯,为导,为无上导?云何菩萨于一切众生为第一,为大;为胜;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尔时,文殊师利答智首菩萨曰:「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惠利一切,安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菩萨成就身、口、意业,能得一切胜妙功德;于佛正法,心无罣碍;去、来、今佛所转法轮,能随顺转;不舍众生,明达实相;断一切恶,具足众善;色像第一,悉如普贤大菩萨等;成就如来一切种智;于一切法悉得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尊导。佛子!何等身、口、意业能得一切胜妙功德?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舍离家难,
 入空法中。  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一切护养,  永得大安。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令出爱狱,  无恋慕心。
 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舍离贪惑,
 功德具足。  若在妓乐,  当愿众生,
 悉得法乐,  见法如幻。  若在房室,
 当愿众生,  入贤圣地,  永离欲秽。
 着宝璎珞,  当愿众生,  舍离重担,
 度有无岸。  若上楼阁,  当愿众生,
 昇佛法堂,  得微妙法。  布施所珍,
 当愿众生,  悉舍一切,  心无贪着。
 若在聚会,  当愿众生,  究竟解脱,
 到如来处。  若在危难,  当愿众生,
 随意自在,  无所罣碍。  以信舍家,
 当愿众生,  弃舍世业,  心无所着。
 若入僧坊,  当愿众生,  一切和合,
 心无限碍。  诣大小师,  当愿众生,
 开方便门,  深入法要。  求出家法,
 当愿众生,  得不退转,  心无障碍。
 脱去俗服,  当愿众生,  解道修德,
 无复懈怠。  除鬀须发,  当愿众生,
 断除烦恼,  究竟寂灭。  受着袈裟,
 当愿众生,  舍离三毒,  心得欢喜。
 受出家法,  当愿众生,  如佛出家,
 开导一切。  自归于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受持净戒,  当愿众生,
 具足修习,  学一切戒。  受行道禁,
 当愿众生,  具足道戒,  修如实业。
 始请和尚,  当愿众生,  得无生智,
 到于彼岸。  受具足戒,  当愿众生,
 得胜妙法,  成就方便。  若入房舍,
 当愿众生,  昇无上堂,  得不退法。
 若敷床座,  当愿众生,  敷善法座,
 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  当愿众生,
 坐佛道树,  心无所倚。  结跏趺坐,
 当愿众生,  善根坚固,  得不动地。
 三昧正受,  当愿众生,  向三昧门,
 得究竟定。  观察诸法,  当愿众生,
 见法真实,  无所罣碍。  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  知诸行性,  悉归散灭。
 下床安足,  当愿众生,  履践圣迹,
 不动解脱。  始举足时,  当愿众生,
 越度生死,  善法满足。  被着衣裳,
 当愿众生,  服诸善根,  每知惭愧。
 整服结带,  当愿众生,  自检修道,
 不坏善法。  次着上衣,  当愿众生,
 得上善根,  究竟胜法。  着僧伽梨,
 当愿众生,  大慈覆护,  得不动法。
 手执杨枝,  当愿众生,  心得正法,
 自然清净。  晨嚼杨枝,  当愿众生,
 得调伏牙,  噬诸烦恼。  左右便利,
 当愿众生,  蠲除污秽,  无淫怒痴。
 已而就水,  当愿众生,  向无上道,
 得出世法。  以水涤秽,  当愿众生,
 具足净忍,  毕竟无垢。  以水盥掌,
 当愿众生,  得上妙手,  受持佛法。
 澡漱口齿,  当愿众生,  向净法门,
 究竟解脱。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净施会,  见道如实。  擎持应器,
 当愿众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发趾向道,  当愿众生,  趣佛菩提,
 究竟解脱。  若已在道,  当愿众生,
 成就佛道,  无余所行。  涉路而行,
 当愿众生,  履净法界,  心无障碍。
 见趣高路,  当愿众生,  昇无上道,
 超出三界。  见趣下路,  当愿众生,
 谦下柔软,  入佛深法。  若见险路,
 当愿众生,  弃捐恶道,  灭除邪见。
 若见直路,  当愿众生,  得中正意,
 身口无曲。  见道扬尘,  当愿众生,
 永离尘秽,  毕竟清净。  见道无尘,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润。
 见深阬涧,  当愿众生,  向正法界,
 灭除诸难。  见听讼堂,  当愿众生,
 说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见大树,
 当愿众生,  离我诤心,  无有忿恨。
 若见丛林,  当愿众生,  一切敬礼,
 天人师仰。  若见高山,  当愿众生,
