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二、诸境开合者,先用十如为首。何者?此经命章绝言称叹十如。

今更说五境,云何同异耶?十二因缘与十如开合者,名异故言开,义同故言合。无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相。识、名色、六入、触、受合如是体。爱合如是缘。取合如是力、作。有合如是因。生、老死合如是果、报等(云云)。

又总合者,如是相合行、有两支。如是性合无明、爱、取三支。如是体合识、名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还是烦恼道三支,无明、爱、取能生业力。如是作,还是行、有二支,能为苦作业也。如是因还是行、有二支,为七苦作因也。如是缘还是无明、爱、取三支,能润业取苦也。如是果还是行、有之习果也。如是报还是行、有之业,招名色等报。此两番通用思议十二因缘。合六道十如是。

次用不思议十二因缘合四圣十如者,无明支转即变为明,明即了因,成圣人如是性。恶行支转即变为善行,善行即缘因,成圣人如是相。识、名色等苦道转,即法身,成圣人如是体。爱、取二支转成圣人菩提心,即是如是力。有支含果,变成六度行,即成圣人如是作,亦转成圣人如是因。此有支转,有二种:正道转成如是因,助道转成圣人如是缘。老死支转成法性常住,成圣人如是果、报(云云)。又,总作者,体、力、作三法秖是烦恼、业、苦,变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勤习三法,在内成性,在外成相,正意成体,誓愿深远成力,立行成作,牵果成因,相助成缘,剋发成果、报(云云)。若细分四圣,节节有异,今取大槩,故通释耳。经云:「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二乘亦得作通释也。

四种四谛合十如者,生灭、无生两种苦、集,是六道十如。如是相、如是性是集。如是体是苦。如是作、力、因、缘又是集。如是果、报又是苦(云云)。生灭、无生两种道、灭,是析、体二乘及通菩萨十如。如是相、性即是道。如是体即是灭。如是力、作、因、缘皆是道。如是果、报又是灭。无量、无作两种苦、集,即是四圣界外果报十如。集谛即是界外如是相、性、力、作、因、缘也。苦谛即是界外如是体、果、报等(云云)。无量、无作两种道、灭,即是四圣界外涅槃十如。道谛即是涅槃性、相、力、作、因、缘等,亦是般若、解脱也。灭谛即是涅槃体、果、报等,亦成常住法身也(云云)。

四种四谛合四种十二因缘者,生灭、无生两苦集,即是两种思议十二因缘。生灭、无生两种道灭,即是两种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也。无量、无作两苦集,即是两不思议十二因缘也。无量、无作两道灭,即是两不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此可解。

七种二谛合十如者,藏、通、别、圆入通凡四俗,皆是六道十如也。藏、通两真是二乘十如也。别、圆入别两俗:有边是六道十如;无边是二乘十如。圆俗此通九法界十如。别入通、圆入通、别、圆入别、圆,凡五种真,皆是佛法界十如也。

七种二谛合四种十二因缘者,藏、通、别、圆入通凡四俗,即是思议两种十二因缘。藏、通两真即是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也。别、圆入别两俗:有边是思议十二因缘;无边是思议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圆俗即通界内、外四种十二因缘也。别入通、圆入通、别、圆入别、圆,凡五种真,即是界外不思议十二因缘,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也。

七种二谛合四种四谛者,实有二谛,即生灭四谛也。幻有二谛,即无生四谛也。别入通、圆入通两俗,还是无生苦集也。别入通真,是无量道灭也。圆入通真,是无作道灭也。别俗、圆入别俗,此是无量苦集。圆俗是无作苦集。别真是无量道灭。圆入别真、圆真,是无作道灭也。

五种三谛合十如者,别入通、圆入通两俗,是六道十如。别俗、圆入别俗,有边是六道十如;无边是二乘十如。圆俗,意通九界(云云)。五种真谛皆是二乘、菩萨等十如;五种中谛皆是佛界十如也。

五种三谛合四种十二因缘者,别入通、圆入通两俗,是六道思议十二因缘。别、圆入别两俗:有边是思议六道十二因缘生;无边是思议十二因缘灭。圆俗,义通(云云)。今且用是四种十二因缘,五种真谛即是思议十二因缘灭,亦即是不思议十二因缘生。五种中谛即是不思议十二因缘灭。

五种三谛合四种四谛者,别入通、圆入通两俗,即无生苦集也。别俗、圆入别俗、圆俗,通是无生之苦集,亦是无生之道灭,亦是无量之苦集也。别入通、圆入通两真,本取但空边,是无生道灭也。别真、圆入别真,即是无生之道灭,于无量是苦集。圆真,于无生是道灭,于无量、无作是苦集。别入通中,是无量道灭。圆入通中,是无作道灭。别中,是无量道灭。圆入别中,是无作道灭。圆中,正是无作道灭。

五种三谛合七种二谛者,简前两二谛不被合也。次、二种二谛,二俗,即是五种三谛家五种俗。二真,空边即是五种三谛家真;不空边即是五种三谛家中。后三种二谛,三俗,空边即是五种三谛家真;有边即是五种三谛家俗。三真,即是五种三谛家中。又作一种说,如后简前二谛不被合,后五俗,有真、有俗;后五真,有真、有中。

一实谛合十如者,一一法界皆具十界,简却九界,但与佛法界同也。简三种十二因缘,但与一种十二因缘灭同。简三种四谛,但与一实四谛同。简七种二谛,但与五真谛有同、不同。简五种三谛,但与五中谛同(云云)。言无谛不可说者,合十如,如名不异,即是空寂。言辞相寂灭,不可说示,即是十种皆如义也。诸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其义甚深,甚深即无谛同也。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即与无谛同也。七种真谛皆不可说。最初真谛不可说者,如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况后六耶?非生死、非涅槃,既非二边亦无中道,即五种中谛与无谛同也。一实名虚空,虚空无一,云何有实?即无谛同也。无谛自无所存,平等大慧无若干也。虽无若干,若干无量,舒之充满法界,不知从何而来。无量无若干,收之莫知所有,不知从何而去。不来不去,即是法佛(云云)。

复次,七种二谛,赴缘开合,转转相入,一一又各有随情、随情智、随智等。余五义例亦应有,今不具载。何者?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自思之!

问:

诸境理既融会,何意纷葩,更相拘入耶?答:

如来观知十界性相,有成熟者、未成熟者。大机未熟不令起谤;小机若熟不令失时。随其所宜,应单应複,偏圆相入而成熟之,闻即得益。华严虽具鉴十界,两界熟故,别、圆二种而成熟之。三藏亦鉴十界,二乘性相熟故,用生灭而成熟之。方等亦鉴十界,四界熟故,用四种相入而成熟之。般若亦鉴十界,亦四界熟故,用三种相入而成熟之。法华亦鉴十界,一性相熟,但一圆谛而成熟之。若无善巧方便,出没调熟,云何境智而得融妙耶?譬如画师,尚能澹入五彩作种种像,况佛法王于法自在,而不能种种间入调伏众生耶!

