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华严经骨目序

此经新本大唐证圣元年于阗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成。

天台宗教第九祖师荆溪尊者有愿行观门骨目一卷(今分两卷)。即略撮纲要用拟观本。斯文久流他国未行于中朝。故人罕得而见之。然诸佛密藏如来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罔测其涯际。倘留神此典。实玄览要门。洞明诸佛果源。开悟众生理本。无边刹海岂隔毫端。十世古今不逾当念。法界大都于兹入矣。则与夫看诵华严大教一部校量功德。复何有异焉。敬叙元由以冠经首。庶知其所自云耳。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上

第一会菩提场中说经六品十一卷

世主妙严品第一(此经共有三十九品唯阿僧祇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是佛自说余皆加诸菩萨说)

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又云。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悉于中现。曰既异寿量久成。不同阿含。菩提树下任运在迹。别圆教也。又云。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顷悉包法界。曰加异自力。亦在教道。又云。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身满世间。遍一切土。列众中十佛世界微尘菩萨围绕。皆是如来共集善根诸杂众。皆云。成就大愿。具菩萨行等。一一皆云。有佛世界微尘数。或云。不可思议数无量数等。各得诸佛不思议解脱法门(尽第五卷)。

如来现相品二(卷六欲说胜法先现胜相相依理成还为理表故先现之作理标帜)

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云何诸佛地境界加持所行力无所畏三昧无能摄取眼耳鼻舌身意光声(一一皆有云何诸佛字)。颂中云。佛眼云何无有量等。佛知其念。面门齿间放光。光中说偈。十方菩萨皆悉来集。诸菩萨光中说偈云。即以利益诸众生。而为自行清净业。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三世所有一切刹。一刹那中悉能现。又如来白毫相中有菩萨而说偈曰。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此品只是具明如来相好以一具多以正摄依)。

普贤三昧品三(卷七为述相由故入藏身指因表果明相有在)

尔时普贤而于佛前坐师子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同于虚空法界海。出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三世诸佛智光明海皆从此生。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诸菩萨智能令一切国土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如此普贤十方虚空法界亦然。佛眼所见佛力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前有佛刹微尘数普贤菩萨。皆入此三昧。一一普贤皆有十方诸佛而现其前。同声赞云。一切诸佛共如于汝。十方诸佛同时摩顶。尔时普贤从三昧起。即是从十种三昧门起。第五从一切众生舍宅三昧门起。偈云。

 所现国土皆严净  一刹那中见多劫
 普贤安住一切刹  所现神通胜无比

世界成就品四(卷同既具能化必有所被故示所见为所化境)

尔时普贤以佛神力遍观察一切世界海众生海诸佛海众生业海根欲海佛法轮海一切三世海愿力海神变海。观已告诸菩萨。佛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清净智不可思议。乃至神变海智不可思议(遍历一切)。颂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普贤行愿无边际。我已修行得具足。普贤又告诸菩萨言。三世诸佛说世界海有十种事。所谓世界海起具因缘所依住形状体性庄严清净佛出兴劫住劫转变差别无差别门(具如初句)。若广说者与世界海微尘数等。又有十因缘故已成当成现成。所谓佛神力故。法应如是故。众生业故。菩萨智故。众生菩萨同集善根故。菩萨严净佛土愿力故。菩萨成就不退行愿故。菩萨清净胜解自在故。如来善根所流及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故。普贤自在愿力故。广说亦有世界海微尘数。颂云。一一身包一切刹。一念普现于三世。佛以方便悉入中。此是毗卢所严净。又云。有种种所依形相体乃至差别门。

华藏世界品五(卷八九十虽示所化正报之人须知依报所现之土)

普贤告大众言。此华藏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昔于世界海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严净世界。须弥山尘数风轮持。颂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自在。又有世界海大轮围山。山中有地。皆金刚所成众宝庄严。此世界海大地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众宝庄严底岸等。一一香水海各有四天下微尘数香水河。众宝摩尼以为岸等。诸佛因行皆现其中。一一河各有世界尘数庄严。此华藏世界海皆以世界海微尘数清净功德之所庄严。又此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不可说刹微尘世界种安住。一一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世界。于世界海中依住形状等不同。颂云。十方所有广大刹。悉来入此世界种。虽现十方普入中。而实无来无所入。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一切国土微尘中。普见如来在其所。此香水海在华藏中。如天帝网分布而住。最中者名无边妙华光香水海。如是十方各以二十重佛刹微尘世界围绕。颂曰。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于虚空。

毗卢遮那品六(卷十一既其通示能所依正仍须别辩一方偏迹举偏知圆示别识总)

普贤菩萨告大众言。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劫。复倍是数有世界海。名普门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依摩尼华海住。须弥山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其形正圆。其地无量庄严。三百重宝围绕。宝云覆上如须弥山。衣服饮食随念而至。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明。中有大莲华须弥山出现。名华焰普庄严幢山。上有林名摩尼华。众宝庄严。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种种众生于中止住林东有城名焰光明。人王所都。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彼胜音世界最初劫中有十须弥山。微尘数如来出兴。第一佛名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王名喜见善慧。统领百万亿那由他城。夫人婇女三万七千。王子五百。大威光为首。有十千夫人。太子见光。以昔所修善根力故。证十种法门已说偈。以佛神力其声遍满胜音世界。其王闻已与夫人俱来至佛所。八部眷属皆悉来集。闻法获益。大威光得无量智光明。佛灭后有波罗蜜善根庄严佛出世。尔时大威光童子见佛。即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等十千法门值第三第四佛。获益已还归本处(已上从普贤三昧来皆普贤菩萨说)。

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六品四卷

如来名号品七(卷十二虽知一方偏示之别理须遍达十方之别)

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与十佛刹微尘数菩萨俱。皆一生补处。悉从他方而来集此。为令众生永断一切烦恼故。说十住十行十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及说如来地。境界神力所行力无畏三昧神通自在无碍眼耳鼻舌身意辩才智慧胜愿(皆云如来)。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现神通已各于十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各有一世界佛。与十佛刹微尘菩萨俱来佛所。东方世界名金色。上首菩萨名文殊。乘佛威力观诸菩萨而作是言。诸佛子。佛国土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说法佛出现佛刹成就佛菩提皆不可思议。何以故。佛于十方知诸众生。随其所应说法调伏。如来于此娑婆诸四天下种种身名色相修短寿量处所诸根生处诸业观察(皆云种种)。皆令众生所见不同。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释迦牟尼毗卢遮那等。十千名号如是。四天下十方各一世界各十千名。此娑婆世界百亿四天下有百亿万种种名。又于娑婆外十方各有一世界。各有百亿万种种名号。十方尽虚空界种种不同。

四圣谛品八(卷同既了别人应知别法)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诸菩萨。诸佛子。苦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变异攀缘聚剌等。集圣谛或名系缚灭坏爱着义妄觉念等。灭圣谛或名无诤离尘寂静等。道圣谛或名一乘趣寂导引等。如是十方世界一一各有四百亿十千名号。

光明觉品九(卷十三欲宣其法先动其情横满虚空竖穷色顶明其人法所被分齐)

尔时世尊足下放光。照百亿四天下乃至百亿色究竟天。佛神力故皆见如来。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围绕。十方各一大菩萨。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菩萨俱。文殊师利为首。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各于佛前同时说偈。尔时光明过此世界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各有四天下乃至色究竟。一切处文殊说偈亦然。尽法界虚空界亦如是。

菩萨问明品十(卷同欲破无明先启其萌能问所问俱是大人故云菩萨众位之初故首为称)