 得无上善,  莫能见顶。  若见刺棘,
 当愿众生,  拔三毒刺,  无贼害心。
 见树茂叶,  当愿众生,  以道自荫,
 入禅三昧。  见树好华,  当愿众生,
 开净如华,  相好满具。  见树丰果,
 当愿众生,  起道树行,  成无上果。
 见诸流水,  当愿众生,  得正法流,
 入佛智海。  若见陂水,  当愿众生,
 悉得诸佛,  不坏正法。  若见浴池,
 当愿众生,  入佛海智,  问答无穷。
 见人汲井,  当愿众生,  得如来辩,
 不可穷尽。  若见泉水,  当愿众生,
 善根无尽,  境界无上。  见山涧水,
 当愿众生,  洗濯尘垢,  意解清净。
 若见桥梁,  当愿众生,  兴造法桥,
 度人不休。  见修园圃,  当愿众生,
 耘除秽恶,  不生欲根。  见无忧林,
 当愿众生,  心得欢喜,  永除忧恼。
 见好园池,  当愿众生,  勤修众善,
 具足菩提。  见严饰人,  当愿众生,
 三十二相,  而自庄严。  见素服人,
 当愿众生,  究竟得到,  头陀彼岸。
 见志乐人,  当愿众生,  清净法乐,
 以道自娱。  见愁忧人,  当愿众生,
 于有为法,  心生厌离。  见欢乐人,
 当愿众生,  得无上乐,  憺怕无患。
 见苦恼人,  当愿众生,  灭除众苦,
 得佛智慧。  见强健人,  当愿众生,
 得金刚身,  无有衰耄。  见疾病人,
 当愿众生,  知身空寂,  解脱众苦。
 见端正人,  当愿众生,  欢喜恭敬,
 诸佛菩萨。  见丑陋人,  当愿众生,
 远离鄙恶,  以善自严。  见报恩人,
 当愿众生,  常念诸佛,  菩萨恩德。
 见背恩人,  当愿众生,  常见贤圣,
 不作众恶。  若见沙门,  当愿众生,
 寂静调伏,  究竟无余。  见婆罗门,
 当愿众生,  得真清净,  离一切恶。
 若见仙人,  当愿众生,  向正真道,
 究竟解脱。  见苦行人,  当愿众生,
 坚固精勤,  不退佛道。  见着甲冑,
 当愿众生,  誓服法铠,  得无师法。
 见无铠仗,  当愿众生,  远离众恶,
 亲近善法。  见论议人,  当愿众生,
 得无上辩,  摧伏外道。  见正命人,
 当愿众生,  得清净命,  威仪不异。
 若见帝王,  当愿众生,  逮得法王,
 转无碍轮。  见帝王子,  当愿众生,
 履佛子行,  化生法中。  若见长者,
 当愿众生,  永离爱欲,  深解佛法。
 若见大臣,  当愿众生,  常得正念,
 修行众善。  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金刚身,  心不可沮。  若见王都,
 当愿众生,  明达远照,  功德自在。
 若见妙色,  当愿众生,  得上妙色,
 天人赞叹。  入里乞食,  当愿众生,
 入深法界,  心无障碍。  到人门户,
 当愿众生,  入总持门,  见诸佛法。
 入人堂室,  当愿众生,  入一佛乘,
 明达三世。  遇难持戒,  当愿众生,
 不舍众善,  永度彼岸。  见舍戒人,
 当愿众生,  超出众难,  度三恶道。
 若见空钵,  当愿众生,  其心清净,
 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一切善法。  若得食时,
 当愿众生,  为法供养,  志在佛道。
 若不得食,  当愿众生,  远离一切,
 诸不善行。  见惭愧人,  当愿众生,
 惭愧正行,  调伏诸根。  见无惭愧,
 当愿众生,  离无惭愧,  普行大慈。
 得香美食,  当愿众生,  知节少欲,
 情无所着。  得不美食,  当愿众生,
 具足成满,  无愿三昧。  得柔软食,
 当愿众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软。
 得麁歰食,  当愿众生,  永得远离,
 世间爱味。  若嚥食时,  当愿众生,
 禅悦为食,  法喜充满。  所食杂味,
 当愿众生,  得佛上味,  化成甘露。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德行充盈,
 成十种力。  若说法时,  当愿众生,
 得无尽辩,  深达佛法。  退坐出堂,
 当愿众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时,  当愿众生,  深入佛道,
 等达三世。  澡浴身体,  当愿众生,
 身心无垢,  光明无量。  盛暑炎炽,
 当愿众生,  离烦恼热,  得清凉定。
 隆寒氷结,  当愿众生,  究竟解脱,
 无上清凉。  讽诵经典,  当愿众生,
 得总持门,  摄一切法。  若见如来,
 当愿众生,  悉得佛眼,  见诸最胜。
 谛观如来,  当愿众生,  悉覩十方,
 端正如佛。  见佛塔庙,  当愿众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敬。  敬心观塔,
 当愿众生,  尊重如佛,  天人宗仰。
 顶礼佛塔,  当愿众生,  得道如佛,
 无能见顶。  右绕塔庙,  当愿众生,
 履行正路,  究畅道意。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得一向意,  勤求佛道。
 赞咏如来,  当愿众生,  度功德岸,
 叹无穷尽。  赞佛相好,  当愿众生,
 光明神德,  如佛法身。  若洗足时,
 当愿众生,  得四神足,  究竟解脱。
 昏夜寝息,  当愿众生,  休息诸行,
 心净无秽。  晨朝觉悟,  当愿众生,
 一切智觉,  不舍十方。