问:

上明六境等,此经听可无名,有其义不?答:

十如名义已备于前。

四种十二因缘者,〈化城品〉明生灭十二缘。〈譬喻品〉但离虚妄,是不生十二缘。〈方便品〉云:「佛种从缘起」,是界外无量、无作两种十二缘。

四四谛者,〈譬喻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是生灭四谛。〈药草喻品〉了达空法,是无生四谛。又云无上道,及〈方便品〉但说无上道,如来灭度等,是界外无量、无作两种四谛也。十如差别是世谛。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即真谛也。〈安乐行〉云:「亦不分别有为、无为,实、不实法。」有是俗谛;无是真谛;「亦不分别」是遮二边、显中道。〈寿量〉云:「非如、非异」,「非异」非俗,「非如」非真,三谛义也。〈方便品〉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是一实谛也。又云:「唯此一事实」也。若言「说无分别法」,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无谛义也。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显;智能知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称之,其犹影响矣,故次境说智。

智即为二:初、总论诸智,二、对境论智。总智为六:一、数;二、类;三、相;四、照;五、判;六、开。

数者:一、世智。二、五停心四念处智。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智。七、体法声闻智。八、体法支佛智。九、体法菩萨入真方便智。十、体法菩萨出假智。十一、别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别教佛智。十七、圆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净智。十九、初住至等觉智。二十、妙觉智。

二、类者,世智无道,邪计妄执,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为一。五停心、四念处,已入初贤佛法气分,俱是外凡,故为一。四善根同是内凡,故为一。四果同见真,故为一。支佛别相观能侵习,故为一。六度缘理智弱、缘事智强,故为一。通教方便声闻体法智胜,故为一。支佛又小胜,故为一。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四门遍学,故为一。通教出假菩萨智,正缘俗,故为一。别教十信智,先知中道,胜前劣后,故为一。别教三十心俱是内凡,故为一。十地同是圣智,故为一。三藏佛是师位名,胜三乘弟子,故为一。通教佛智,断惑照机胜,故为一。别教佛智又胜,故为一。圆教五品弟子同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故为一。六根清净智隣真,故为一。初住至等觉同破无明,故为一。妙觉佛智无上最尊,故为一。如是等随其类分相似者,或离、或合,判为二十(云云)。

三、辨相者,天竺世智,极至非想。此间所宗,要在忠孝、五行、六艺、天文、地理、医方、卜相、兵法、货法、草木千种皆识,禽兽万品知名。又涂左割右等无憎爱。获根本定,发五神通,停河在耳,变释为羊,纳吐风云,扪摸日月。法是世间法,定是不动定,慧是不动出。邀名利、增见爱,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

五停、四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观。观能翻邪,定能制乱。数息治散,不净治贪,滋治瞋,因缘治痴,念佛治障道。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初翻四倒,未入圣理,故言外凡智也。

煖法缘四谛境生智,伏烦恼,智更增,成十六观智。如火鑽,上下相依,生火烧薪。以有智知有境,能生煖智,令有萎悴。如夏时聚华为[卄/积],华生煖气,还自萎悴。又依阴、观阴,发智火,还烧阴,如两竹相摩生火,还烧竹林。尊者瞿沙说:求解脱智火,煖最在初。如火,以烟在初为相。无漏智火亦以煖法在先为相。如日,明相在初为相,是故名煖。

于正法毗尼中生信,爱敬正法者,缘道谛,信毗尼者,缘灭谛。信煖能缘四谛,云何言二?答:此二最胜,应先说。又,正法是三谛,毗尼是灭谛。如佛为满宿:「我有四句法,当为汝说,欲知不?当恣汝意。」四句即四谛也。所有布施、持戒,尽向解脱,是其意趣。色界定起,是其依。于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缘。于四真谛,顶是其功用果。自地相似,后生善根,是依果。色界五阴是其报。涅槃决定因及不断善根,是其利。十六行是其行,是缘生,是修慧。色界系三三昧,三根随所说,相应众多心,是退。

煖有三种:谓下下、下中、下上。顶有三:中下、中中、中上。忍有二种:上下、上中。世第一有一种:谓上上。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顶是中,忍、世第一是上。复有说者:煖有二:谓下下、下中。顶有三:谓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谓上上。亦以三言之,煖是下下,顶是下中,忍是中上,世第一是上上。瞿沙云:「煖有下三,顶有六: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下下乃至上中。世第一但上上。以三言之,煖法一种,谓下。顶法二种,谓下、中。忍有三种,谓下、中、上。世第一有一种,谓上。」煖有二舍:一、离界地,二、退时。退时舍,堕地狱,作五无间而不断善根。顶亦如是。忍唯一舍,不堕地狱(云云)。

顶法者,色界善根,有动、不动,住、不住,有难、不难,断、不断,退、不退。就动乃至退者,有二:下者是煖,上是顶。彼不动乃至不退者为二: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复有说者,应言下顶。所以者何?在煖法顶,故名顶。在忍法下,故名下。复有说者,如山顶之道,人不久住。若无难,必过此到彼;若遇难,即便退还。行者住顶不久,若无难必到忍;有难退还煖。犹如山顶,故名顶。

云何为观?于佛、法、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小。此信缘佛生小信,是缘道谛。缘法生下小信,是缘灭谛。

问:

应能缘四谛,云何言缘二谛?答:

道、灭胜故。清净无过,是妙、是离。能生信处,为生受化者信乐心故。若世尊说苦、集是可信敬者,则无受化者。此烦恼、恶行,邪见、颠倒,云何可敬信?我常为此逼迫。受化者于道、灭生欣乐,是故说二也。

复有说者,信佛、僧是缘道,信法是缘三谛,则尽信四谛也。

问:

住顶亦信阴,亦信宝,亦信谛。何故但说信三宝?答:

三宝是生信敬处。但随行者意,于阴生悦适,是名为煖。于宝生悦适,是名为顶。于谛生悦适,是名为忍。

问:

何故顶退,不说煖退?

