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

长水沙门子璿录

二立义分。二寄问中疏文二。初释法。大乘法体者。大乘之体。即是于心。名心为法也。此中且说法为大乘体。次下一文方说心为法体。此乃展转释出其体也。今言出大乘法体者。恐多法字。有智详焉。谓自下以三义释名法之由。夫言法者。有其二义。一任持自体义。二轨生物解义。今初一句。即初义也。谓本有自体真实不变。非同依他。从缘假立无有自性。以从无始来任持不失故。故下论云。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功德故。后二即轨生物解义。又法者。对智得名。以此一心是法界理。能轨于智令成无漏。无分别也。斯则以无相境相无缘智故。云对智。下论云。唯证相应故。复能显于三大之义。未有一义不从法显。故下文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义理既彰物则生解故。此二句皆后义也。宗本法者。谓一论所宗染净根本故。或可宗即是本。谓约义所依曰宗。能立万法曰本。故下疏云。依宗所显差别义理。又净名云。依无住本立一切法也。又起论云。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即斯法也。大位在因者。谓此论中所明法体。大都所判属于因位。以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既标众生之言。故知大概合当因位。不同佛性圆觉究竟觉不思议解脱等。大位在果。今约因中性德所标故。云众生心也。通染净者。若随名取义则位在于因。若克论体性则通于因果。因果即染净也。斯则心实通于因果。以带众生之言故。判在因也。然亦有在果名心在因名觉之处。如圆觉经云。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又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故。云通染净也。所以下文云。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摄世间法是通染。摄出世间法是通净也。

疏义者下二释义文三。初释文也。大乘名义者。谓大乘是名。名约义立故。须辨义。未有无义而有名者。何故等者。双徵名义。谓约于何义得名大乘。未审大乘有于何义。以双徵故。不言何故名。而言何故是。是之一字双含两势。盖文之巧也。谓此下释三大可知。二运者。有两意。一则自运运他。二则已运当运。今此论中正唯后意。故下文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于此二中皆具自运运他也。以约此义名为大乘。

是故下。二结意也。如文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先显法体。次云所言义者。则有三种等。是后显义理。大乘之中唯兹法义。今既法义并陈无所遗矣。故云义足。

疏依宗下三彰位所依之法。染净虽通。所显之义唯局于净。体相用三各不相。是故名差别离障。所显翻染得名故。云唯净。故下相大。文云。心性无动则有过河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用大云。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据此所说正唯属乘。而言大位者。以体大通染净故。今约多分判在果也。又体大虽通于染。以彼之名亦从显得。若在因时则无体大之名。至相用显时。方对此二以彰体名。由是三义皆属净也。

起下法体等者。即起下显正义中总之一段。文云。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乃至以是二门不相离故。论众生心者。众生即能依心即所依。所依之体从能依以彰名。前劣后胜。众生之心依士释也。故下文云。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疏三。初正释。出法体者。前出大乘体。名之为法。此出法体名之为心。从宽之狭。此为至也。如来藏心者。谓在缠自性清净心。具足含摄如来功德。名如来藏。如下自释。具和合下明心之行相也。和合即生灭门。以彼随缘成染净故。不和合即真如门。以约体绝相显不变故。以其下释所以。此心具上二种义者。以在众生位中辨故。是故论云众生心也。

若在下二反显。谓此心随染之时。则云与生灭和合。今在佛位纯净无垢。唯不生灭故。无和合义也。以始下出所以。显无生灭之相。故云唯是真如。既无彼相但是一真约何说合。故中论云。一法云何合。下文显佛地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纯净故。所显义者。三大之义自此方彰。生灭相无则唯局净。故无和合。

今就下顺结却成前义。众生即染相。以真体随缘起。为众生相不离体故。名和合。虽全体起相。而体未尝改变。故名不和合。由是在缠具二门也。

论出世间法下疏文二。初总叙意。初一句标指。余皆正叙。体即真如门。相即生灭门。二门相摄不相舍离故。云无碍。染净同依者。二门之中各摄染净。真如门是染净通相。生灭门别显染净。通别虽殊不出一心。故云同依。随流谓不觉迷真。乃至造业受报。反流谓始觉翻染。暨乎菩提涅槃。迷悟虽殊。唯此心转故。经云。无始时来性一切法依止。由此有诸趣及证涅槃果。是故万法唯心。心即是主故。其迷悟皆心所为。