「佛子!是为菩萨身、口、意业能得一切胜妙功德,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

尔时,文殊师利以偈问了达深义净德贤首菩萨曰:

「佛子我已说,  菩萨清净行,
 一切诸世尊,  咸共所赞叹。
 又诸大士众,  甚深微妙行,
 功德广大义,  仁者应演说。」
 贤首菩萨答:  「佛子善谛听,
 菩萨诸功德,  无量无有边,
 我当随力说,  菩萨少功德,
 我之所演畅,  如海一微渧。
 菩萨于生死,  最初发心时,
 一向求菩提,  坚固不可动。
 彼一念功德,  深广无边际,
 如来分别说,  穷劫犹不尽。
 何况于无量,  无数无边劫,
 具足修诸度,  诸地功德行。
 十方世界中,  一切诸如来,
 说彼功德云,  亦不能究竟。
 今我说菩萨,  功德中少分,
 如鸟履虚空,  如地一微尘,
 非是无所因,  又亦非无缘,
 菩萨初发意,  直心大功德。
 于佛及法僧,  深起清净信,
 信敬三宝故,  能发菩提心。
 不求五欲乐,  宝货诸财利,
 亦不求自安,  希望世名闻,
 灭除众生苦,  令尽无有余,
 誓度斯等类,  菩萨初发心。
 常欲令众生,  离苦永安乐,
 严净一切刹,  供养无量佛,
 乐立佛正法,  欲得无上道,
 净修一切智,  菩萨初发心。