尔时文殊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种种差别。所谓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丑苦乐。心不知业业不知心。受不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觉首答曰。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动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文殊问财首菩萨。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其时。命身行解言论心乐方便思惟观察。(各有随其)于如是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化调伏。财首以偈答曰。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文殊问宝首菩萨。一切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乐端丑内外现报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宝首以偈曰。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亦如胎藏中。诸根悉成就。体相无来处。业性亦如是。亦如地狱中。种种诸苦事。彼悉无所从。业性亦如是。文殊问德首菩萨言。如来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说无量诸法。现无量刹。化无量众。演音示身知心。现通震界等(皆云无量)。德首偈答。譬如火性一。能烧一切物。火焰无分别。诸佛法如是。海波风吹雨地亦如是又如地界一。能生种种芽。非地有殊异。诸佛法如是。文殊问目首菩萨言。如来福田等一无异。云何而见众生布施果报不同。所谓种种色形家根财主眷属官位功德智慧(皆云种种)。如来于彼其心平等无异思惟。目首偈答。譬如大地。一随种各生芽。于彼无冤亲。佛福田亦然。亦如水一味。因器有差别。亦如净明镜。随色而现像。如阿伽陀药。能疗一切病(下二句大同)。文殊问勤首菩萨言。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断一切烦恼。然其五阴三界三毒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答曰。由进怠不同而令种种。文殊问法首菩萨。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断除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诸烦恼。法首答曰。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饍自饿而不食。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如人生王宫而受馁与寒。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下二句竝同)文殊问智首菩萨。于佛法中以智为首。如来何故或赞施戒乃至智慧及以四无量心然终无有。唯以一法能成菩提。智首偈答。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随其所应度如治而说法。悭者为赞施等诸法。文殊问普贤菩萨。诸佛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佛土不同。贤首偈答。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佛刹无分别。无憎亦无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十首次问文殊言。我等说已。仁者当说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度入智法说知证现广(皆如初句)。文殊亦以十偈答。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余九皆以究竟无差别答)。由是答故。娑婆十方尽虚空界。以佛神力故。悉皆明见十种差别。所谓法差别业世间身根受生持戒果犯戒果国土果(下九句同初)。

净行品十一(卷十四虽善其趣非行不前去俗进道故名为净净彼行故行假兹净彼此俱得净行之号)

智首问文殊言。佛子。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不害不可毁不坏不退转不可动殊胜清净无染智为先导(具如初句)。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家色相念慧行无畏觉悟。(皆云具足)云何得胜慧第一。最上最胜无量无数不思议无与等不可量不可说(皆云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盋舍那力思惟力及十种善巧七觉六度(经具列十七觉加空无相无愿六度加慈悲喜舍)佛十力八部守护。云何得与众生为依。救归趣炬明照导胜导普导(如初句)。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大胜最胜妙极妙上无上无等无等等。(加为)文殊告智首菩萨言。为欲饶益世间天人问如是义。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而为众生。第二导师皆由发此一切大愿。始从居家入僧伽蓝。修行诸仪皆发大愿。偈云。菩萨在家。当愿众生(下二十一偈第二句同)。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妻子集会。怨亲平等。永离贪着。若得五欲。拔除欲箭。究竟安隐。伎乐聚会。以法自娱。了伎非实。结跏趺坐。善根坚固。得不动地。若举于足。出生死海。具众善法。整衣束带。检束善根。不令散失。大小便时。弃贪瞋痴。蠲除罪法。洗涤形秽。清净调柔。毕竟无垢。以水洗面。得净法门。永无垢染。见修园圃。五欲圃中。耘除爱草。见欢乐人。常得安乐。乐供养佛。见苦乐人。获根本智。灭除众苦。见疾病人。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若见沙门。调柔寂静。毕竟第一。若饭食时。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洗浴身体。身心无垢。内外光洁。盛暑炎毒。舍离众恼。一切皆尽。若洗足时。具神足力。所行无碍。以时寝息。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一切智觉。周顾十方。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贤首品十二(卷同尽十五贤位之初故云贤首即是初住近方便也圣中之贤故名为贤贤家之首故名贤首)

尔时文殊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我今已为诸菩萨。说佛往修清净行。仁亦当于此会中。演畅修行胜功德。贤首乃说七百一十五行七言偈答。初一句诫云。善哉仁者应谛听。次十五句欢菩提心自谦云。彼诸功德不可量。我今随力说少分。犹如大海一滴水。次二句标发心因缘云。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次九行正明发心因缘。以三宝菩提众生国土以为所缘。能信之心以为自因。偈云。于佛法僧生敬信。以是而生广大心。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常欲利益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次信为道元下十四行欢信心胜妙。次若常下广欢发心。从始至终诸行相生以至果用。次广述因果诸用。

第三会忉利天宫说六品三卷

昇须弥山顶品十三(卷十六不动而昇赴机得处)

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菩提树。尔时如来不离此座。昇须弥山向帝释殿。尔时帝释遥见佛来。以佛神力庄严此殿置即子座。诸供养具一一庄严。及所围绕皆有十千。皆称善来请佛入殿。佛即受请十方皆然。以佛力故殿中所有乐音自息。帝释自忆。过去佛所种诸善根。而说二十偈以叹十佛。谓过去七佛等一一皆云。是故此处最吉祥。十方世界亦复如是。世尊坐已此殿忽然广博宽容。十方世界亦复如是。

须弥山顶偈赞品十四(卷同既登山已欲说法性还依法性以叹于人人胜法尊投心有在)

尔时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佛刹微尘数菩萨俱。从百亿佛刹尘数世界外来。文列十慧菩萨。法慧为首。各列彼十界及界中十佛。各各化作毗卢遮那师子之座各坐其上。十方各集亦复如是。世尊两足放百千亿妙色光明普照十方。此众皆见。十慧各说十偈叹佛。二一切慧偈曰。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着。凡夫见诸法但随于相。转不了法无相。以是不见佛。三胜慧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因前五蕴故。后蕴相续起。于此性了知。见佛难思议。四功德慧偈云。我昔受众苦。由我不见佛。故当净法眼。观其所应见。无见即是见。能见一切法。于法若有见。此则无所见。五精进慧偈云。世间言语法。众生妄分别。知世皆无生。乃是见世间。若见见世间。见则世间相。如实等无异。是名真见者。法性本清净。如空无有相。此亦无所修。能见大牟尼。六善慧偈曰。智者说无尽。此亦无所说。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所说无尽中。无众生可得。知众生性尔。则见大名称。七智慧偈曰。此人无慧眼。不能得见佛。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八真实慧偈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现在非和合。去来亦复然。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体。若能如是观。诸法甚深义。则见一切佛。法身真实相。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九无上慧偈云。如来光普照。除灭众暗冥。是光非有照。亦复非无照。此中无有二。亦复无有一。大智善见者。如理巧安住。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

十住品十五(卷同正说真位此十居初初安圣境故名为住智断相应且略云十)

尔时法慧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千佛刹微尘数诸佛。同名法慧。普现其前。告法慧言。善哉善哉汝能入是三昧。千刹尘佛共加于汝。又是遮那往昔愿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说法。为增长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众生界故。所入无碍故。所行无障故。得无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觉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说一切法故。所谓发起诸菩萨十种住。是时诸佛即与法慧无碍等十种智。十方诸佛申手摩顶。法慧定起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列十名已初释初住云。此菩萨缘十种难得法而发于心。所谓十力应劝学十法。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诤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治地住中发十种心。修行住中行十种观。生贵住中成就十法。具足方便住十法利生。正心住闻十种法。心定不动。不退住闻十种法坚固不退。童真住住十种业。王子住善知十法。灌顶住成就十智。一一住中各勤修十法。十方所说文句义理无有增减。

梵行品十六(卷十七重述圣因因秪是行故名为行行体离染故名为梵)

正念天子白法慧言。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修习梵行。法慧言。应以十法而为所缘。所谓三业及佛法僧戒。如是一一观察皆空寂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名为清净梵行。复应修十种力。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谘问。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思惟诸法无有休息。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化等。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发心功德品十七(卷同举劣显胜以初例后此位所开名之为发所开之体故总云心心之胜能故云功德)