答:

顶既退,亦应说煖退。行者在顶时,多烦恼业留难。烦恼等作是念:若行者到忍,我复于谁身中当作果报?若离欲界时,亦念:行者出欲界,我复于谁身中生果报?离非想非非想处时,亦念:行者离彼欲已,更不受身,我复于谁身中生于果报?于此三时,多诸留难。留难退,故大忧恼。如人见宝藏大喜,欲取即失。住顶法者自念:不久当得于忍,永断恶道,获大重利,犹如圣人。而忽退失,故大忧恼,是故言顶退也。

若能亲近善友,从其闻随顺方便法,内心正观,信佛菩提,信善说法,信僧清净功德,是说信宝。说色无常,乃至说识无常,是说信阴。知有苦、集、灭、道,是说信谛。若如是即住顶,若不如是即顶退。

忍法观者,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欲界行集,色、无色界行集。欲界行灭,色、无色界行灭。断欲界行道,断色、无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下忍。行者后时,渐渐减损行及缘,复更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乃至观断欲界行道,除观断色、无色界行道,从是中名中忍。复更正观欲界苦,观色、无色界苦,乃至观色、无色界行灭,除灭一切道。复正观欲界苦,色、无色界苦,乃至观欲界行灭,除色、无色界行灭。复正观欲界苦,乃至观色、无色界行集,除灭一切灭。复正观欲界苦,乃至观欲界行集,除色、无色界行集。复正观欲界、色、无色苦,除一切集。复正观欲界苦,除色、无色界苦。复正观欲界常,相续不断,不远离。如是观时,深生厌患,复更减损,但作二心观于一行,如似苦法忍、忍法智。如是正观,是名中忍。复以一心观欲界苦,是名上忍。

复次,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后,次生苦法忍。譬如人欲从己国适他国,多财产,不能持去,以物易钱;犹嫌钱,易金;嫌金,易多价宝,往适他国。行者乃至渐舍,相续不离,生于上忍。上忍后,生第一法。第一法后,生苦忍。

问:

世第一法有三品不?

答:

一人无,多人有。身子上,目连中,余皆下。就佛、支佛、声闻为三品。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数法,于余法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亦分、亦都。分者,胜世间法,不胜见谛。见谛眷属不相离,慧力偏多故、熏禅不与凡夫同生一处故。尽智时,一切善根永离一切诸垢障故。三三昧乃至恶贱无漏,何况有漏,不应都胜?分胜彼煖、顶、忍法,亦应言第一,应言分胜,胜煖、顶、忍、一切凡夫所得禅,无量解脱除入也。或言都胜,非谓一切事业中胜,但以能开圣道门故。彼见谛等,不能开圣道门,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彼见谛等法得修见谛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是世第一法名义者,最胜义是第一义;得妙果是第一义,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

问:

前诸义有差别邪?答:

此皆叹说上妙之义,亦有差别。于不净安般名最,于闻慧名胜,于思慧名长,于煖为尊,于顶为上,于忍为妙。又,依未至为最,依初禅为胜,中间为长,二禅为尊,三禅为上,四禅为妙。如是种种说,此依《毗婆沙》释,欲委知,向彼寻。

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虑缘真,九无碍、九解脱智。支佛用总相、别相,如约三世明苦、集,分别十二因缘,即别相相也。六度缘理智弱,伏而未断;事智强,能舍身命财,无所遗顾。声闻能发真成圣,犹论我衣、我钵,互论强弱(云云)。

通教声闻,总相一门,达俗即真。通教缘觉,能于一门总相、别相,达俗即真。通教菩萨,能于四门总相、别相,俗达即真。又能遍四门出假,教化众生。十信信果头真如实相,为求此理,起十信心。十住正习入空,傍习假中。十行正习假,傍习中。十回向正习中。初地证中;二地已上,重虑于中。三藏佛一时用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断正习尽。通佛坐道场,一念相应慧,断余残习气。别教佛用金刚后心,断一品无明究竟尽成佛。或言:断时是等觉。佛无所断,但证得圆满菩提具足耳。圆五品不断五欲而净诸根,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六根净位获相似中道智。初住获如来一身无量身,入法流海中行,任运流注。后位可解,不复记。

四、明智照境者,若由智照境,由境发智,四句皆堕性中,如别记(云云)。若四悉檀因缘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

问:

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答:

若作不思议释,更互相照,义亦无妨。《仁王般若》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譬镜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芽亦生地一。且置斯义。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体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萨智两属,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四十心智亦两属:上求照菩萨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十地智两属,次第照,照菩萨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五品去,凡四智,皆照佛界十如。总略如此细捒(云云)。

二十智照四种十二因缘境者,世智、五停、四念、四果乃至支佛、六度、三藏佛,凡七智,照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智凡五智,照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别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凡四智,照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境。其中不无别意,且从大判。圆教四智,照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境。

二十智照四种四谛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灭四谛境。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四谛境。次、别教四智,照无量四谛境。次、圆教四智,照无作四谛境。

次、二十智照二谛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谛。次、五智是照体空之二谛。次、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其间别、圆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

次、明二十智照三谛者,前、七智照无中之二谛,是因缘所生法,皆属俗摄。次、五智照含中之二谛,即空一句,皆属真谛摄也。次、别圆八智照显中之二谛,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皆属中道谛摄也。

次、二十智照一实谛者,此须引《释论》明四悉檀,皆名为实。世界故实,乃至第一义故实。当知实语亦通四谛,生灭故实,无生灭故实,无量故实,无作故实。前、三藏七智照生灭之实。次、通教五智照无生灭之实。次、别教四智照无量之实。次、圆教四智照无作之实。前后诸实(云云)。

次、二十智无谛、无照者,无谛无别理,若于四种四谛得悟,不复见谛与不谛,故无谛亦通也。前、七智照生灭之无谛,生生不可说故。次、五智照无生灭之无谛,生不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量之无谛,不生生不可说故。次、四智照无作之无谛,不生不生不可说故。前、无谛是权,后、无谛是实,此就言教。若就妙悟同于圣人心中所照者,则不见有权实,故非权非实。空拳诳小儿,诱度于一切。方便说权,方便说实。会理之时,无复权实,故称非权非实为妙也。

五、明麁妙者,前十二番智是麁,后八番智为妙。何者?藏、通等佛,自是无常,亦不说常,彼二乘菩萨何得闻常、信常、修常?是故为麁。别教十信初已闻常,信、修于常,尚胜彼佛,何况余耶?是故为妙。常途云:《法华》不明常者,秖是三藏意耳。今明十信知中已过牟尼,则八番为妙也。

又,别教四智,三麁一妙。圆教四智,悉皆称妙。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头能显,初心学者仰信此理,如藕丝悬山。」故说信、行皆非圆意也。故十信智为麁。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正修假,傍修中。十回向始正修中。此中但理,不具诸法,是故皆麁。登地智破无明,见中道,证则为妙。类如通、藏两种,俱得道,而三藏门拙。今别教亦尔,教门皆权,而证是妙(云云)。