「深心净信不可坏,  恭敬供养一切佛,
 尊重正法及圣僧,  信敬三宝故发心。
 深信诸佛及正法,  亦信菩萨所行道,
 正心信向佛菩提,  菩萨因是初发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  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  示现开发无上道。
 净信离垢心坚固,  灭除憍慢恭敬本,
 信是宝藏第一法,  为清净手受众行。
 信能舍离诸染着,  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转胜成众善,  究竟必至如来处。
 清净明利诸善根,  信力坚固不可坏,
 信永除灭一切恶,  信能逮得无师宝,
 信于法门无障碍,  舍离八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境,  示现无上解脱道。
 一切功德不坏种,  出生无上菩提树,
 长养最胜智慧门,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演说次第行,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灵瑞优昙华,  亦如随意妙宝珠,
 若信恭敬一切佛,  则持净戒顺正教。
 若持净戒顺正教,  诸佛贤圣所赞叹,
 戒是无上菩提本,  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具足持净戒,  一切如来所赞叹,
 若信恭敬一切佛,  则能奇特供最胜。
 若能奇特供最胜,  彼信佛心难思议,
 若信如来正真法,  则常乐闻无厌足。
 若乐闻法无厌足,  欣悟不可思议法,
 若信恭敬清净僧,  则信坚固不可坏。
 若信坚固不可坏,  彼人信力不可动,
 若信坚固不可动,  诸根明利悉清净。
 若根明利悉清净,  则离一切恶知识,
 若能远离恶知识,  则能亲近善知识。
 若能亲近善知识,  则修无量诸功德,
 若能广修诸功德,  则能善解诸因果。
 若能善解诸因果,  则成殊胜妙解脱,
 若成殊胜妙解脱,  则为一切佛所护。
 若为一切佛所护,  则生无上菩提心,
 若生无上菩提心,  则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则能得生诸佛家,
 若能得生诸佛家,  则于诸法无所着。
 若于诸法无所着,  则得深心妙清净,
 若得深心妙清净,  则得殊胜无上心。
 若得无上殊胜心,  则修一切波罗蜜,
 若修一切波罗蜜,  则能具足摩诃衍。
 若能具足摩诃衍,  则法供养一切佛,
 若法供养一切佛,  则念佛定不可坏。
 若念佛定不可坏,  则常覩见十方佛,
 若常覩见十方佛,  则知如来常安住。
 若知如来常安住,  则于其人法永存,
 若于其人法永存,  则得辩才无穷尽。
 若得辩才无穷尽,  则能演说无量法,
 若能演说无量法,  则能度脱一切众。
 若能度脱一切众,  则得大悲心坚固,
 若得大悲心坚固,  则常喜乐甚深法。
 若能喜乐甚深法,  则能舍离有为过,
 若能舍离有为过,  则离我慢诸放逸。
 若离我慢诸放逸,  则能兼利一切众,
 若能兼利一切众,  则处生死无忧慼。
 若处生死无忧慼,  则能精进无有上,
 若能精进无有上,  则得一切诸神通。
 若得一切诸神通,  则解一切众生行,
 若解一切众生行,  则能成就诸众生。
 若能成就诸众生,  则得成就众生智,
 若得成就众生智,  则能具足四摄法。
 若能具足四摄法,  则与众生无量利,
 若与众生无量利,  则能具足方便慧。
 若能具足方便慧,  则能安住无上道,
 若能安住无上道,  则一切魔不能坏。
 若一切魔不能坏,  则能超出四魔道,
 若能超出四魔道,  则至坚固不动地。
 若至坚固不动地,  则得无生深法忍,
 若得无生深法忍,  则为诸佛所授记。
 若为诸佛所授记,  则常普现诸佛前,
 若常普现诸佛前,  则解诸佛微密教。
 若解诸佛微密教,  则为诸佛常护念,
 若为诸佛常护念,  以佛功德自庄严。
 若佛功德自庄严,  则得无量功德身,