尔时帝释白法慧言。发心功德其量几何。答言。此义甚深难知难说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承佛力而为汝说。假使有人供养十阿僧祇世界众生以一切乐具住于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得福多不。答言甚多。法慧言。比发心功德百分千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如是供养百劫已令持十善。经千劫已令住四禅。百千劫已令住四无量心。经亿劫已令住四无色定。经百亿劫已令住初果。经千亿劫已令住二果。经百千亿劫已令住三果。经那由他亿劫已令住四果。经百千那由他亿劫已令住支佛(问答如前)。法慧言。比发心功德百分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何以故。一切诸佛发心不为如是等故。为佛种不断故。乃至第十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菩提心。又云。且置前喻。假使有人。于一念顷过东方阿僧祇世界。如是尽阿僧祇劫。此诸世界无有能知其际者。第二人于一念顷过前人所经世界。如是经于阿僧祇劫。乃至第十人乃至十方如是世界可知其际。发心功德不知其际。何以故。不为住尔所世界。但为了知十方世界麁世界。即妙世界妙世界即麁世界。仰覆大小广狭一多净秽相即亦尔。一切世界一毛端中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体性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一切无性一念知一切广大世界故发菩提心。又云。菩萨不为知十方一切劫成坏故。为知成坏劫尽无余故。所谓长短劫平等一多有佛无佛一佛多佛有量无量有尽无尽。一念与不可说不可说与一念。一切劫与非劫等平等亦尔。为欲一念中尽知三际世界成坏劫故发菩提心。欲知众生种种差别等亦复如是。皆以如前十方十人为喻。供养十方诸佛。喻亦如前。度众生喻亦如是(发心所缘是所观境境具三谛无性空一切假平等中)。

明法品十八(卷十八重叹所得故云明法明谓所证法则方法依方有契故云明法)

尔时精进慧菩萨白法慧言。初发心菩萨成就如是大功德。三世佛摄受决定至菩提。于佛教中云何修习。使愿行满足。众生得度绍三宝种。法慧言。如是问者同于如来。我承佛力为说少分。菩萨发心应离十种放逸。得十种清净。复修十法。令诸佛欢喜。又修十法。令速入诸地。具足如是大功德已。渐入佛地。是菩萨于一念中悉遍知一切诸法。唯除如来。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文中广列诸佛功德叹此菩萨。又云成就三世如来智。

第四会夜摩天宫说四品三卷

昇夜摩天品十九(卷十九同昇须弥品)

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世界一一四天下南洲及须弥。皆见如来处众说法。莫不自谓皆对于佛(余大同前须弥顶)。

夜摩偈赞品二十(卷同同须弥赞)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一大菩萨各与佛刹微尘数菩萨俱。余大如前。但菩萨中以功德林为首。十林为异。佛名号集会等皆同。一一林各以十偈叹佛。第六精进林菩萨偈云。众生非众生二俱无真实。如是诸法性实义俱非有(生亦名法性)。七力林菩萨云。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八行林菩萨云。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于佛法一切无疑惑。若见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九觉林菩萨云。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色。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智林菩萨云。所取不可取。所见不可见。所闻不可闻。一心不思议。有量及无量二俱不可取。若有人欲取毕竟无所得。譬如随意珠能现一切色无色而现色。诸佛亦如是。又如净虚空非色不可见。虽现一切色无能见空者。诸佛亦如是。普现无量色。非心所行处。一切莫能覩。

十行品二十一(卷同依真修习故名为行无差而差故置林称)

尔时功德林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入已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世界。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告功德林。十方诸佛同加于汝(余如前)。及列释十名行相。初欢喜行为大施主为护众生习诸佛行(广释事施)。如是行施利益众生而无我想。但观法界众生界无边际法空法无所有法无相法无体法无处法无依法无作法。作是观时不见受施财物果报。次观三世一切众生身皆灭坏。为说平等不坏法性。二饶益行护持净戒(广释事戒)。复作是念。我当随顺一切如来。具诸佛法。住无上平等处。等观众生。三无违逆行安住佛法。了身空寂。无我我所。若苦若乐皆无所有。摄受众生。趣向涅槃。四无屈挠行修诸精进。于一切世界中。令诸众生究竟涅槃。五离痴乱行成就正念。最上清净善知音声。生住灭相心不惑乱。三昧增广。六善现行能知三业皆无所有。善巧方便现无生相。成熟调伏教化众生。十行品(卷二十)第七无着行广明念念入阿僧祇世界。严净阿僧祇世界。诣佛承事等。皆云僧祇。如是菩萨深入法界。住于佛住。说无所说。一一毛端处尽未来劫。修菩萨行。入于法界。而无所着。遍于法界。行菩萨行。八难得行此菩萨成就难得善根。难伏最胜不可坏无能过。不可思议无尽。自在力大威德。与一切佛同一性(皆云善根)。深入众生界。如法界无有二相。无有增减。以一切法法界无二故。教化众生。不说一法。以法界中无有一法向诸乘故。诸法无二无不二故。譬如虚空求不可得然非无虚空。九善法行得陀罗尼。大悲坚固普摄众生。于一切世界变身金色。妙音具足而作佛事。十真实行展转深妙。到一切佛法海实相源底。

十无尽藏品二十二(卷二十一行相宽博故云无尽含摄不赀故云藏也)

尔时功德林菩萨告诸菩萨言。有十无尽藏。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谓信藏戒惭愧闻施慧念持辩。一一皆十。信谓信一切法空无相无愿无作。无分别无所依。不可量无有上。难超越无生(如初句)。如是信已闻十种不思议。心不怯弱。所谓闻佛法不思议。心不怯弱。一切佛生界众生界虚空界涅槃界过去未来现在入一切劫(如初句)。何以故。此菩萨坚信智无边无尽故。心不退转故。戒藏亦十。所谓普饶益戒。不受不住无悔恨。无违诤不损恼。无杂秽无贪求。无过失无毁犯(文中广释)。惭无始恶。愧现世恶。闻谓广知因缘四谛三乘等。施有十。所谓分减施竭尽施内施外施内外施一切过现未究竟。分减者凡有所食。施于身中八万户虫。竭尽者。乃至尽命。内谓身分。外谓外财。内外谓二俱。一切者己身妻子乃至七宝轮王位。过去者如过去佛菩萨所行。我亦如是。未来亦然。现在者闻四天王乃至色究竟二乘位。闻已不着。究竟者闻有所须。经阿僧祇劫。令菩萨身不具。不生悔心。但观身中种子乃至究竟不净。慧者所谓如实知四谛因缘。谓于五阴一一阴了知四谛十二支。支支四谛三乘一一皆了四谛。如云知声闻。知声闻法。知声闻集。知声闻涅槃。皆如实知。以不可坏故。念谓念过去不可说生。念不可说佛名号。念不可说佛出世。念不可说修多罗乃至论议。念不可说众会演法根性烦恼三昧。持谓持诸佛所说修多罗。余如念中说。辩谓为众生说。如上念持经于不可说劫。

第五会兜率天宫说三品十二卷

昇兜率品二十三(卷二十二大旨同前夜摩品)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余如前。供具众集倍于前。

兜率偈赞品二十四(卷二十三大旨同前)

金刚幢(菩萨下同)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众生及诸法了达皆无碍。普现众色像。遍于一切刹。坚固幢。云何有智慧人于佛得见闻。不修清净愿。履佛所行道。勇勐幢云。如人获宝藏永离贫穷苦。菩萨得佛法离垢心清净。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譬如虚空界不生亦不灭。诸佛法如是。毕竟无生灭。光明幢云。了法性空寂。如幻而生起。所行无有尽。导师如是现三世一切佛。法身悉清净随其所应化。普现妙色身。智幢云。一切国土中普现无量身。其身不在处。亦不住于法。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普现一切刹。佛体亦无二。星宿幢云。众生妄分别是佛是世界。了达法性者。无佛无世界。法幢云。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若有智慧人一念发道心必成无上尊。慎莫生疑惑。如来自在力无量劫难遇。若生一念信速证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虽尽未来际遍游诸佛刹。不求此妙法。终不成菩提。

