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长水沙门子璿录

问有三段。一指前按定。论悉有真如等者。凡是有情皆具本觉无二圆满。以皆具故。熏义合齐故。云等皆。论云何下。二述其所疑。现在等者。约横说也。现今且见有信者寡。无信者众。论无量等者。合云前后无量差别。译者回文不尽也。未来等者。此约竪说。约望未来发起信心。迟速不等故云前后。更有厚薄进退邪正等异。故云无量差别。此乃横则有无差别。竪则前后差别。前后之言亦通过去。内熏等者。熏既是齐信亦合齐。不合有于如是差别。论皆应下三结成其难。一时者有二意。一拣信之有无。二拣起之前后。自知有真如法。是信解勤修方便是行。等入涅槃是证。一时之言须通此三而转。执别等者。谓执有信无信前后等别。便疑真如亦有等类不同也。

论答中二。初标所疑也。本一者。凡圣一体平等无二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此一句标所疑之通。下则释所执之别。

论而有下。二释所执三。初明所依根本差别也。疏根本等者。既是生灭妄法法尔。不得平等。众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体平等。故云厚薄。前后亦尔者。厚者即迟信。薄者则速信。信之厚薄进退等例知。非彼等者。过在无明有厚薄。不是真如成等差。

论过河沙下。二约能依。二障差别。二先所知障等上者。意明烦恼数过河沙等上。又约所障法门。既多能障之惑遂成无量故。云河沙等上。等者。等微尘也。详之。疏无知者。迷俗谛门中事法以不能正知不能尽知故。麁分者以所知中有二分故。一迷理者为细。二迷事为麁。天台号为尘沙。小乘名为不染污无知。今是此分也。

论我见下。二烦恼障也。疏四住者。即六麁之中二也。何故不对五意。以五意是所依众生。无知四住是彼所有。今取此二正障。信心及诸观智故偏举也。疏文亦尔。何故二障俱名烦恼。以此二障体皆虚妄性喧烦故。非是寂静通名烦恼。

论如是下三双结难了。疏皆依下若据生起。即次第而生。今此横论故皆依无明也。非一谓二障互为前后差别。则等分偏增有殊。佛了等者。降此已还各随其分。未能尽知。唯佛穷证。故能知也。故前疏云。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一切众生一心动转四相差别。

立理中。疏若独等者。反纵所难。然今下顺通其义。故致下结答。故上下引证。并可见。

喻中论木喻众生。火性喻本觉。人知喻佛等。方便即鑽燧之事。喻悲愿说法。烧木即先有火起。火喻发心修行。烧木喻断烦恼。此中若无及不假之言。正显阙缘也。

法中论为缘者。即慈悲愿护说法教导。合正用鑽燧等。入涅槃者。合上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也。上喻中虽无显文。以烧木之言。便含此义。

阙因中论未有熏力者。如湿木之遇绳鑽。虽有火性而鑽之不生。障者亦尔。虽有本觉闻法亦不悟解。不能究竟等者。亦有闻法信受。暂时发心。然鲜克有终。不能久永。如下所说。或有见佛色相。或供众僧。或因二乘。或学他发心。悉不决定。或退凡夫二乘之地。此如湿木鑽时还有热气。然不能出火烧木。如世间法甚众。于中信解修趣者实难其人。良以内熏力微惑障厚重。以喻类法。昭然可见。

明得中论因缘具者。如乾木之遇绳鑽也。诸佛等者。此则拣异二乘等。以显遇真善知识也。然此段文有二种加义。初以慈悲等是冥加。由冥加故起信修善。次从以修下是显加。谓现身说法。由显加故进行证果。于中修善成熟一句。蹑前起后也然前喻文正喻初段冥加之意。若喻后段显加之文。应如加之以积薪鼓之。以烈风则令前木都尽也。疏自分者。创发其心。始修善行。此亲赖前因缘之力故。云自分也。胜进者。若推其本。亦是前来内外熏力。今约末而论。并前自分。又校一重故云胜进。示义等者。谓示义令解。教行令行获大法利故生法喜。斯则自分当信位。胜进当解行。向即十回向。道即地上行。涅槃即佛果也。然善友与行人相值诚难。且如世间有欲发心者。则不遇真善知识。有真善知识。则不见发心之人。感应道交实为不易。如涅槃中针芥之喻。并法华中龟木之喻。此皆显善友难值。今之行者傥偶斯缘。闻法解悟。岂不思夙植德本。而无欣庆乎。而不求进乎。岂不思后世为先业所牵。得如今世遇胜友乎。诚宜勉之。