圆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说,如说而信,如理而行,始论五品,终竟妙觉,实而非权,是故皆妙。是名待麁智说妙智也。

又、约知见明麁妙者,知与见云何?然分别有四:不知不见、知非见、见非知、亦知亦见。先、约三藏释,后、约圆释,中间例可解。凡夫不闻故不知,不证故不见。五停、四念至世第一法,闻故名知,未证故非见。辟支佛不闻故非知,自然证故是见。四果闻故亦是知,证故亦是见。传传判麁妙,可解。

约圆教释者,七方便不闻故不知,未证故不见。五品、六根,闻故知,未证故不见。发宿习者名见,不从闻故不知。禀教证入者,亦知、亦见。此节节传为麁妙。

究竟而论,前来二十种智,略而言之,不出权、实二智。如经:「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悉具足」,即总束得前来诸权智也。「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是总束前来实智也。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该?知见既其广大深远,何所不摄?境渊无边,智水莫测,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如此知见,即是眼智。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一切种智知于实,两智知于权。佛眼见于实,四眼见于权。此知即是见,此见即是知。对前诸智,诸智是麁,此之知见名之为妙也。

若得知见中意,不复论五眼。迷者未了,更约眼明麁妙。如肉眼盲闭,何由见色?徒闻人说,起种种想,终非真见。欲令眼开,应须治膜,那得闭眼,执诤何益耶?闭眼想则麁,眼开见则妙。天眼未开,不见障外为麁,修禅定愿智之力,能发得净色,彻障内外,明闇无隔。慧眼未开,常行死迳,假令情想,亦复非实,故为麁;无漏豁发,故称为妙。谛理明了,故称妙。法眼未开,差机说法。如身子僻教,满愿秽器,名为麁。破障通无知,分别药病名之为妙。

佛眼不开,不见实相。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发心者、不退菩萨所不能知」,故四眼皆麁。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开真佛知见,乃名为妙。诸教多说四眼,或带四眼说佛眼,是故为麁。今经独说佛眼,是故为妙。是为待麁为妙也。

六、明开麁显妙者,前十六番智,若不决了,但是麁智;若得决了,悉成妙智。何者?如妙庄严王,先是外道世智,闻《法华经》便得决了,以邪相入正相,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不舍八邪而入八正,即是决于世智,得入妙智。或与五品齐,或与相似齐,或与分得齐,节节有入,义细作(云云)。

若五停方便智,乃至通教佛等智,若不决了,即是麁智。今开权显实,「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来入妙位。须一一将十二番智来入圆妙四智,或入五品、相似、分得等智(云云)。

又、决了别教历别之智,入于妙智。当体即是某位,进入是某位细捒(云云)。

十六麁智皆成妙智,无麁可待,即是绝待智妙也。

复次,开麁眼为妙眼者,余经虽说为五眼,五眼不融,是故为麁。今经决了四眼,令入佛眼。文云:「父母所生眼,遂得清净。」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即是决了肉眼,名为佛眼也。《净名》云:「世孰有真天眼者,有佛世尊,不以二相见诸佛国。」此即是决了天眼,即是佛眼也。「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即是决了慧眼,能得入妙。决法眼入妙者,边际智满是也。四眼融入佛眼,寂而常照,故文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五眼具足成菩提,开佛知见,故称为妙。

问:

佛眼开,乃名为妙。六根虽净,云何为妙?答:

佛眼虽未开,已能圆学圆信。如迦陵频伽鸟,虽在[穀-禾+卵]中,音声已胜诸鸟,即是假名、相似等妙。若开,即是分妙、究竟妙(云云)。

二、对境明智,又二:一、对五境,二、展转相照对境。初、应对十如境,此既一经之意,处处说之,可解故不复释。

次、对四种十二因缘明智者,《大经》云:「十二因缘有四种观: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故,得佛菩提。」何者?十二因缘本是一境,缘解不同,开成四种。

今以四教意释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观界内十二因缘事,为初门。然析智浅弱,三人之中,声闻最劣。以劣人标浅法,故名下智。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体法虽深,望藏为巧,望别未巧。三人之中,缘觉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次第菩萨比佛,犹未是上,比于通、藏则是上法,故以上智当名也。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胜故,以佛当名故,言上上智观也。以四教释四观,于义允合(云云)。

所言下智观者,观受由触,触由入,入由名色,名色由识,识由行,行由无明。无明颠倒不善思惟,致不善行,感四趣识、名色等。若善思惟,致善行,感人天识、名色等。观此无明,念念无常,前后不住。所生善恶,迁变速朽。所受名色,衰损代谢。烦恼、业、苦,更互因缘,都无暂停。过去二因,现在五果;现在三因,未来二果。三世回复,犹若车轮。痴惑之本,既无常、苦、空、无我,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灭。若不然火,是则无烟,是名子缚断。无子则无果,灭智灰身,离二十五有,是名果缚断。则是下智观十二因缘,得声闻菩提也。

中智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无明秖是一念痴心,心无形质,但有名字。内、外、中间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犹如幻化,虚诳眼目。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不善思惟,心行所造,以不达无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思惟,则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触、受。今达无明如幻故,则诸行亦如化。从幻生识、名色等,皆如幻。爱、取、有、生,三世轮转,幻化迁改,都无真实。有智之人,不应于中而生爱恚。无明既不可得,则无明不生,不生则不灭。诸行、老死亦不生不灭。不生故,则非新;不灭故,则非故。非故者,无故可毕;非新者,无新可造。无新者,子缚断;无故者,果缚断。是名中智观十二因缘,得缘觉菩提。

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无明秖是痴一念心。心痴故,派出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由业派出诸苦。观此烦恼,种别不同;不同故,业不同;业不同故,苦不同。诸行若干,名色各异。种种三道,无量无边,分别不滥。知因此烦恼,起此业,得此苦,不关彼业及彼烦恼。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复无量。无明若破,显出般若;业破,显出解脱;识、名色破,显出法身。爱、取、有、老死,亦复如是。自既解已,复能化他。于一切种,知一切法,起道种智,导利众生。是名上智观十二因缘也。

上上智观者,观受由触,乃至行由无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岂可断破三德,更求三德?则坏诸法相。烦恼道即般若,当知烦恼不闇;般若即烦恼,般若不明。烦恼既不闇,何须更断?般若不明,何所能破?闇本非闇,不须于明。如耆婆执毒成药,岂可舍此取彼?业道即是解脱者,当知业道非缚;解脱即业者,脱非自在。业非缚故,何所可离?脱非自在,何所可得?如神通人,岂避此就彼耶?苦道即法身者,当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法身非乐。苦非生死,何所可忧?法身非乐,何所可喜?如彼虚空,无得无失,不忻不戚。如是观者,三道不异三德,三德不异三道,亦于三道具一切佛法。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秘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观十二因缘,即是坐道场,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余例可知。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