疏是故下二别释相二。今初约生灭门释。不觉摄世间法者。以不觉是世间法根本。一切染法皆此所成。由是所成之染。皆不觉摄。则三细六麁五意六染等。是所摄之法也。故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摄出世法者以本始二觉是出世法本。一切净法皆觉所成。由是所成之净。皆属觉之所摄也。本觉所摄。即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等。始觉所摄。即三明八解力无畏等。然此且就相用有异。分其二殊。若约体同所摄无别。此犹下结示可知。

疏若约下二约真如门释也。鎔融含摄者。谓消和包纳。令彼染净差别之相。无有障碍也。染净不殊者。出鎔融之相也。谓以一真如理融之。使染即非染。净即非净。即染即净浑为一味。故云不殊。故下文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即无一切境界之相。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斯则生灭门中。名为该摄。真如门中名为融摄。该摄则染净俱存。融摄则染净俱泯。俱泯故一味不分。俱存故历然差别。是故二门虽皆言摄。而摄义不同也。下文显者。相次即辨。

释其法名者。标指此文也。法即是名。今此文中正释此心。得名法之所以也。谓依下于前三义中。约第三显义故。名为法也。其余二义论各有文。已如前引。

责总立难。疏二意中。初意云。心既通染不合显得唯净之义。其犹杂鑛之金。岂能铸得纯金之像。二意云。心既是一一则体狭。大乘义多。多故成广。岂能以狭而示于广。

开别中疏二。初总叙释意。大乘虽净者。牒纵所问也。相用下分别正答。对染者。谓相大则翻染成净。如云心性不动。即有大智慧光明义等。用大则随缘而起。如云随诸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等。此上二义皆对染成。故下文云。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也。今生灭下正明能显。既有觉不觉二义。故云具含染净。以有染故方能显净。净既不自净。待染以成净。何怪通染之心。能显唯净之义耶。此即结答也。以废下出对染所以或问曰。何故须对于染方立净耶。故此释也。故下文云。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又真如门中无染。亦不立净。又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递相见故。心法虽一者。牒纵所问也。而有下分别正答。示大乘体者。真如是泯相显实门故。以泯相而相不存故。唯示体也。具示三大者。生灭是揽理成事门故。以揽理而理不失故。具三也。大乘义下结成具示。谓此三大义中。具摄如来真应二身过河沙数德相妙用。以要言之。一切所有无漏功德。尽不出于三大之义。三大之体唯此一心。是故一心能显多义也。

总举等者。尽此一门之义也。一法界等者。具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共有一十三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真如相者。相即义相。如下文云。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不同生灭可状之相。复次下乃至终于此门。共有一十二行论文。是此所起也。据此所配。若言真如门。则通言心真如真如相则别也。

论是心下疏二。初释前二句二。初别释当文也。随熏变动者。谓随染净因缘所熏。令心变改动转。成生灭故。总举等者。撮下一门之义。在此生灭二字之中故。云总举。依如来藏等者。具云。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乃至性染幻差别故。都有七十五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缘由者。所以义。起下等者。具云。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乃至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共有四十九行论文。是此所起也。状谓形状。妄识所知境也。拣异真如相。是义相相即性也。非识境界唯智所证故。起下等者。具云。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麁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乃至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共有一十四行。是此起也。然此立义分中所立义本。即有八字。谓真如相生灭因缘相。下解释分中度有一百六十三行。逐段而释。如前所配。从四熏习下即通。明染净生灭起之由致也。若更束八字。不出心之一字。更展一百六十三行论文。以成百余部大乘经。此显论主证悟心中自在之用。

何故下。二通前料拣。先牃外难。何故两门一能一即耶。故牒云者。以真下释不起者。以真如有二义。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今此门中但约不变。以显其体。不约随缘。故云不起。所显谓体大能显即此门。能显为诠所显为旨。真如与体盖是一义。故云即也。以是下因显唯示体大也。起动者。即随缘义。以随缘故成生灭门。染净即生灭相也。即此染净为能示之诠。三大是所示之旨。二义各别。故云又分也。能所下拣异前门也。若喻显者。一心如水。真如如湿。生灭如波。是水湿相。即示。水体。是水波相能示水之自体(湿体)相(八功德相)用(鉴像润物)故。