◎二徵列。疏为于下约能应明差别。凡小是机为彼机故。现形不同也。谓应以佛菩萨等身得度者。即现其身等。随机万变不可一准。以彼事识从境而起。不了唯心。随其分别情量所不同也。此则差别在佛。差别即缘也。亦可下约能感明差别三乘不同。已是差别。况复各有胜劣之异宜乐之殊。此则差别在机。缘即属佛。差别之缘也。然由机之差别。遂令应有差别。非谓佛身有异相。尔如镜光是一像异由形也。谓三贤下出差别缘体。下说十住菩萨便能现八相化利众生。况其上位岂不然乎。为诸下约能化显平等。菩萨则始从信位。终至十地。业识者。必兼现转。但现一味佛身。更无三乘之异故云唯现。以此菩萨深解境界唯心。不外执定相。故现平等佛身。与其为缘。此即平等在佛也。故下文云。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亦可下约所化显平等。同发大心同信大法。同解大义。同修大行。同无退转。故皆平等。此则平等在机也。故文云。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身。持业依士亦同前说。谓初地下出缘体。谓登地已去菩萨。以无分别智证平等理。知一切众生真如平等无异。故现平等佛身应众生也。

一感用因。疏机欲人者。此人是乐欲修进之机。即诸求三乘人也。外缘体者。即三贤已上菩萨。及佛皆能作此缘故。修行时者。谓始起厌求修习善根时也。于中有发意求三乘道果之异。论乃至得佛者有二义。一则于中有罗汉辟支。故云乃至。二者。此中但说从始发心。终至成佛中间所经劫数。值遇外缘不能具叙时节。故超越而言云乃至也。器者喻也。方圆大小各有分量。三乘胜劣可以类之。则受道之机器也。

开总中。论父母等者。如释迦之度罗睺。父之力也。又度诸母子姪等。眷属诸亲力也。又如净德与净藏净眼。共化妙庄严王。亦眷属之力也。谓彼等宜以此类化度故。佛为现父母等身。余意例同。论给使者。即供给走使。涅槃经云。荣豪自贵。我于其人为作僕使。趋走给侍。净名云。见须供侍者。现为作僮僕。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论知友者。知闻朋友。如鹙子之化目连。以切磋琢。磨共成其器。论冤家者。如未生冤王弑害父母。令其获得果证。又如无厌足王以杀事故。令众皆得解脱门。论四摄者。一布施。令他附己。二爱语。为他说法熏成净种。三利行。随彼所行方便利之。令善根成熟。四同事。过恶同恶而断彼恶。遇善同善而进彼善。以此四事随机曲诱。摄令入道。然于五中唯第四是逆方便。余皆顺也。

二摄别中论无量行缘者。若干种心皆须称可。随时方便难以具陈。不能言数。故云无量。如法华说观音妙音现化等。即斯事也。

二辨用中。论以起下是能熏。众生下是所熏。增长善根是利益也。善根谓信心展转。能生解行证等枝叶华果故言增长。若见者。或见其形。或覩神变。如前现其差别形事。令彼见者欢喜生善破恶入理。乃至一二三四益等。故净名云。或有怖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等。若闻者。或闻彼教劝令入道。或因闻彼所诵经教。寻文生解成闻慧故。或则闻说自他功德。而发善心。