约此应判麁妙、开麁显妙,意可解故,不委记耳。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转,其智则麁。四境转成妙境,麁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绝之意(云云)。

二、对四种四谛明智者,《大经》云:「知圣谛智,则有二种:中智、上智。中智者,声闻、缘觉。上智者,诸佛、菩萨。」若依此文,束于体、析,合称为中。束大乘利、钝,合称为上。

今若约根缘利、钝,内外事、理,开即成四:声闻根钝,缘四谛事,即生灭四谛智;缘觉根利,缘四谛理,即无生四谛智;菩萨智浅,缘不思议事,即无量四谛智;诸佛智深,缘不思议理,即无作四谛智也。此乃《大经》之一文。又云:「凡夫有苦无谛,声闻有苦、有苦谛。」凡夫不见苦理,故言无谛。声闻能见无常、苦、空,故言有谛。即是生灭四谛智也。又云:「菩萨之人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即是体苦非苦,故言无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谛。乃是摩诃衍门无生四谛智也。又云:「知诸阴是苦,知诸入为门,亦名为苦。知诸界为分,亦名为性,亦名为知,是名中智。」依前说者,即属声闻也。分别诸苦、诸入、界等有无量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是名上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非诸声闻、缘觉境界,此则异前两意。既称上智,又非二乘境界,岂非别教菩萨观恒沙佛法如来藏理耶?是为无量四谛智。又云:「如来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非苦者,非虚妄生死。非谛者,非二乘涅槃。是实者,即是实相、中道佛性也。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尽、有苦对,如来非苦乃至非对,是故为实。」如此明义,既异上三番,岂非无作四谛智耶?例此一谛为四,余三亦应尔。谓有集、有集果,有集尽、有集对,有尽、有尽因,有尽障、有尽障相,有对、有对果,有对障、有对障相。如来非此四四十六种,但是于实(云云)。

如是等智,观于四谛。谛既未融,智、谛皆麁。独有非苦、非对、有实,为妙。若谛圆,智亦随圆,皆是如来非苦、非谛、是实之妙智也。此即待绝两意(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上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三下

天台智者大师说

三、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上真、俗二谛既开七种,今权、实二智亦为七番:内外相即、不相即四也,三相接合七也。若对上数之:析法权实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智。上七番各开随情、随情智、随智,合二十一种谛。今七番二智,亦各开三种: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合二十一权实也。

若析法权实二智者,照森罗分别为权智,尽森罗分别为实智。说此二智,逗种种缘,作种种说,随种种欲、种种宜、种种治、种种悟,各随堪任,当缘分别。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随缘之说,皆束为权智;若内自证得,若权、若实,俱是实证,束为实智。内外相望,共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权实二智也。就自证权实,唯独明了,余人不见,更判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

今更约三藏重分别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实智。二乘禀此化他之实,修成自行之实,故佛印迦叶云:「我之与汝,俱坐解脱床。」即此义也。若化菩萨,多用化他权智。其禀化他之权,修学得成自行之权,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此三种二智,若望体法二智,悉皆是权。故龙树破云:「岂有不净心中修菩提道?犹如毒器,不任贮食,食则杀人。」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权(云云)。

体法权实二智者,体森罗之色,即是于空。即色是权智,即空是实智。《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正是此义。为缘说二,缘别不同,说亦种种;虽复异说,悉为化他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皆束为权;内证权实既是自证,悉名为实。以自之实对他之权,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自证得又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复皆名权。何者?无中道故(云云)。

体法含中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照色是权智;空不空是实智。说此二智,赴无量缘,随情异说;虽复无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机,皆名为权;自证二智皆名为实。于自证二智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显中二智,悉皆是权。何者?带于空真及教道方便故。

又,体法显中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权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实智。为缘说二,缘既无量,说亦无量;无量之说悉为显中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缘,悉名为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证二智,更分权实。此三二智望别权实二智,悉皆是权。何者?带即空及教道方便故。

别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权智;不空是实智。以此二智,随百千缘,种种分别;分别虽多,悉为次第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悉是为缘,皆名为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对他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证权实,自分二智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别含圆二智,悉复是权。何者?以次第故、带教道故。

别含圆权实二智者,色空、不空,一切法趣不空。色空名权智;一切法趣不空为实智。以此二智随百千缘,种种分别;分别虽多,悉为别含圆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为缘,悉皆是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自他相望,共为二智。就自证得,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圆二智,悉复是权。何者?带次第及教道故。

圆权实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趣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权智;一切法趣不空是实智。如此实智即是权智,权智即实智,无二无别。为化众生,种种随缘、随欲、随宜、随治、随悟。虽种种说,悉为圆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悉复是权;自证二智,悉名为实。就自证中,更分二智,故有三种不同也。此之二智,不带析法等十八种二智方便,唯有真权、真实,名佛权实。如经:「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方便波罗蜜皆悉具足。」独称为妙,待前为麁。

又,从析法二智至显中二智,凡十二种二智,待前皆名为麁,显中为妙。何以故?此妙不异后妙故。又从次第二智,凡九种二智,待前为麁,不次第为妙。又前十八种二智皆麁,唯不次第三种为妙。又不次第二种为麁,一种为妙。

又历五味教者,乳教具三种、九种二智。酪教一种、三种二智。生苏四种、十二种二智。熟苏具三种、九种二智。此经但二种、三种二智。若酪教中,权实皆麁;醍醐教中,权实皆妙。余三味中,权实有麁有妙,可以意推。

若不作如上释诸智者,经论异说,意则难解。何者?《华严》解初住心云:「三世诸佛不知初住智。」世人释云:「如实智,佛自不知佛如实智,亦不知初住如实智。」此释自谓于理为通,其实不允。若藏、通等佛不论如实智,云何于自如实智不知耶?别教初住不得如实智,云何言不知?若得前来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不知圆教初住智,此则事理二释俱无滞也。此中义兼二种:一、分别二十一种权实,二、待麁论妙。如上说。

若开麁显妙者,诸方便谛既融成妙谛,对谛立智,悉非复麁。如贱人舍,王若过者,舍则庄严;如众流入海,同一咸味。开诸麁智,即是妙智也。

二智多有所关,须商略类通。今对七种二谛,明二十一种权实,以为章门。若得此意,约因缘境,亦应如此。谓析因缘智、体因缘智、含中因缘智、显中因缘智、次第因缘智、带次第因缘智、不次第因缘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种分别,合有二十一种;分别麁妙、判五味多少、论待绝等。四谛、三谛、一谛等,亦应如是。当自思之,何烦具记也。

问:

随情谛及化他智,何意无量?随智谛及自行智,何意不多?