 若得无量功德身,  其身显耀如金山。
 若身显耀如金山,  具足众相三十二,
 若具众相三十二,  八十种好自庄严。
 八十种好自庄严,  其身光明无有量,
 若身光明无有量,  光明庄严难思议。
 若光庄严难思议,  则出无量宝莲华,
 若出无量宝莲华,  一一华坐无量佛。
 普现十方无量刹,  教化度脱一切众,
 若能度脱一切众,  则得无量自在力。
 若得无量自在力,  则能严净诸佛刹,
 解说甚深微妙法,  不可思议众欢喜。
 若说微妙甚深法,  不可思议众欢喜,
 则能具足四辩力,  自在能度一切众。
 若能具足四辩力,  自在能度一切众,
 彼人智慧常在前,  身口意业无错谬。
 若彼智慧常在前,  身口意业无错谬,
 彼人愿力得自在,  随众所宜现其身。
 若彼愿力得自在,  随众所宜现其身,
 为诸众生说法时,  音声微妙难思议。
 若为众生说法时,  音声微妙难思议,
 于彼一切众生类,  一念之中悉知心。
 若彼一切众生类,  一念之中悉知心,
 其人生死永无余,  寂灭一切烦恼患。
 若人生死永无余,  寂灭一切烦恼患,
 法身功德智慧具,  深解一切诸法实。
 若身功德智慧具,  深解一切诸法实,
 十地十种自在力,  皆悉究竟胜解脱。
 若十地种自在力,  皆悉究竟得解脱,
 授记庄严悉具足,  无量法门得自在。
 若记庄严悉具足,  无量法门得自在,
 尽为一切十方佛,  皆与授记无有余。
 若为一切十方佛,  皆与授记无有余,
 甘露法水灌其顶,  十方诸佛授记竟。
 若甘露水灌其顶,  十方诸佛授记竟,
 法身充满遍虚空,  安住不动十方界。
 若身充满遍虚空,  安住不动十方界,
 一切诸天及世人,  无等等界莫能知。
 于本所行无不果,  其见闻者悉不空,
 此是无上大福田,  供养施者大果报。
 彼善男子威神力,  正法常住永不灭,
 十善功德诸妙行,  无量法宝最无上。
 彼威神力佛法海,  法宝坚固如金刚,
 智慧满足不可尽,  如是无量功德海。
 或有刹土无有佛,  于彼示现成正觉,
 或有国土无有法,  于彼示现说法藏。
 菩萨希望一切断,  于一念顷游十方,
 示现十方如满月,  无量方便化众生。
 于彼十方世界中,  念念示现成佛道,
 转正法轮入涅槃,  现分舍利为众生。
 或现声闻缘觉道,  示现成佛普庄严,
 现无量劫度众生,  以三乘门广开化。
 或现男女种种形,  天人龙神阿修罗,
 随诸众生若干身,  无量行业诸音声。
 一切示现无有余,  海印三昧势力故,
 不可思议庄严刹,  恭敬供养一切佛。
 光明庄严难思议,  教化众生无有量,
 智慧自在不可议,  说法教化得自在。
 施戒忍辱精进禅,  方便智慧诸功德,
 一切自在难思议,  华严三昧势力故。◎
 ◎入微尘数诸三昧,  一三昧生尘等定,
 一尘中现无量刹,  而彼微尘亦不增。
 一尘内刹现有佛,  或现有刹而无佛,
 或现有刹净不净,  或现大刹及中下,
 或刹伏住或随顺,  或如野马或四方,
 或有国土如天网,  世界成败无不现。
 如一微尘所示现,  一切微尘亦如是,
 是名三昧自在力,  亦无量称解脱力。
 若欲供养一切佛,  出生无量三昧门,
 能以一手覆三千,  供养一切诸如来。
 十方国土胜妙华,  无价宝珠殊异香,
 皆悉自然从手出,  供养道树诸最胜。
 无价宝衣杂妙香,  宝幢幡盖而庄严,
 金华宝帐妙校饰,  十方一切上供具,
 悉从手中自然出,  供养道树诸最胜。
 一切十方诸妓乐,  无量和雅妙音声,
 及以种种众妙偈,  赞叹诸佛实功德,
 音声遍满十方界,  悉从掌中自然出。
 无量清净诸行业,  所得右手放光明,
 香水普洒十方国,  供养一切照世灯。
 放妙庄严大光明,  出生无量宝莲华,
 于莲华中无量佛,  相好具足自庄严。
 放华庄严净光明,  庄严妙华以为帐,
 散诸杂华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香庄严净光明,  庄严妙香以为帐,
 散诸杂香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细末香净光明,  庄严末香以为帐,
 散诸末香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衣庄严净光明,  庄严宝衣以为帐,