十回向品二十五(卷同趣理渐极故名回向坚固难动义之如幢)

尔时金刚幢菩萨入智光三昧。各过十方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尘佛。同号金刚幢(余如前)。列十回向名释。初救护众生回向。具行六度四无量等。回此善根饶益众生。令至究竟永离众苦。令得一切智。以入一切法平等性故。等视众生。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乾闼婆城阿修罗手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等物之所覆障隐而不现。

(二十四卷)二不坏回向。发一念心。求一切智。得不坏信。心常回向出世之道。积集善根。得法实相。具菩萨行。于一切相皆无所着。明见真实善巧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顺三世佛回向之道。善巧方便永拔一切取着根本。四至一切处回向。修诸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处。普遍开示。普摄众生。称可佛心等。

(二十五卷)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忏除业障。所起善根回向。庄严一切佛土。无有分别等。得十无尽藏。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此菩萨或为帝王临御大国。威德广被靡不归顺。发号施令。悉依正法。周行率土。于法自在。见者咸伏。不刑不罚。感德从化。以四摄法摄诸众生。具足修行一切布施。

(二十六卷止二十八卷)广说施愿。偈云。了达诸法真实性。而于法性无分别。知法无性无分别。此人善入诸佛智。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

(二十九卷)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积集善根。普施众生。成满佛智。

(三十卷)八真如相回向。智常观察一切众生。心恒忆念善根境界。以等真如平等善根回向众生无有休息。

(卷三十一)九无着无缚解脱回向。以此心成就普贤行愿大回向心。

(卷三十二)十等法界无量回向。广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众生。于菩提心常行饶益。长养善根。平等回向皆如法界。

(卷三十三)菩萨于一切佛刹中。一方一处一毛端量。皆有无边不可说菩萨。成就智慧。充满而住尽虚空界。皆悉如是。皆以同体善根回向故。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说一品六卷

十地品二十六(卷三十四生成深广故立地名该摄事理故名为藏权实俱实真俗咸真)

尔时世尊在他化自在天宫。与大菩萨众俱。其诸菩萨不退菩提。从他方来集。住一切菩萨智所住境。入如来智所入处。十方各过十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外各有十亿佛刹尘佛。同名金刚藏。而现其前赞金刚藏菩萨。乃能入是智光三昧。如向诸佛共加于汝(余如前兜率品)。十方诸佛与其身智。各申手摩顶。金刚藏菩萨从三昧起。普告诸菩萨众。佛子。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若虚空尽未来际。一切佛刹救护众生。为佛所护入三世佛智地列十地已默然。解脱月三请。诸大菩萨同声共请。世尊眉间出清净光。名菩萨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为眷属。遍照十方息诸恶趣照佛众会。一切诸佛所加说法。菩萨之身作是事已。于上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而住。欲令大众增净信故而说偈。说已广赞地上功德。佛子。住此欢喜地。念诸佛故生欢喜心。念佛法故。念诸菩萨故。念菩萨行故。念清净诸波罗蜜故。念诸菩萨地殊胜故。念菩萨力不可坏故。念如来教化众生故。能令众生得利益故。念一切如来智方便故(如初句)。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亲近一切佛故。远离凡夫地故。近智慧地故。永断恶趣故。与众生作依止故。见一切如来故。生佛境界中故。入一切菩萨平等性中故。远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故(亦如初句)。何以故。此菩萨离五怖畏故。于一一法皆云广大如法界等。

(卷三十五)菩萨起十种深心。入第二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有命之者生慈念心等。乃至上上十善证十力四无畏一切佛法。又云。杀生之罪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以愿力故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作转轮王。三发光地得无量神力。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作三十三天王。

(卷三十六)四焰慧地修诸观行。作须夜摩天王。五难胜地利益众生示现世间。伎艺算数文字方药吉凶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渐令安住无上佛法。多作兜率陀天王。

(卷三十七)六现前地恒以大悲不舍众生。般若波罗蜜现前。名无障碍智光明。多作善化天王。七远行地功用行满智慧自在。虽行实际而不作证。多为自在天王。

(卷三十八)八不动地得无功用法。深入如来所行境界。于无量国土修菩萨行。多作大梵天王。九善慧地起四无碍辩。于无量佛所演说法音周遍法界。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王。

(卷三十九)十法云地神通智慧说不可尽。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电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周旋往反。于一念顷遍微尘国。演大法摧魔怨。霔甘露雨灭除一切众惑尘焰。能现无量自在神力。大众闻此堕在疑网。时金刚藏入一切佛国土体性三昧。大众自见在金刚藏身内。大千世界庄严之事说不能尽。又见菩提树高广严好等。现已还令各在本处。住此地菩萨多作摩醯首罗天王。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下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一品十三卷

十定品二十七(卷四十此十种定以称理故一一皆从理具而起故凡所入恒具恒空恒在法性即体而用体用不二六即言之皆可修入)

尔时世尊存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恒住一相。所谓无相。与十佛刹尘数菩萨俱。靡不皆入灌顶之位。具菩萨行等于法界。更列一百菩萨名等。十佛刹尘数菩萨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同修菩萨行。次普眼菩萨问佛。普贤菩萨及住普贤所有行愿。诸菩萨众成几三昧解脱。而于菩萨诸大三昧或入或出。佛略赞普眼已告言。普贤菩萨今现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等。诸菩萨闻普贤名。得无量三昧。其心寂静等。普眼白佛。普贤菩萨今在何处。佛言。今在道场亲近我住初无动移。普眼及诸菩萨观察不见其身及座。佛言。普贤菩萨住处甚深不可说故。普贤菩萨获无边智慧门。入师子奋迅定。得无上自在用。入无碍际。生佛十力。以法界藏为身。于一念顷悉能证入三世佛智故汝不见。普眼闻说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复更欲见亦不能覩。佛言。若有得见普贤菩萨承事。闻名思惟忆念生信。勤观始趣向正求觅。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佛言。汝等宜更礼敬。殷勤专至观察十方。想普贤身现在其前周遍法界。深心信解厌离一切。誓与普贤同一行愿入真实法。普现世间知众生根。若能如是当见普贤。普眼如教。普贤为现。令诸菩萨皆悉得见。在此众中坐莲华座。亦见从十方来。亦见在彼说法。菩萨见己如见十方诸佛。以佛威神以菩萨信解普贤本愿力故。自然无量供养。放光照不可说世界。令不可说菩萨入普贤行。不可说菩萨成普贤行。不可说菩萨悉得圆满普贤行愿成就菩提(从前至此始结得道)。次普眼赞普贤菩萨。如来印述。佛告普贤。汝为普眼等说十三昧。列十大三昧已言。若成就者则名为佛如来十力导师一切智等(广说不思议功能)。尔时普贤承如来旨观普眼等。分别广说有十种无尽法。住此三昧超过世间。譬如比丘住不净观。菩萨亦尔。观察法身见诸世间普入其身。于中明见一切世间及世间法皆无所着。是名第一普光明三昧。妙光明三昧者能入大千。微尘大千一一世界现大千尘身。一一身放大千尘数光。一一光现大千尘数色。一一色照大千尘数界。一一界调伏大千尘数众生。界种不同染净等别而无杂乱。譬如日影照诸宝山。其影各各展转互入。菩萨住此三昧不坏世界。不住内外无所分别。而能于诸界长短等相入诸界中事宛然可见。

十定品(卷四十一)