答:

秖约一人,未得道时,见心横起,邪执无穷。何况多人,种种各异?为是义故,随情则多。智见于理,理唯一种,不得有异(云云)。夫二谛差别已如上说。

说此七权实、二十一权实,颇用世人所执义不?颇同世人所说语不?颇用诸论所立义不?既不从世人,亦不从文疏,特是推大小乘经,作此释耳。若破若立,皆是《法华》之意。若巧、拙相形,以通经二智,破三藏经二智;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以圆经二智,破别经二智。方便诸经,明智既麁,通经之论,岂得为妙?经论既尔,弘经论人,何劳击射?任其所说,自有所堕。

若作生灭解权实者,堕在初番;若作不生不灭解者,堕第二番;乃至第七番,亦可知。又纵广引经论庄严己义者,亦不得出初番随情二谛化他权实,况出初番第二、第三权实!尚不出初番三种权实,况第七番三种权实!若但以初番二智,破一切世间情执略尽,假令得入化城,秖是自行实智,尚不得化他之权,何况能得后番诸智!若寻二十一种二智,凡破几外见,凡破几权经论,复显几是,立几权经论,然后方称妙权妙实。世人全不识一两种权实之意,而情中即计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见何理?未见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谓?今若待前诸麁智而明妙智者,法华破待之意也。若其会者,一切权经论所明谛理皆成妙理,无非智地。会一切权经论所明二智无非妙智,悉是大车。如此破会深广,莫以《中论》相比,可熟思之(云云)。

四、对三谛明智者,上明五三谛竟,今更分别。

夫三智照十法界,束十为三:谓有漏、无漏、非有漏非无漏。三法相入,分别有五:初谓非漏非无漏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二、谓一切法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三、谓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为三法。四、谓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五、谓一切法趣漏、趣无漏、趣非漏非无漏为三法。

更说五境竟,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相入五种不同:一、中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如来藏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中智对两为三智。次、如来藏智入中智,对两智为三智。次、圆三智。是为五差。

中智入空智,分别为三智者:初、依无漏,发一切智;次、依有漏,发道种智;后、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发一切种智。然初心不知空空。次虽得空,亦不空空。后能深观于空,空于前空。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故言相入。今若分别,以无漏空为一切智;有漏空为道种智;中道空为一切种智。世人採经论意云:六地断惑,与罗汉齐;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观双流,破无明成佛。即此意也。

如来藏智入空智,分别三智者;依漏、无漏发一切智、道种智,不异前。而后不因别境,更修中智。但深观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如来藏。藏与空合,故言相入。以深观空见不空故,发一切种智。前中道智但显别理。理之与智,不具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故异于前。以藏智对两智,为三智也。《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大品》云:「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即此意也。中智对两成三智者,各缘一境,各发一智,次第深浅,不相滥入。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

如来藏智入中智为三智者:两智不异前,一切种智小异。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欲显此理,应修万行,显理之智,故名一切种智耳。今如来藏理含一切法,非直显理之智,名一切种智,与前为异。用此智对前为三智也。故地论师云:「缘修显真修,真修发时,不须缘修。」前两智即是缘修,后智发时即是真修。真修具一切法,不须余也。即是此义(云云)。

圆三智者,有漏即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无漏亦即假、即中;非漏非无漏亦即空、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无碍。如此三智,岂同于前。《释论》云:「三智一心中得,无前无后,为向人说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说耳。」即是此意(云云)。

若欲显智,要须观成。汎论观、智俱通因果;别则观因智果。例如佛性,通于因果;别则因名佛性,果名涅槃。今就别义,以观为因,成于智果。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今用从假入空观为因,得成于果,名一切智;用从空入假观为因,得成道种智果;用中观为因,得成一切种智果也。

上明于智,略有五种。今以观成,亦应五种。细作可知。修观,义如《止观》(云云)。

言麁妙者,藏、通两佛虽有一切种智之名,更无别理,不破别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中入空智者,虽说中道因,于通门而成两智,后照中道,无广大用。因于拙教,果又不融,是故为麁。次如来藏入空智者,教果理虽融,因是通门,亦名为麁。中对二智者,虽不因通,而三智别异,果教未融,是故为麁。如来藏入中者,在果虽融,因是别门,此因亦麁。圆三智者,因圆果圆,因妙果妙,谛妙智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故为妙智也。

若历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种三智;酪教一种三智;生苏具五种三智;熟苏亦具五种三智;麁妙可知。法华但一种三智,此是法华破意,即相待妙也。开麁明妙者,世智无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低头举手,开麁显妙,悉成佛道,何况三乘出世之智!故《大经》云:「声闻、缘觉亦实亦虚。断烦恼故,名之为实;非常住故,名之为虚。」凡夫未断烦恼,无实唯虚,尚开麁入妙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二乘之智,根败心死尚得还生,何况道种之智!如此开时,一切都妙,无非实相。七宝大车,其数无量,此是法华会意,即绝待妙也。

五、对一谛明智者,即是如实智也。《释论》云:「诸水入海,同一咸味。诸智入如实智,失本名字。」故知如实智总摄一切智,纯照一境,故总众水俱成一咸也。若待十智为麁,如实智为妙。若待诸实智,诸实智名麁,中道如实智名妙。若开麁显妙者,非但诸实智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

无谛无说者,既言无谛,亦复无智。若历诸处明无谛者,余方便无谛无智为麁,中道无谛无智为妙。若以杜口绝言,无谛无智者,亦无麁无妙,无待无绝,历一切法皆无麁无妙也。

二、展转相照者,六番之智,传照前诸境思议因缘。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下、中二智观十二因缘灭者,照二乘十如性相等。上智照菩萨性相本末等。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四种四谛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灭、无生道灭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无量,无作苦集智,照菩萨界性相等。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

四种四谛智照四十二因缘者,生灭、无生苦集智,照思议两十二因缘也。生灭、无生灭两道灭智,是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也。无量、无作两苦集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也。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灭也。

七种二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灭两权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权智,照六道性相。生灭、无生灭两实智,照二乘性相等。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六道性相;无边是照二乘性相。圆权则通照九界性相。别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菩萨性相。圆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照佛界相性。别实是照菩萨性相。圆入别实、圆实,俱照佛法界相性也。