 散诸宝衣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宝庄严净光明,  庄严妙宝以为帐,
 散诸妙宝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妙莲华净光明,  众妙莲华以为帐,
 散诸莲华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诸璎珞净光明,  诸妙璎珞以为帐,
 散诸璎珞遍十方,  供养一切诸如来。
 放庄严幢净光明,  其幢青黄赤白色,
 无量种种而庄严,  以幢严饰诸佛刹。
 执持杂宝庄严盖,  众宝缯綵为垂带,
 宝铃演出最胜音,  以此供养诸如来。
 手出供具难思议,  如是供养一导师,
 供一切佛亦如是,  大仙三昧自在力。
 欲安一切众生类,  出生自在胜三昧,
 一切所行诸功德,  无量方便度众生。
 或现供养如来门,  或现一切布施门,
 或现具足持戒门,  或现无尽忍辱门,
 无量苦行精进门,  禅定寂静三昧门,
 无量大辩智慧门,  一切所行方便门,
 现四无量神通门,  大慈大悲四摄门,
 无量功德智慧门,  一切缘起解脱门,
 清净根力道法门,  或现声闻小乘门,
 或现缘觉中乘门,  或现无上大乘门,
 或现无常众苦门,  或现无我众生门,
 或现不净离欲门,  寂静灭定三昧门,
 随诸众生起病门,  一切对治诸法门,
 随彼众生烦恼性,  如应说法广开化。
 如是一切诸法门,  随其本性而济度,
 一切天人莫能知,  是自在胜三昧力。
 出生随乐胜三昧,  分别了知众生心,
 随顺教化诸群生,  令离忧恼得欢喜。
 劫中灾难饥馑时,  一切资生诸乐具,
 随其所须普周给,  是为能作大施主。
 肴膳香美上味食,  宝衣庄严随所乐,
 己身国土珍爱施,  好施众生悉从化。
 以诸相好庄严身,  上妙衣服及众华,
 杂种末香以涂身,  现此严饰度众生。
 一切世间所喜乐,  种种殊胜净妙色,
 随其所应普示现,  令乐色者得解脱。
 柔软美声如哀鸾,  拘真罗等微妙音,
 具足八种梵音声,  随其所乐为说法。
 八万四千诸法门,  诸佛以此度众生,
 分别诸法无量门,  随众生性化导之。
 众生苦乐利无利,  一切世间所行法,
 悉能普应同其事,  以此摄法度众生。
 无量无边大苦海,  为众生故悉能忍,
 与彼同事不念苦,  饶益众生令安乐。
 若有不识出家法,  乐着生死不求解,
 是故菩萨舍国财,  常乐出家求寂静。
 五欲所缚不离家,  欲令众生解脱故,
 示现不乐处爱欲,  是故出家求解脱。
 欲令具足十种行,  是佛如来本所修,
 菩萨所行无有余,  修习是法度众生。
 或有众生寿无量,  烦恼微细乐世间,
 为斯一切众生类,  示现生老病死患。
 或有贪欲瞋恚痴,  烦恼勐火常炽然,
 为现生老病死苦,  化度一切众生故。
 如来十力无所畏,  及佛十八不共法,
 最胜无量诸功德,  以此妙法度众生。
 说法教诫及神足,  住持自在神通力,
 菩萨示现斯功德,  以此济度诸群生。
 如是方便无有量,  随顺世间度众生,
 不着世间如莲华,  能令众生大欢喜。
 博综多识辩才王,  文颂谈论过世间,
 示现世间众技术,  譬如幻师现众像。
 或为长者邑中主,  或为贾客商人导,
 或为国王及大臣,  或为良医疗众病,
 或于旷野作大树,  或为良药无尽藏,
 或作宝珠随所求,  迷道众生示正路。
 若见世界始成立,  众生未知资生法,
 是时菩萨为工匠,  为之示现种种业。
 不作恶业害生具,  欲令群生寿安乐,
 呪术药草学众论,  悉为诸佛所称叹。
 或现仙人殊胜行,  一切群生所爱乐,
 示行苦行及深法,  随其所应悉能现。
 或作外道出家人,  或复示现事火法,
 或现裸形无衣服,  能为彼人作师长。
 见有邪命种种行,  习行非法以为胜,
 一切梵志诸苦行,  能于其中而化度。
 五热炙身随日转,  或受牛鹿畜生戒,
 被服草衣奉事火,  为化是等作导师。
 现乐游行诸天庙,  自投恒河求解脱,
 食果服气而饮水,  思惟正法不放逸。
 或现胡跪翘一足,  或卧刺棘灰土上,
 或卧杵石求解脱,  为彼师导教化故。