三遍往诸国土神通三昧者。于十方尘界入此三昧。长短不同刹那乃至不可说劫。若法若非时法不生分别。四清净深心行三昧者。知佛身数等众生。于诸佛所而作供养。恭敬尊重顶礼。举身布地问法称扬。于一念顷悉能了知亦不分别。住世涅槃等从定而起忆持不忘。五知过去庄严藏三昧者。能知诸劫诸刹诸佛说法。佛说中心乐诸根。调伏佛寿次第不失故。于三昧能入百劫乃至不可说劫。六智光明藏三昧。能知未来一切诸法。于一念顷能知一切劫。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悉能次第遍入十方世界。见佛出兴神力众会。众会大小等四天下。乃至充满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刹。亦见自身在彼说法。及以一切所作佛事。及见佛身不同。色量各别得十种速疾十种法印等。

十定品(卷四十二)

八一切众生差别身三昧。能于一切无着。能于诸身更互起入诸趣身。起入一四天下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众生身。起入一身多身。更互起入现种种光等。九法界自在三昧。一一毛孔入此三昧能知一切。

(卷四十三)十无碍轮三昧。一切无碍普眼白普贤。得如是法同于如来。何不名佛何不名十力一切智等。何故修普贤行愿犹未休息。何故不能究竟法界舍菩萨道。普贤告曰。此菩萨则名为佛。于如来所修菩萨行无有休息名为菩萨。如来诸力皆悉已入则名十力。乃至观察展转增胜名为菩萨。虽证普眼境界增长名为菩萨。于一切佛刹而成正觉。或于一念而成正觉。或须臾一时一日半月一月。乃至不可说劫而成正觉。

十通品二十八(卷四十四定从体立通从用生体用不二准前可知是故理有方能事用事由于理故六即中名理通具)

普贤言。一他心通。知不可说佛刹尘界六道心三乘心八部心难处心等九界。二天眼通者以无碍清净天眼智通。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界中众生死此生彼善恶趣罪福相乃至八部皆见无谬。三宿命通者。知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劫众生生处姓族苦乐因缘品类国土趣生形相行业结使心念等差别。悉知诸佛名号出兴众会父母侍者弟子城邑出家成道说法涅槃调伏众生法住塔庙己身发心亦复如是。四知尽未来际劫智通。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数界中众生及界因果行业善恶。悉知乃至佛名字等(如前)。五无碍清净天耳。圆满广大聪彻。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中所有音声所闻(如前)。六住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智通。凡有所闻一切世界佛名相貌种种国土等皆悉不动而往。七分别一切众生言音智通。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尘数界中众生种种言辞圣非圣等皆能了知。八无数色身智通。入于法界能现其身作种种色。所谓无边色无量色清净色庄严色普遍色具相色文列百例。九一切法智通。知一切法无有名字无有种姓。无来无去非异非不异等不可言说。而以方便分别安立。十一切法灭尽三昧智通。于念念中入一切法灭尽三昧。亦不退菩萨道不舍菩萨事。佛子。如此十通余一切菩萨不能思议。

十忍品二十九(卷同竝是无生之异名从法从喻从理从用故立十名名下释义悉从所依忍名从因地非果故得真因定故立斯号)

普贤言。菩萨有十种忍。得此忍者到于一切菩萨无碍忍地。一切佛法无碍无尽。所谓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音声忍者。闻诸佛法不惊不怖。深信悟解忆念修习。顺忍者。谓于诸法思惟观察。平等无违正住修习。无生法忍者。不见少法生灭。若无生灭则无差别无处。寂静离欲无作无愿无住无去无来。如幻忍者。知一切法从因缘生已。了达诸法一多相即。了达诸法法界平等。譬如幻士幻作种种非有而有。知因缘性无有动转。如焰下五义势大同。住是十忍诸法具足。

阿僧祇品三十(卷四十五初地已上入佛所知意正为明数非数故名佛所知非数而数下位不测以由正证非数非非数故遍一切法)

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故佛所说阿僧祇无量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为云何耶。佛言。汝欲令诸世间入佛所知而问是义。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一百二十四重。佛为心王菩萨而说颂曰。不可言说不可说充满一切。不可说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不可言说诸佛刹。皆悉碎粖为微尘。一尘中刹不可说。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说诸佛刹一念碎尘。不可说念念碎尘悉亦然。尽不可说劫恒尔。此尘有刹不可说。此刹为尘说更难。以此诸尘数诸劫一尘十方不可说。尔劫称赞一普贤。无能尽其功德量。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一切毛端悉亦尔。如是乃至遍法界。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刹悉如是。国土佛名佛身佛色光明。光中华华中叶。叶中色色中叶。叶中光光中色。色中光光中月。月中光光中日。日中色色中光。光中座座中严。严中具具中光。光中色色中净光。光中妙光此光复现种种光。光中妙宝如须弥。一一光中复现宝。宝现众刹。一刹为尘。一尘色相一一皆云不可说。又约所说利生等三百余重不可说。最后云。如是三世无有边。菩萨一切皆明见。

寿量品三十一(卷同由证非量非无量故得能量能无量今此且从迹量边故以诸量为其目)

尔时心王菩萨告诸菩萨言。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日一夜。袈裟幢等更有九重。如是以劫而为一日一夜。最后云。乃至过百万阿僧祇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等诸同行大菩萨充满其中(竝语佛刹末云已曾成佛)。

诸菩萨住处品三十二(卷同竝是法身示迹之处或是古佛现作因人令末代人斯心有在覩迹慕本发意修行)

尔时心王菩萨告诸菩萨。东方有处名仙人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金刚胜。与其眷属三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南方胜峯山法慧菩萨。与五百人俱。西方金刚焰山菩萨。名精进无畏行。与三百人俱。北方香积山菩萨名香象。与三千人俱。东北方清凉山菩萨。名文殊师利。与一万人俱。海中有金刚山。菩萨名法起。与千二百人俱。东南方支提山菩萨名天冠。与一千人俱。西南方光明山菩萨名贤胜。与三千人俱。西北方香风山菩萨名香光。与五千人俱(广如初文)。大海中有庄严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住。毗舍离南有住处。名善住根。摩度罗城有满足窟。俱珍那城住处名法座清净。彼岸城有目真隣陀窟。摩兰陀国住处名无碍。龙王建立。萨遮国住处名出生慈。震旦国有那罗延窟。疏勒国有牛头山。迦叶弥罗国住处名次第增长。欢喜城有尊者窟。菴浮梨摩国住处名见亿藏光明。乾陀罗国名苫婆罗窟。一一皆云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住止(九处有人十三处不出人)。

佛不思议法品三十三(卷四十六前因人土为所依今举果德法为所託依止不二身土何殊不二而二以分能所)

尔时大会中诸菩萨念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诸佛本愿种性出现佛身音声智慧自在无碍解脱(如初句)。尔时如来加青莲华藏菩萨。令满普贤大愿。知见一切佛法。告莲华藏菩萨言。诸佛世尊有无量住处。所谓常住大悲住等。又有十种普遍法界。所谓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身。色相清净普入诸趣而无染着。无障碍眼于一切法悉能明见。无障碍耳悉能解了一切音声。有无边际鼻能到诸佛自在彼岸。有广长舌出妙音声。周遍法界身应众生心咸令得见。意住于平等法身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力。清净世界随所乐见。菩萨行愿圆满(如初句)。诸佛又有十种念念出生智。又有十种不失时。谓成正觉成熟缘记菩萨随心现等。又有十无比十种智十普入法十难信十大功德十究竟。

(卷四十七)十佛事乃至更有二十余重十。皆是如来之妙德也。

如来十身相海品三十四(卷四十八前辨所依土法今明所现身相土法即身能所何别身即是法相即无相)

尔时普贤告诸菩萨。今为汝说如来相海。佛子如来顶上有三十二大人相。一一皆悉周遍十方。如是乃至左足指端第九十七一一皆云周遍法界。毗卢遮那有如是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皆以妙相庄严。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三十五(卷同相之眷属麁细无非法界故尔)