七种二智照四种因缘者,前四权是照思议两十二缘。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两思议十二缘;无边是照两十二缘灭。圆权则通(云云)。别入通实,空边是照思议十二缘灭;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圆入通实,空边同上,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灭。别实照不思议两十二缘灭。圆实照两不思议十二缘灭等。前四种权智是照生灭、无生灭两苦集;又三权智照无量、无作苦集。二实智是照思议两道灭;又五实智是照不思议两道灭。

五种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种道种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智,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种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

又,五种三智照四种十二因缘者,五种有智,照思议两十二缘。五种一切智,照两思议十二缘灭;又是照不思议十二缘。五一切种智,是照两不思议十二缘灭。

五种三智照四种四谛者,五道种智,照生灭、无生两苦集。五种一切智,照生灭、无生两道灭,亦是照无量、无作两苦集。五种一切种智,是照无量、无作两道灭。

五种三智照七种二谛者,五道种智,是照四种俗谛。五种一切智,是照两种真谛;亦是照别、圆入别、圆三种俗谛。五种一切种智,是照五种真谛。

一如实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议十二因缘、又是照无作四谛、又是照五种真谛、又是照五种中道第一义谛。

无谛无说与十相性如合,与不思议十二缘灭合,与四种不生不生合,与真谛无言说合,与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

如此等诸智,传传照谛,谛若融,智即融,智谛融名之为妙。如此等皆是方便说言称妙、不妙。见理之时,无复权实,非权非实,亦无妙与不妙,是故称妙也。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更相间入,余诸境亦有此意。七种二智、五种三智,既相间入者,余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第三、行妙者,为二:一、通途增数行,二、约教增数行。

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智解导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池。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智能显理,理穷则智息。如此相须者,则非妙行。妙行者,一行一切行。如经:「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又云:「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又云:「尽行诸佛所有道法。」既具、复深、又尽。具即是广,深即是高,尽即究竟。此之妙行,与前境、智,一而论三,三而论一。前境说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秘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说行,亦具三,名伊字三点。若三若一,皆无缺减,故称妙行耳。前对境明智,今亦应对智明行。若直对一种智增数明行,则行若尘沙,说不可尽。况对诸智,各导众行,则浩若虚空,得意亡言,不复可说。《释论》云:「菩萨行般若时,以一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一法为行,摄一切行。或二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二法为行,摄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或无量十法百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行虽众多,以智为本。智如导主,行若商人。智如利针,行如长线。智御行牛,车则安隐,能有所至。用此增数诸行,为前十如谛智所导,乃至一实谛智所导。若得此意,以正智导众行入正境中,此义唯可悬知,不可载记(云云)。

二、约教增数者,若三藏增数明行,如《阿含》中,佛告比丘:「当修一行,我证汝等四沙门果,谓心不放逸。若能护心不放逸行,广演广布,则所作已办,能得涅槃。」又告比丘:「当修一行,谓他物莫取。」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比丘白佛:「他物谓:色、声、香、味、触、法。」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办,能得涅槃。」所言广演广布者,以不放逸心,历一切法,谓三界、六尘皆不放逸,得至涅槃。

增二数明行者,《阿含》云:「阿练若比丘,当修二法为行,谓修止、修观。若修止时,即能休息诸恶,戒律威仪、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诸功德。若修观时,即能观苦,如实知之。观苦集、苦尽、苦出要,如实知之,得尽漏,不受后有。怛萨阿竭亦如是修。」

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隥,佛法轨仪。《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广明其相。如是等恶,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

若得此意,四、五、六、七,乃至百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亦如是,是名下智导行也。

通教增数行者,不定部帙判通教,但取三乘共学法门,指此为通耳。今且引《释论》增数,以示其相。《论》云:「菩萨行般若时,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种种相;虽知诸法种种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云何观一切法一相?所谓观一切法无相:如四大各各不相离,地中有水、火、风,但地多,以地为名;水、火、风亦如是。」今观无此异相,若火中有三大,三大应併热。若三大在火中,二大遂不热,则不名火。若三大併热,则三大舍自性,皆名为火,无复三大。若言有三大,而细不可知,此与无何异?若麁可得,则知有细;若无麁,细亦无。如是,则火中诸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相。此以一相破异相,复以无相破一相,无相亦自灭,如前火木然诸薪已,亦复自烧。是为观一切法一相,一相无相。如是无量一切法悉皆一相,一相无相。或二法为行,摄一切行。乃至百法千万亿法为行,摄一切行。可以意推,不复繁记。

别教增数行者。如善财入法界中说于一善知识所,各闻一法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岩赴火,算砂相黶,发菩提心等,种种一行,皆云:「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法门,余非所知。」乃至一百一十善知识,一一法门皆如是。是一一行皆破无明,入深境界。若二法、三法、百千万亿等法,亦应如是(云云)。

圆教增数行者,如《文殊问经》明菩萨修一行三昧,当于静室,结跏趺坐,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切无明颠倒永寂如空。此之一行,即是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此乃一行摄一切行。

增二法为行,摄一切行,所谓止、观。增三法为行,摄一切行,谓闻、思、修,戒、定、慧。增四法为行,摄一切行,谓四念处。增五法为行,摄一切行,谓五门禅。增六法为行,摄一切行,谓六波罗蜜。增七法为行,摄一切行,谓七善法。增八法为行,摄一切行,谓八正道。增九法为行,摄一切行,谓九种大禅。增十数为行,摄一切行,谓十境界,或十观成乘等。增百数、千万亿数、阿僧祇不可说法门为行,岂可具载?若得其意,例可解。

然增数明行,为行不同,须判麁妙。若三藏增数诸行,以生灭智导,但期出苦,止息化城,是故为麁。通教增数诸行,体智虽巧,但导出苦,灰断是同。别教增数诸行,智导则远,自浅阶深,而诸行隔别,事理不融,是故为麁。圆教增数诸行,行融智圆,是故为妙。

今经属圆增数,如《观经》云:「于三七日,一心精进。」此就一法论行妙。「若行、若坐,思惟此经。」此就二法论行妙。「若闻是经,思惟修习,善行菩萨道。」此就三法论行妙。「四安乐行」,此就四法论行妙。「五品弟子」,此就五法论行妙。「六根清净」,此就六法论行妙。如是等待麁论妙也。

开麁论妙者,低头举手,积土弄砂,皆成佛道。虽说种种法,其实为一乘。诸行皆妙,无麁可待,待即绝矣。

复次,约五数明行妙者,又为二:先、明别五行,次、明圆五行。

别者,如《涅槃》云:「五种之行,谓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有三:戒、定、慧。如经:「菩萨若闻大涅槃,闻已生信,作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有大正法、大众正行。」从此立行。「若闻大涅槃」即是信果,亦是信灭。「有无上道」已去,是信显果之行。「无上道」是信慧;「有大正法」是信定;「大众正行」是信戒。是名信因、信道。自伤己身及诸众生,破戒造罪,失人天乐及涅槃乐,即是知集;往来生死,受恶道报,即是知苦;苦、集与戒、定、慧相违,即无道;无道故,不得涅槃,则无灭。