疏体谓下。二释后一句文二。初释本文二。初别解当文。本觉者。即是前之真如。至此门中转名本觉。以对治故名本。对不觉故名觉也。即此本觉是生灭家之自体也。此显生灭别无其体。全揽本觉为自体故。生灭因者。或问。若此本觉是生灭体者。本觉即是真如。何故说为生灭自体耶。故此释之。谓生灭之相。起时实赖真如为因。以真如不守自性。为无明熏。成诸染相虽成染相其体不变。以不变故。熏彼无明。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渐起始觉成其净法也。如是染净皆由真如。是故真如是生灭体。故下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又云。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乃至名得涅槃。成自然业。亦辨体者。谓前真如门当体是体。此生灭门以真如为体。若无真如之体。生灭终不能成故。此门中须辨体也。翻染下明示相用也。净相即相大。谓大智慧光明义等。业用即用大。谓报化二身等。是以下指文结示也。以生灭门中文科两段。初释能示生灭心法。即生灭因缘相等。后辨所示三大之义。即体相用等。下文具显。

疏何故下。二通前料拣牃外难可见。以所下释也。前云。能示显诠旨不一。今云。自体显诠旨不异。此门虽即能所有殊。非谓所诠在能诠外。今显非外故。云自体等。斯则生灭是真如家相。真如是生灭家体。体相虽异而不相离也。其犹波水。虽异岂得水在波外耶。故知其水是波之自体也。

疏问真下二释妨难也。问意以两门敌对。而难详之可了。答中真如下二句牒门立理。不必由起者。真如本自立。不藉于生灭也。自性本常。岂因他有。由无下正释。谓有起必有相用。无起但唯存体故。前门中但只言一也。生灭下二句牒前立理。起必赖不起者。异于前门也。若无不起之真如。何有起动之生灭。如无其水。岂有于波。故须藉之。起含不起下正释。真如举体成生灭故。今生灭含于真体也。犹水起成波。波含于水。由是此门不唯示于相用。亦示体也。故云具示。

疏起下等者。如论云。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乃至真如自在用义。故即有六十四行论文。正是此所起也。体大疏言真性者。真谓拣非伪妄独显圆成。性谓自体常住不变不异。即拣诸法空性也。深谓竪穷三际无去无来。广谓横遍十方非中非外。凡即六趣差别。圣即三乘不同。染即秽土极于三界。净即净土尽于十方。然凡圣染净各通二报。今约别论故。凡圣属正染净对依也。以诸法虽广不出依正二报。正中不出凡夫圣人。依中不出净土秽土故。举此四以摄一切无不尽也。皆以为依者。上之四法并用真如之体为所依故。故华严云。未曾有一法得离于法性。下文云。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楞严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既为一切所依。体大之名由此而立。论真如平等者。谓真性于一切法中。为平等体故。如像中镜。非同诸法本空。空故平等。如镜中像。疏随流等者。约染净二义显不增减。在文可见。以性非染净故。染净皆空故。良以下结成上义。染净约法始终约时。谓随流为始。反流为终。下疏所说以众生为前。以佛为后。前后即始终也。或即此段别约横竪。以显平等之义。染净不亏者。横说也。以见在生佛位中无亏缺故。始终不易者。竪说也。以过去未来无改易故。前约多人同时说。此约一人异时说。虽一多同异横竪别论。皆显真如平等之义。

二种等者。谓如实空如实不空之二也。空谓不与妄染相应。不空谓具性功德。今如后义。故下文云。所言不空者。以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不异等者。谓一一德相即是体性。故不异也。非谓藏为能具德为所具故。有性言故下文云。具足如是过于河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不同生灭之相。定差别故。性相异故。可知见故。如水八德者。即阿耨池水。具八功德。一甘。二冷。二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伤喉。八不伤腹。不异之义。合法可知。

三用大疏二。初释文。随染业行者。谓随彼彼染幻众生。起利他行。即是如来不思议业。故云业行。若将随染门中反染之业行。为此用大者。恐非文意。以彼但是能显之净法。未可便将为所显故。学者详之。报身即三贤已上之所见者。化身即二乘十信已下之所见者。麁即化身随类各应。各见不同。非受乐相故。细者报体平等佛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好。所住依果亦复无量。种种庄严具足乐相故。世善者。谓有漏熏习善根力故。起十善等。此但有漏不逾人天故名世也。出也者。令厌生死乐求涅槃。此皆无漏。超过三界故言出世也。于中虽通三乘。究竟唯以一乘而得灭度。下文用大广显其相。