尔时佛告宝手菩萨言。如来有随好名圆满王。出大光明名为炽盛。七百万阿僧祇光明而为眷属。我在兜率时。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刹尘界。彼界地狱遇光息苦。得十种清净六根咸生兜率。彼天有鼓名甚可爱乐。彼天生已此鼓发声。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昔近善友。遮邪威力于彼生此。次足下千辐轮名光明普照王(亦如前)。

普贤行品三十六(卷四十九果满由行感果示因皆由计我能治行生行虽众多不出二种差及无差一切相入)

尔时普贤告诸菩萨。如向所演但随众生根器。以诸众生无智计我(广说诸障)。明诸障已次明修行十法。谓不弃众生等。即得具足十种清净。谓通达甚深法清净等。次得十种广大智。谓知一切众生心行等。次得十种普入。毛道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身与一身。不可说劫与一念。一切佛法与一法。不可说处与一处。一切根与一根。一切根与非根。一切想与一想。一切音与一音。一切三世与一世。皆更互相入。次十种胜妙心。次得十种善巧智等。

如来出现品三十七(卷五十称理而现故引愿力)

尔时世尊放白毫光。名如来出现。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为眷属。其光遍照十方尽虚空法界。作佛事已入如来性起妙德菩萨顶。此菩萨一心向佛而说偈赞佛。于口放光名无碍无畏。入普贤口。菩萨身座过于本时百倍。次性起问现相意。普贤答。偈云。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性净亦如是。本性非性离有无。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十方境界性亦然。一切文辞莫能辨。普贤言。于无量处见如来身。何以故。不应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土一众生见如来身。应遍一切见如来身。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虚空无身故。佛身亦尔。遍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法。非至非不至。身无身故为众生故示现其身。是名佛身第一相。次广说譬喻。如虚空日轮等。又云譬如月轮有四奇特。一者映蔽一切星宿光明。二者随时示现亏盈。三者多处现影。四者见者皆对目前。如来亦尔。映蔽一切声闻缘觉。随其所宜示现寿命。净心众生菩提器中影无不现。众生皆谓唯现我前。

(卷五十一品同)普贤说如来音声十种相。次说如来心十种相。

(卷五十二品同)普贤云。如大海水皆从龙王心念所起。如来亦尔。一切智海皆从大愿之所起也。又南洲二千五百河。西洲五千河。东洲七千五百河。北洲一万河。其水多不。答言。甚多。普贤言。复有八十亿诸大龙王。一一展转。其水倍倍于前。皆流入海。又娑竭太子宫殿中水出复倍于前。娑竭龙王宫中水涌出入海复倍于前。其水绀琉璃色涌出有时。是故大海潮不失时。如来智海复过于是。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海内诸龙宫殿。以左右翅鼓扬海水。悉令两闢知龙男女命将尽者而搏取之。如来亦尔。知诸众生根已熟者。以止观翅鼓生死海而撮取之。乃至文中一一广释。皆云云何知。应正等觉音声心意识境界行成正觉转法轮般涅槃见闻亲近所种善根(如初)。于十方界现大神通。十方各八十亿佛刹微尘同名诸佛同说此法等。皆遮那本愿之力。

第八再会普光明殿说一品七卷

离世间品三十八(卷五十三世间不同故辨杂行)

尔时如来在菩提场普光明殿。坐师子座妙悟皆满(始成异名)。二行永绝等。与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尘数菩萨皆住一生。从他方来称叹佛德。尔时普贤入佛华庄严三昧。从三昧起。普慧菩萨问。何等为菩萨依。何等为奇特想。何等为善知识。行勤精进心得安隐。何等戒。何等成就众生入界入劫等二百问。普贤广答皆有深义。答奇特想中云。于一切行生自行想。愿亦如是。答心安隐中有十种。皆以自行令他得之心则安隐。答戒中有十种戒。全是利他。所谓不舍菩提心戒。远离二乘地戒。观察利益众生戒等。有十种自知受记。所谓以殊胜解发菩提心。永不厌舍诸菩萨行。住一切劫行菩萨行。修一切佛法。于一切佛教一向深信。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置一切众生于佛菩提。于善知识和合无二。于善知识起如来想。恒勤守护菩提本愿(句下皆有自知受记)。十种入入诸菩萨。十种入入诸如来。十种入众生行。十种入世界。十种入劫乃至十种佛。谓成正觉佛愿业报住持涅槃法界心三昧本性随乐十种发菩提心因缘。竝以众生为首。

(卷五十四)有十种园林。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化物不疲住劫摄行。净土住止魔宫降他。思法观理行行绍继。一切佛法转法轮行一念成道。

(卷五十五)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大心。于一切佛所观一切众生界。观一切刹一切世一切法界。观察一切法皆如虚空。一切菩萨广大行。正念三世一切佛。观不思议诸业果报。严净一切佛刹。遍入一切诸佛大会。观察一切如来妙音(皆云发广大心)。

○(卷五十六)菩萨有十种无碍用。所谓众生无碍用。国土法身愿境界智神通神力力(如初句)。于身无碍用有十。以一切众生身入己身。无碍用己身入一切众生身。一切佛身入一佛身。一佛身入一切佛身。一切刹入己身。以一身示现三世众生。一身示现无边身。入三昧一身示现等众生数身。成正觉于一众生身现一切众生身。于一切众生身现一众生身。一切众生现法身。法身现一切众生身(如初句)。

○(卷五十七)菩萨有十种习气。菩提心习气善根化生见佛受生行愿诸度思惟平等法境界差别。十种眼。肉眼见诸色故。天眼见众生心故。慧眼见众生根故。法眼见实相故。佛眼见佛十力故。智眼见诸法故。光明眼见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所见无障故。一切智眼见普门法界故。十种耳。闻赞声不贪着。闻毁声不瞋恚。闻说二乘不求不着。闻菩萨道欢喜踊跃。闻地狱苦起大悲心。闻说人天知其无常。闻赞诸佛加行圆满。闻说六度四摄发心修行。闻十方音声达深妙义。初心后心常闻正法不舍众生。有十种鼻。闻臭不嫌。闻香不着。闻香及臭其心平等。闻非香臭安住于舍。闻众生依正知其业行。闻诸伏藏皆能辨了。闻六道生知其过行。闻声闻行住一切智。闻菩萨行用平等心。闻诸佛智不舍菩萨行。有十种舌。开示一切众生行。舌开示无尽法门舌。赞一切佛功德舌。演畅无碍辨才舌。开阐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诸刹舌。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魔外至涅槃舌。有十种身。人身化于人。非人身化三恶。天身化三界。学身现学地。无学身示现罗汉地。独觉身化独觉地。菩萨身成就大乘故。如来身智水灌顶故。意生身善巧出生故。无漏法身以无功用道示现一切众生身故。有十种意。上首意发起善根故。安住意深信难动故。深入意随顺解了佛法故。内了意知众生心乐故。无乱意诸惑不杂故。明净意客尘不染故。观众生意无一念失时故。善择所作意未曾一处生过故。密护诸根意调伏无散故。善入三昧意入佛三昧故。行住坐卧处各十。有十种师子吼。所谓唱言。我当必定成佛。是菩提心大师子吼。我当令一切众生未度者度等四。是大悲大师子吼。我当令不断三宝。是报佛恩大师子吼。我当严净一切刹。是究竟坚誓大师子吼。我当除一切恶道及诸难处。是自持净戒大师子吼。我当满足诸佛三业及相庄严。是福德无厌大师子吼。我当除灭一切天魔及诸魔业。是修正行断诸烦恼大师子吼。我当除我我所净三空门。是无生忍大师子吼。最后生菩萨示生王宫出家成道。是如说行大师子吼。