 如是等类诸外道,  具观彼意如应化,
 菩萨苦行无与等,  外道由是得解脱。
 若见世间无正见,  常依一切邪见住,
 方便为说甚深法,  悉令得解真实谛。
 或以鬼神边地语,  为斯等类说四谛,
 或以正语说四谛,  或人天语说四谛,
 或以法辩说四谛,  或以义辩说四谛,
 或以辞辩说四谛,  或无尽辩说四谛,
 或八部音说四谛,  或一切音说四谛。
 随彼所解语言音,  为说四谛令解脱,
 知一切语不思议,  是名说法三昧力。
 安隐众生胜三昧,  为度一切众生故,
 放大光明难思议,  以此光明救群生。
 所放光明名善现,  若有众生遇斯光,
 彼获果报无有量,  因是究竟无上道。
 由彼显现诸如来,  亦现一切法僧道,
 又现最胜塔形像,  故获光明名善现。◎
 ◎又放光明名清净,  映蔽一切天人光,
 除灭一切诸闇冥,  普照十方无量国。
 彼光觉悟一切众,  执持灯明供养佛,
 以灯供养诸佛故,  得成最胜世间灯。
 然诸香油及酥灯,  或以竹木为炬明,
 以能然此诸灯明,  得是清净妙光明。
 又放光明名济度,  彼光觉悟一切众,
 当发无上菩提心,  度脱欲海诸群生。
 若发无上菩提心,  度脱欲海诸群生,
 彼悉能度四驶流,  示导无畏解脱处。
 造立无量诸桥梁,  或作舟船度众生,
 毁呰有为赞寂静,  因此得成度光明。
 又放光明名除爱,  彼光觉悟一切众,
 舍离五欲诸渴爱,  思乐解脱甘露水。
 若能远离五欲渴,  思乐解脱甘露水,
 以佛解脱甘露雨,  灭除众生诸渴爱。
 惠施池井诸泉流,  以求无上佛菩提,
 毁呰五欲赞诸禅,  因此得成灭爱光。
 又放光明名欢喜,  彼光觉悟一切众,
 欢喜爱乐佛菩提,  发心愿求无师宝。
 建立如来大慈像,  相好具足坐莲华,
 赞叹最胜诸功德,  因是得成喜光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下篇: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华严部目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信力入印法门经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 归命一...

十住经

十住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欢喜地第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 世间...

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以。主教圆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净土绀珠

净土绀珠 释 虚舟德真 辑 一心(阿弥陀经) 若有善男...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

彻悟禅师文集

彻悟禅师文集卷上 门人(唤醒、了睿)辑录 法语 示众...

佛说萨罗国经

佛说萨罗国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大国名曰萨罗,...

【注音版】佛七圆满日佛前大回向后礼祖仪

此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大师...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注音版】太子瑞应本起经

太子瑞应本起经...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格言 珍妮是个...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问: 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念佛本...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