疏何故下二通妨牃难可知。以不下正释。若善因果内顺真如外治诸恶。此法若起从因至果。能感胜处故。得名为真如净用。以从真如内熏所起报化二用所发。今兹用大宜发此法。若不善因果内违真理。外被善治。此法若起。从因至果能感苦处。何名净用。以从不觉所生尘劳发现故。故此文中不言不善也。若尔下转难可知。释云下重释。虽是恶法。以是不觉迷真所成。所成之法不离真体。如水起波不离湿性故。下文云。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又云。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违下结成前义可知。然此用大正是果上二身。如下具说。今疏以善为用者。乃是旁义。亦即以所生显能生也。然论不言灭恶者。以善起必恶灭故。

标果望因者。诸佛即果。本即是因。以诸如来本所修行因地之时。无别所乘之法。唯以此心为其所乘。而至究竟。

举因望果。在文可见。此中如来并前诸佛。皆约自受用报身所辨。非谓应化知之以成运者。运即是乘二义无别。但文变耳。或可二义不同。谓乘以运载为义。今前段约佛本乘。方有载义故。疏云。以解乘。今文约从因至果运义始彰故。论云。到如来地。疏云。以成运也。然佛是已乘菩萨是当乘今乘。于中皆含自运运他之义。即始下出能所乘体也。始觉为能乘者。即前佛与菩萨也。虽满分不同。俱属始觉能乘智也。本觉为所乘者。若约今文。即前一心法为所乘。以对始故言本觉也。若约三大。言之则用大为能乘体相。二大为所乘。然用即始觉体。相即大觉。大即是乘。持业释也。乘大性者。但证本觉是乘之大性。或双证本始也。由是前来标宗。但言法义不别言乘。今但次于三大言之。亦不别举题目。解释分中意亦如是。

解释分者。前虽义宗略立。理趣未详。若不解以广文幽旨。如何开释。此令生解已见前文。故有此分。

微列中疏所立等者。即前分中所立一心法二门三大之义。彰显开示令生正解。由是正义解。此即成正解也。遣异计者。非正道理。妄生计着为患颇深。固宜除涤。趣正等者。发心趣道。行相差别升降不同。今当分别。令其修证无惑溷滥也。斯乃正义显示令解。邪执对治令遣。道相分别令行。又正义为能治。邪执为所治。正义为所趣。道相为能趣。皆为正义。有后二文也。

释上等者。谓释前分之中。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开门中论二门者。谓一心上有其二义。义具能通出入。故目之为门。能通者。谓真如生灭互相通故。又此二门通一心故。通一心者。正是此段以一一门。皆言心故。互相通者。以真如门有随缘故。通于生灭生。灭门有体空故。通至真如也。出入义者。谓众生迷惑流转。即出真如门入生灭门。若觉悟修证。即出生灭门。入真如门。既成道已。即却出真如门。入生灭门开悟众生。能事既毕息化归真。即却出生灭门。入真如门安住秘藏也。

疏二。初释一心具二门。又二。初标也。一如来藏者。以二义不分。故云一也。若例言之。即染净凡圣空有理事等。皆一也。此之一义为显不二。强名为一。非是数法故。经云。一亦不为一。为离诸数故。

疏一约下二释中二。初真如门又二。今初正释。约体等标立也。非染下释上绝相。以显一体。谓染净生灭动转等。皆属于相。表此俱无故言非也。平等下约体以结平等。约竪结以无高下。故如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味约喻结。犹如大海同一咸味。性无差别约横结。净名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又平等一味绝相也。性无差别约体也。故云约体绝义相。

众生下二引证。此正引前。段净名经文。彼文之后。乃云。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等。今疏取意。故文少异。下皆如此。

疏二随下生灭门中三。今初正解随缘等标立也。谓随下释。谓以无明熏真如。起妄心妄境。成一切染法。真如熏无明。灭妄心妄境。成诸净法。广如下释。染净虽成下释妨。或曰。既随熏动。云何复说众生如耶。故此释之。正于动时动处。元来不动明。非相不动故言性。显非暂不动故言恒也。或曰。性既不动。如何能成染净。故云。正由不动能成染净。斯则反成上义。谓若性自动同生灭相。即当时灭不能自立。尚不自立。将何成于染净。实由不动故能成也。