(五十八卷)六度各十法相通漫多属别门。四无量各十亦尔。有十种求法。直心精进一向断他惑。益自他入智慧。出生死为利物。断他疑满佛法。十魔十魔业十舍魔业十种魔所摄持。谓懈怠心魔所摄持。志乐狭劣少行生足。受一非余不发大愿。乐寂断惑永断生死。舍菩萨行不化众生。疑谤正法。十种佛所摄持。谓初发菩提心佛所摄持。不失菩提心。觉魔事能离。闻如说修行。知苦不厌恶。观深法得果。说小不取证。观无为不住。至无生受生。证智起于行。菩萨住兜率天。有十种所作业。于兜率天将下生时现十种事。

(卷五十九)菩萨示现处胎有十事。为成就小心劣解众生。不欲令彼起念菩萨自然化生故。为成熟父母眷属宿世同行善根等。示生微笑行七步。现处童子地现处王宫。出家苦行诣道树。坐道场降魔成佛转法轮。般涅槃各有十事。

第九会给孤独园说一品二十一卷

入法界品三十九(卷六十知识虽众不出法界法界无二任运差别差别知识为法界用无差别知识为法界体)

尔时世尊在室罗伐国逝多林给孤园大庄严重阁。与菩萨五百人俱。普贤文殊而为上首。列一百四十菩萨等。皆悉成就普贤行愿广叹德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以大悲身以方便力充满虚空。入师子频申三昧已。一切世间普皆严净。大庄严阁忽然广博无有边际众宝庄严。佛神力故其逝多林忽然广博。与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国土其量正等众宝庄严。何以故。如来有不可思议自在用故。十方各不可说佛刹微尘世界海外。各一世界各一佛各一菩萨。与世界海尘数菩萨俱来各现神变。以佛力故于一佛所一念之顷普见十方无所迷惑。于刹那顷悉能往诣。如是等菩萨满逝多林。尔时舍利弗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境界游戏神变尊胜妙行威德住持净刹。亦复不见不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等皆悉不见。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善根。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佛刹功德诸佛神变。于生死中发菩提心。令他住菩提心。令如来种性不断等。种种皆悉本无故。以是缘故不能见闻念等。依声闻乘而出离故。如恒河岸无量饿鬼。为渴所逼求水不得。虽住河边而不见河。设有见者但见枯竭。声闻亦尔。譬如有人于大会中。梦见须弥山顶种种庄严天人受乐。亦自见身如彼。诸天会人同处。而彼不见彼不梦故。声闻亦尔。譬如雪山具种种药。良医乃见则非捕猎放牧者见。譬如比丘于大众中入遍处定。其余大众皆悉不见。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尔时毗卢遮那愿光明菩萨等十菩萨。各说十偈皆劝声闻。令观如来及诸菩萨。皆说如来及以菩萨不思议事理。唯最初菩萨中有一行偈。斥声闻人云。一切诸缘觉及彼大声闻。皆悉不能知菩萨行境界。此诸偈意多明圆因圆果作用等。

(卷六十一)尔时普贤菩萨普观众会。以等法界方便等虚空界方便等众生界方便等一切法光影方便。为诸菩萨以十种法句。说此师子频申三昧。广明依正自在胜用。尔时如来欲令诸菩萨安住此三昧。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门。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国土。广明如来神用竟。乃云。文殊承佛神力。欲重宣此逝多林中诸神变事而说偈言。汝应观此逝多林。以佛威神广无际。一切庄严皆示现十方法界悉充满等。二十六行颂颂前所见。时诸菩萨以佛三昧光明照故。即时得入如是三昧。得不可说大悲门。广于十方而作佛事调伏众生。尔时文殊从善住阁出。种种供养佛已。辞退南行往于人间尔时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见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出逝多林人间游行。作如是念。我今当与共往南方。时舍利弗与六千比丘出自住处。来诣佛所具白世尊。世尊许已右绕而出往文殊所。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自所同住出家未久。所谓海觉比丘善生福光电生净行天德等(竝非小乘所列)。此等六千悉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植善根。解力广大信眼明彻。其心宽博观佛境界。了法本性饶益众生。常乐勤求诸佛功德。皆是文殊说法教化。舍利弗令诸比丘观文殊师利清净身相及众会具足等。诸比丘闻。心意清净。信解坚固。举身踊跃。忧苦悉除。具菩萨根。得菩萨力入深境界。白言。大师将引我等往胜人所。时舍利弗将至文殊所已白言。此诸比丘愿得奉觐。诸比丘白文殊言。愿我悉得仁者所得。文殊以十事劝之。令行菩提道。诸比丘闻即得无碍眼三昧。见一切佛境界。悉见诸佛种种依正。知十方世界众生前后十生。忆彼界中过未十劫。念彼如来十本生事。成道转法轮神变说法各有十种。又即成就十千三昧。文殊乃劝诸比丘住普贤行(故知所得未入普贤行)。

○(卷六十二)文殊劝已南行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普照法界修多罗时。无量百千亿龙生人天中。一万龙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无量众生于三乘中各得调伏。福城中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数各五百皆来集已。五百童子中善财为首。文殊于是观察善财得名因缘等。知因缘已又知童子已曾供佛深种善根成佛法器。文殊观察已而为说法。说一切佛积集法相续次第法众会清净法法轮法法身法等(如初句)。令其发心。闻已勤求阿耨菩提。说偈赞叹自责等。文殊印述令亲近善友。向菩提行亲近善友。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善财问。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行。趣行净入成就随顺忆念增广。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更劝近善知识。从此南行有胜乐国。妙峯山有德云比丘(云云)。德云比丘告善财言。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国土。供养诸佛持诸佛法等。善男子。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岂能了达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广明念佛法门。于一念中见一切刹一切诸佛。次令南行。海门国海云比丘。善财一心念善知识教及以法门。至海云所见已(云云)。问。云何舍凡夫地入如来地等。海云言。我住此十二年。来常以大海为其境界思惟大海。广大无量甚深难测渐次深广。如是观时大海有莲华现。华中佛现。为我说普眼法门。我唯知此普眼法门。善住比丘住楞伽道边海岸聚落。善财至已见此比丘。从空中来往语善财言。我已成就无碍解脱门。见一切众生心行等。皆无障碍供养诸佛皆得自在。

(卷六十三)至达里鼻荼国城名自在。有人名弥伽。大士所得菩萨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次南行至住林聚落有解脱长者。所得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次南行至阎浮提畔摩利伽罗国。有海幢比丘。所得般若波罗蜜境界清净光明门。

(卷六十四)渐次南行至海潮住处普庄严园林。有休舍优婆夷。所得离忧安隐幢解脱法门。次南行至那罗素国。有毗目瞿沙。语善财言。我得菩萨无胜幢解脱。善财言。其相云何。时毗目仙人以右手摩善财顶执善财手。即见十方各十佛刹尘数界佛相好威仪。善财因此得毗卢遮那藏三昧。摄诸陀罗尼。次到伊沙那聚落胜热婆罗门。所得菩萨无尽轮解脱法门。

(卷六十五)次到师子奋迅城。有慈行童女。是师子幢王女。是女于王宫中坐毗卢藏殿。善财见已问女。女言。汝观我所住宫殿。观已乃见一一壁柱镜相形珠宝铃树缨络等中悉见法界。一切如来从初发心成道说法现入涅槃。此是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我思惟时得一切陀罗尼门。次到三眼国。善见比丘语善财言。我年既少出家又近。我此生中于三十八恒河沙诸佛所净修梵行。或一佛所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乃至不可说劫。于一念中十方界众生恭敬供养佛。菩萨行海诸根海等皆悉现前。得菩萨随顺灯解脱法门。次到名闻国。自在主童子与十千童子在河上戏砂。得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解脱法门。海住城具足优婆夷语善财言。我得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法门。于一小器随一切众生所欲。出于四事不可穷尽。十方皆然。大兴城明智居士。居市四衢十千眷属。皆令发心善根增长。所得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法门。