菩萨欲拔苦、集,而起大悲,兴两誓愿;欲与道、灭而起大慈,兴两誓愿。发誓愿已,次则修行。思惟在家逼迫犹如牢狱,不得尽寿净修梵行;出家闲旷,犹若虚空。即弃家舍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讥嫌等无差别,不为爱见罗刹毁戒浮囊,如《止观》中说。因是持戒,具足根本业清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非诸恶觉觉清净戒、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回向具足无上道戒。根本者,十善性戒众戒根本,为无漏心持,故言清净。前后眷属余清净戒者,偷兰遮等,是前眷属;十三等是后眷属;余者非律藏所出,絓诸经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名为余戒也。

此两支属律仪作法,受得之戒也。后三支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时乃发斯戒也。

非诸恶觉觉清净戒者,即定共也。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以戒净故,事障除,发得未来;性障除,发得根本。灭恶觉观,名定共戒也。

护持正念念清净戒者,即四念处。观理正念,虽未发真,由相似念,能发真道,成道共戒,故名正念念清净戒。

复次,定共戒依定心发,属止善义。道共戒依分别心发,属行善义。动、不动俱是毗尼。何者?戒论防止,得定共心,不复起恶;得道共发真,永无过罪,故俱是戒也。

回向具足无上道戒者,即是菩萨于诸戒中,具四弘、六度,发愿要心,回向菩提,故名大乘戒。弘誓如前说。六度者,厌恶出家,舍于所爱,即是檀;纤毫不犯,拒逆罗刹,即是尸;能检节身心,安忍打骂,名生忍;耐八风寒热贪恚等,名法忍;爱见不能损,即是羼提;守护于戒犯心不起,即是精进;决志持戒,不为狐疑所诳,专心不动,名为禅;明识因果,知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出生一切三乘圣人,非六十二见鸡狗等戒,名为般若。

又别发愿,要制己心。宁以此身卧于热铁,不以破戒受他床席。十二誓愿自制其心。又更发愿,愿一切众生得护持禁戒,得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诸波罗蜜戒。以此十愿,防护众生。菩萨一持戒心,若干愿行以庄严戒,诸余行心亦应如是。

然护他十戒,从自行五支中出:从根本、眷属两支出禁戒、清净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发无作,乃名清净,清净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

从非恶觉觉清净戒,开出不缺戒。何者?虽防护七支,妄念数起,致有缺漏。若发未来禅,事行不缺;得根本禅,性行不缺。

从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开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灭色入空是析法道共;今体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内有道共;则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从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开出大乘、不退、随顺、毕竟、具足波罗蜜戒。言大乘者,菩萨持性重、讥嫌等无差别。自求佛道,性重则急;为化众生,讥嫌则急;小乘自调,性重则急;不度他故,讥嫌则宽。菩萨具持两种,故名大乘戒。不退者,行于非道,善巧方便,淫舍、酒家非法之处,辄以度人,而于禁戒无有退失。如医疗病,不为病所污,故名不退。随顺者,随物机宜,随顺道理,故名随顺戒。毕竟者,竪究竟无上之法也。具足波罗蜜者,横一切圆满,无法不备也。

《大论》亦明十种戒:不破、不缺、不穿、不杂四种,即是《大经》根本支中,禁戒、清净戒、善戒、不缺戒。《论》随道戒,即是《大经》护持正念支中不析戒也。《论》无着戒,即是《大经》回向支中不退戒。《论》智所赞戒,即是《大经》大乘戒。《论》自在戒,即是《大经》自在戒。《论》随定戒,即是《大经》随顺戒。《论》具足戒,即是《大经》波罗蜜戒。《大经》明毕竟,《论》言随定,此大同小异,于义无失。

《涅槃》欲辨菩萨次第圣行,故具列诸戒浅深、始终、具足。善能护持,即入初不动地,不动、不退、不堕、不散,是名戒圣行。戒圣行既从始浅以至于深,今仍判其麁妙。禁、净、善三戒属律仪,律仪通摄众,故定尊卑、位次绪。虽有菩萨、佛等,不别立众,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为异耳。故知律仪等三戒,三藏摄。不缺是定共,根本禅是事,亦属三藏摄,是故为麁。不析戒是体法道共,即通教摄。大乘、不退等别教摄,亦兼于通。通有出假,随机顺理,于道不退。然依真谛,不及别人,别人为妙也。随顺、毕竟、具足等,圆教摄。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不舍道法现凡夫事,故名随顺。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故名毕竟戒。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众生法,到尸彼岸,故名具足波罗蜜戒。《净名》云:「其能如是,是名奉律,是名善解。」此经云:「我等长夜持佛净戒,法王法中久修梵行,始于今日得其果报。」又,「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岂非待前诸戒皆麁,唯圆为妙也。复次持初戒如乳,中间如三味,后戒如醍醐,醍醐为妙(云云)。

开麁显妙者。他云:「《梵网》是菩萨戒。」今问:「是何等菩萨戒?」彼若答言:「是藏、通等菩萨戒」者,应别有菩萨众。众既不别,戒何得异?又,若别明菩萨戒,何等别是缘觉戒?今明三藏三乘无别众,不得别有菩萨、缘觉之戒也。若作别、圆菩萨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众外,别有菩萨,故别有戒。

问:

三乘众外,别有菩萨戒者,缘觉戒云何?答:

三乘众外,无别缘觉,此说犹是待麁之戒耳。开麁者,毗尼学者,即大乘学式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义光,非青、非黄、非赤白,三归、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诃衍,岂有麁戒隔于妙戒!戒既即妙,人亦复然。「汝实我子」,即此义也。是名绝待妙戒。

玄义卷三下终

 

上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下篇:法华玄义释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法华玄论

法华玄论卷第一 胡吉藏撰 玄义有六重。一弘经方法二大...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序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沙门 测撰 将释此经四门分别...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将欲入文,前明三义:一、部...

【注音版】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如是我闻:...

佛说信解智力经

佛说信解智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 江宁...

佛说寂志果经

佛说寂志果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商主天子所问经

商主天子所问经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住...

【注音版】观虚空藏菩萨经

观虚空藏菩萨经...

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

普曜经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留三分余地于人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抓住散念,时时念佛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当身处逆缘时,我们...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蚂蚁哲学

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

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