是故不动下二结指。谓以随熏动时性未尝变故。得生灭门中有真如也。故云。不动亦在动门。若真如门中。则未必有生灭。生灭门中则必有真如。以生灭藉真如。真如不藉生灭故。略如前释。广在下文。是故下指文。本觉者。即生灭门。初云。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等。即彼觉义便是生灭门中真如。名为不动。但以至此门中。别约形待义边易名为觉。上文等者。即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彼之自体亦即生灭门中真如也。此上两段正是动中有不动义。

胜鬘下三引证。通证随熏动转。动中有不动义。不染而染。即真如成生灭。染而不染。即动中有不动。如来藏即真如。无明七识即生灭阿梨耶识。即上二和合也。谓真如随缘成梨耶识。以成识故。与无明共俱亦可如来藏即是梨耶。但以通相别相而异。故云。如来藏名阿梨耶识。故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亦云。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海如梨耶。波如无明七识。水即如来藏以从无始时来真妄和合。未曾舍离。故云。常无断绝。如来藏者。即所熏之净性。虚伪恶习即能熏之染幻。识藏即所成梨耶也。为善不善因者。谓此性随善缘。起诸善法。性即为善因随不善缘起诸不善法性。即为不善因。随善受乐性在其中。随恶受苦性亦在中。故云与因俱。若生等者。循环诸趣生死无穷。藏性于中随而遍受。而其体性未尝去来故。经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如技等者如人作戏变改服章。体是一人。初未曾易故。彼文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五识如音乐。受想观技众。如人弄师子。人入师子活。人出师子死。净因无明时。当知亦如是。圭山云。乐人本是一形躯。乍作官人。乍作奴。名目服章。虽改异。始终奴主了无殊。此等下结指。如上所引。并说真如随缘作。生灭动中有不动也。

疏然此下二摄二门归一心也。举体等者。谓真如举体成生灭。生灭无性即真如。是故生灭现时。全真体现。真如显时全生灭。显举一全收。故云融通。以融通故真无真相。妄无妄相。真妄相即一体无异。故云。际限不分。既而不分际限岂更存于体相。故云。莫二波水之喻。可以比知。无二处者。即此真妄融通之处。实性存焉。此之实性为诸法主。即是诸法中之实性也。又表非二边故名中。离诸差别虚相故名实。此上二句是约中实。以解心也。故经有中实理心之言不同下约灵鉴以解心。谓虚空体亦无二边。亦非差别虚相。然但昏钝而无灵鉴。今此实性自在灵通。觉了不昧故云不同等。故祖师云。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能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大抵意云。于一切染净融通法中。有真实之体。了然鉴觉。目之为心。斯则体相不二故。云一中实。神解故云心。

立中疏二。初正释二。初对前牃文可见。

二以一下释今文意三。初总标意。含通别者。释前文意也。前文以二门未启。但约一心通总包含而说。故云。摄不言各也。今分下标今意。谓今文中二门既开。每门之中皆各自摄一切法也。若无标拣。将谓二门共摄一切。则有摄法不尽之过。故言皆各也。

以真下二别释相二。初约二门各摄解二。初正释。通相者。以真如门不分染净。虽摄染净皆同性故。所言相者。谓义相也。以此门中显示染净融通之义。故云通相。以染净等法。入此门中□为一昧。真如之理更无差别。故云。无别染净等。故得下结可知。别显等者。随流反流。各不相是。功德尘劳历然有异。众生诸佛凡圣宛然。净土秽土优劣不等。无所不该者。谓一切虽多不出染净。既摄染净。是故论云。摄一切也。