(卷六十六)次到师子宫城法宝髻长者所。得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法门。次至藤根国普门城。普眼长者治一切病。病差已具与一切四事。如应说法具足诸行。所得一切普见诸佛欢喜法门。次到多罗幢城。无厌足王如法治国。十千大臣共王理事。十万勐卒种种治人。语善财言。我此土众生杀盗乃至邪见作余方便。不能令其见已生厌发心。所得如幻解脱法门。次至妙光城。大光王于四衢道以一切资生摄取众生。所得大慈随顺世间三昧解脱法门。次到安住王都。有不动优婆夷。以堂宇中一切金色光明摄生。所得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法门。

(卷六十七)次至都萨罗城。遍行外道是出家外道。城东有山名曰善得。于彼山上徐步经行。十千梵众之所围绕。所得至一切处解脱法门。次到广大国。鬻香长者名优钵罗华。所得调和香法。次到楼阁城。见船师名婆施罗。在城门外与百千商人无量大众海岸上住说大海法。所得大悲幢行。次到可乐城。长者名无上胜。在其城东大庄严幢无忧林中。无量商人百千居士围绕说法。所得至一切处菩萨行清净门。次到输那国迦陵城月光园。比丘尼名师子频申。所得成就一切智解脱法门。

(卷六十八)次至险难国。宝庄严城市鄽北宅中有女名婆须蜜多。所得离贪欲际解脱法门。次至善度城。居士名鞞瑟胝罗。所得不般涅槃际解脱法门。次至补怛洛迦山。菩萨名观自在。语善财。我已成就大悲行解脱法门。我住此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各以一法摄之。以同类形而共居止。次有正趣菩萨从东方来。观自在菩萨令善财至正趣所。得普门速疾解脱法门。次至堕罗钵底城大天神所。得云网解脱法门。次至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中。有主地神其名安住。所得不可坏智慧藏解脱法门。次至迦毗罗城。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所得破一切众生暗法光明解脱法门。

(卷六十九)次至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中。主夜神名普德净光。所得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法门。次近有夜神名喜目观察。所得不思议大势力普喜幢解脱法门。

(卷七十)次至此众会中。普救众生妙德主夜神。所得普现一切世间调伏众生解脱法门。

(卷七十一)于此不远有主夜神。名寂静音海。所得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法门。次至此菩提场如来会中。主夜神名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所得甚深自在妙音解脱法门。

(卷七十二)次至此佛会中。主夜神名开敷一切树华。所得广大喜光明解脱法门。

(卷七十三)此道场中主夜神。名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所得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法门。

(卷七十四)此阎浮洲有一园林名岚毗尼。有神名妙德圆满。所得示现受生自在解脱法门。

(卷七十五)次至迦毗罗城瞿波释种女。所得观察一切菩萨三昧海解脱法门。

(卷七十六)次至摩耶夫人。所得大愿智幻庄严解脱法门。次至忉利天正念王天主光女。所得菩萨无碍念清净庄严解脱法门。次至迦毗城。童子师名遍友言。此有童子名善知众艺。学菩萨字智。得菩萨解脱。唱四十二字入般若门。次至摩竭提国婆呾那城贤胜优婆夷。所得无依处道场解脱法门。次至南方沃田城长者坚固解脱。所得无着念清净庄严法门。次至此城中(同上沃田)。妙月长者。所得净智光明解脱法门。次至南方出生城。长者名无胜军。所得无尽相解脱门。次至此城南(同上出生)有法聚落。婆罗门名最寂静。所得菩萨解脱名诚愿语。

(卷七十七)次至南方妙意华门城。童子名德生。童女名有德。告善财言。我证菩萨解脱名为幻住。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有园名大庄严。中有广大楼阁。弥勒菩萨安处其中。尔时善财向海岸国。自忆往世不修礼敬。忆念往音无量诸过对治而行。得无量法门已。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思惟观察。入遍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普现其身。在一切佛前菩萨前善知识前塔庙前乃至一切三乘圣众前十方一切众生前尽未来际等。善财童子入如是智。端心洁念于楼阁前举体投地。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绕无量匝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空无相愿者之所住处。具列一切法。皆云之所住处。尔时善财以无量称扬赞叹法而赞阁中诸菩萨已。一心愿见弥勒菩萨。乃见弥勒从别处来。无量八部大众围绕来至阁所。善财见已五体投地。是时弥勒观察善财指示大众。叹其功德而说偈言。汝等观善财智慧心清净。为求菩提行而来至我所等。一百一十四行偈赞已。善财闻已欢喜踊跃。以文殊之力众华璎珞忽然现手以散弥勒。弥勒摩顶偈赞善财。善财又以偈赞弥勒。

(卷七十八)善财白言。一切如来授尊者一生记。若一生已超一切菩萨所住处。具足一切菩萨地等。弥勒问众。见不叹言已。于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告善财言。汝为饶益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菩提心者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如是总一百一十八句赞叹菩提之心。又以一百五譬以譬圆菩提心。如是说已复赞于善财所有行愿菩提心等劝入此阁。

(卷七十九)于是善财右绕弥勒白言。惟愿为我开此阁门。弥勒弹指其门即开。命入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同于虚空种种庄严。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诸处悉如是见。具见种种不可思议自在境界。尔时弥勒即摄神力入楼阁中。弹指告言。善男子。起。法性如是。此是菩萨知诸法智因缘聚集所现之相如幻梦等。善财起已又复告言。汝住菩萨不可思议自在解脱。此解脱门名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此门中有不可说解脱门。一生菩萨之所能得。善财问言。此庄严事何处去耶。弥勒答云。于来处去。问。从何处来。答。从菩萨智慧神力中来。依菩萨智慧神力而住。无有去处亦无住处。非集非常。远离一切。次明无来无去。善财言。大圣从何处来。弥勒言。菩萨无来无去如是而来。无行无住如是而来。次述从一切法处来。善财问。何者是菩萨生处。答言。有十种菩提心。是菩萨生处。生菩萨家故(云云)。

第八十善财童子受弥勒教。渐次游行一百十城已。至普门国苏摩那城住其门所。思惟文殊随顺观察。是时文殊遥申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为其说法令入普贤行道场。文殊师利还摄不现。于是善财思惟观察。一心愿见文殊师利。及见大千尘数知识亲近供养。渴仰欲见。普贤菩萨即于金刚藏菩提场师子座前一切宝莲华藏座上起。等虚空界广大心见十种瑞相。又见十种光明相已。普摄诸根一心求见。于时善财即见普贤。在如来前坐师子座。诸菩萨众会中最为殊特。一一毛孔出尘数光。遍虚空一切世界。灭众生苦生大欢喜。又念念中出种种香云。遍法界虚空界广作佛事。见已即具十波罗蜜。普贤摩顶即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遍见普贤。于十方界一一尘中悉皆如是。次普贤说偈。复为诸菩萨说一百九十行偈叹佛。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下


上篇: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

下篇: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御製心经序 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 夫涅槃无方。佛性无体。而菩萨见...

观无量寿经义疏

观无量寿经义疏(本) 净影寺沙门释慧远撰 此经开首先知...

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

观经境胜,卒难受持。经谓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净土境观要门

净土境观要门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谿沙门 怀则述...

佛说七女经

佛说七女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

【注音版】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 如是我...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鉢多酥哩踰捺野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

【注音版】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大宝积经陏伽长者会...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

微信朋友圈里的善恶因果

在通讯和传媒极其发达的今天,微信给大家带来了信息交...

修行人必知十要

1.修行人,戒淫心, 淫是六道轮回根。色如毒药迷心性...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供香的起源

1、香为佛使 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

小儿闻法,即解甚深义

过去有一位比丘,住在精舍,很精进持守戒法,梵行清净...

不要让昨天的伤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术大师曾经以一双迅猛无敌的快腿令前来与之切磋...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