通别下二结成。谓通相别相。二门虽殊。所摄之法更无差异。故云齐无所遗。

又以下约二门互摄解。前约二门各摄。通别不同齐门。而说摄义有异。初门通相但明融摄。融则染净无别。故名为通。后门别相。乃是该摄。该则染净不同。故名为别。今此文中不分通别。只就一义左右说之。便成二门各摄之义。今文所说生灭摄一切时。即是真如摄一切也。以生灭无体全即理故。故云还摄等。又真如摄一切时。即是生灭摄一切也。以全事之理。非别外故。今此疏文犹阙后义。应合更云。真如既是诸法真性。离真性外无别诸法。还摄生灭门也。若有此文。于义方足。成互摄也。斯则生灭门摄法时。真如门法亦在生灭中。真如门摄法时。生灭门法亦在真如中。如是则真如中所摄。染净即是生灭门所摄染净。无二无别举一全收。故云。二门互摄故下结云。齐摄不二也。问疏主何故不说真如摄生灭门耶。答前文通相已含此意故。不复言也。

以此下结成一心。良以二门相摄。理齐鎔融不二以不二故得名一心。斯则二门一心体无别异。若约义别说。则一心是总。二门是别。又于别中。真如约体。生灭约相。若克体圆融。则性相无二。即是一心。今既二门互摄。全夺两亡。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故今结成为一心也。

疏问二门下二通难二。今初二门示义。通局难。初句指定前义。何故下引文正难。意云。真如既摄生灭门。何不同彼示三大。生灭既摄真如门。何不同彼示一大。示义既差摄法须别。摄法若等示义应同。如何摄法即同示义。却别耶。

答中初句标定其门。不坏下正明行相。谓染净之相全揽理成理非可坏。全理之相亦不可坏。以不坏故。摄生灭尽成今相摄义。以泯下为即理故。令染净相亡泯不存以不存故。唯真体在。故成前文。唯示体也。生灭下标定其门。不坏下明理。在事中以全理而成事故。事起而理不坏。成今相摄义。斯则事为能摄理为所摄。以成下明事理俱存。成前具示义。成事故示相用二大。体不失故。示于体大。

疏问前下□性相存泯不齐。难问意可知。但蹑前门相不存义前难后门理不失也。

答中前四句显二门存泯之由。各初一句所以后一句定义。生灭等者。事依理显故。理为事本故。如波必赖于水。故下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理不失者。理若已失则无生灭也。如水失则无波。故论云。若无空义者。则无道无果。未必等者。真理本有不假缘成。如水不藉于波故。真如门中直云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等。不言依生灭有泯相。相不存者不泯则已。泯则不存。入理自亡何存生灭。如水澄静。岂存波在。下文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相不存下四句蹑前正答相不存者。相存则可示于三。不存但合示于体。理不失等者。生灭相起理又不亡。不具示三于理如何。是故下结答。双示可知。

疏不可相从者。从顺也。事理别故其犹水火。敌体相违。岂能互摄。未容等者。若分二别可言影互相摄。今唯一心。影摄何法。斯则二别亦无摄义。一心亦无摄义也。论不相离者。意明不一不二。不一故二门各存。不二故唯是一心。以是一心故不相离。以不相离故能影摄。即反前责意也。疏以体下。体即真如。相即生灭。真如随缘成生灭。生灭无体即真如。由是反覆言之故。不相离也。金具者。金喻真如。具喻生灭。相收之义在文可见。良以下结喻例法。良者。实也。以者。由也。实由金具二门未曾有异。故云一揆。揆谓端揆即齐等也。由不异故举金时。遍收具尽。具全体是金。举具时遍收金尽。金全体是具。此义下例法也。此义者。即此不相离义也。举真如时遍收生灭尽。生灭全体是真如。举生灭时遍收真如尽。真如全体是生灭法喻正等。故云亦然。然犹如是也。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六

 

上篇:起信论疏笔削记

下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观所缘缘论释直解

观所缘缘论释直解 陈那菩萨造论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晋水 沙门...

瑜伽论记

瑜伽论记卷第一(之上)(论本第一卷) 释遁伦集撰 论本卷...

起信论疏

起信论海东疏刊行序 释于大乘起信论之疏。振古凡有三...

佛说诸法本无经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婆伽婆...

【注音版】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

【注音版】大乘四法经

大乘四法经...

天台四教仪

四教颂 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并圆五...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

普贤菩萨圣诞祝圣仪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热在金炉...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 闻如是:...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一名《一切法义王经》) 元魏婆罗门...

身观经

身观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死亡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达摩大师皮囊歌

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随行逐步作机谋,左...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别把忏悔流于形式

第一句 罪从心起将心忏 ,我们所造的一切恶业都是从分...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有三种功德

第二个,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那...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