一就根开缘中。论近远二缘者。由障有厚薄故。遂令内熏有力无力。由内熏故。外值胜缘发起善根。遂有胜劣。由胜劣故。令根有熟不熟。以此遂成利根钝根入道迟速也。

二各开中。论增长行缘者。诸佛为缘。为令三乘行人各增自行。以入正观故。疏方便行者。即正观之方便也。见道已前所修诸行。皆是入理之方便故。论受道缘。三乘行人入见道已去。亲证真如。名为受道。此亦诸佛为缘。令其入证也。疏四摄者。谓诸佛菩萨为缘。增长彼行人行四摄法。以利他也。三空等者。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是为彼作缘。令其住于三解脱门以自利也。非谓诸佛欲为众生作缘。先要内住三空之理。斯二种缘皆依士释。然此二缘若据论意。理合遍通因果诸位。如未入信前。不信因果三宝真如。名未受道。佛菩萨等以之为缘。令彼信受始为道器。名受道缘。既入信已。所修十种信心之行。亦假其缘。令行增长名增长行缘。如未入十解十地佛地等。名未受道。假其缘力而得受解入证。得涅槃等。俱名受道若从解位已去。修地前行。见道已去修地上行。佛等为缘。令其增长。名增长行。如八地菩萨。得无相无功用故。拟入涅槃不进九地。佛为此故现身七劝。然后发行进入弥速。岂非增长行缘耶。乃至垂成正觉。亦假诸佛为缘也。受道增长或先或后。二俱通也。问此是差别缘如前疏文。只配凡夫二乘。如何将此为三贤已上耶。答若如疏配。何故前论云。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耶。应知此差别一缘。通为凡夫二乘诸位菩萨也。问平等一缘如疏。唯配三贤已上。前信位中得有此缘否。答若据论意。亦可通前。以下文云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如十信位。正修真如三昧。于中见者岂非平等缘耶。应知前差别缘不约定中所见。但是随类随宜。现十界身等故名差别。若依三昧见平等佛身。无分齐相者。即平等缘。疏中前文且约依识熏习。以辨二缘。亦一往尔。学者知之。

一能作平等。疏平等心者。九类皆度不拣择故。论自然熏习者有二。一以本悲愿。常熏本觉不曾舍离。二无缘慈悲常熏众生。摄取不舍不待作意。故曰自然。疏常用者。无作妙用有感斯应也。论同体智者。谓此智与真如体同故。又能知一切凡圣染净同一真故。此根本智也。下云而现作业。即后得智。疏释成常用者。亦是释成平等所以。以真如之性平等无断无尽。故能普度常不舍离。此如下信成就发心大愿平等方便中说。论随应见闻者。随彼菩萨位中。所应见者。各见佛身及与净土。可应闻者。各闻说法示教利喜。现作业者。谓现大小化身。土之业用也。此则现身说法。皆是起缘熏之用。故疏云显其用相也。亦可文中皆愿度脱是第一心也。度脱即是令得灭度解脱也。一切众生是广大心。常恒不舍是常心。同体智是不颠倒心。以有智故无人我相也。已上皆显平等缘体也。后二句显其用相。

二对机中。论三昧。秦言正受。不受诸受故。即念佛三昧平等见佛。即法身佛也。以依三昧见佛色身。即见法身。以不取色分齐相故。此即同真如三昧也。疏无有彼此等。释前平等。可知。

一标中。论此体用熏习下略不言相者。与体无二故。此以所起行望能熏体用。以辨相应。

三释。疏明行劣等者。意识五意皆是妄心能所分别。未称平等真如。但依信力修进而随顺之。凡即未入信位。菩萨即十信三贤已去。此义正如上妄心熏真如处说。论未得等者。以未得无分别心故。未与真如体相应。以地前菩萨未亡能所分别故。即所起行未与能熏体合也。疏正体智。即是无分别心。正能会理之智名正体智。体即会合义。正体即智。持业得名。若以正体为真如。即依主释。法身体即真如也。但以约人所说故。云法身化身等。约法所说故。云真如体用等。论未得自在业者。以证真之后所有起行。尽是真如妙用平等之行。一一行皆从真起。皆称如理是真体之业用也。故云自在业。今此位中未得此行故。不得与用相应。此则所起行。未与能熏用合也。以能熏用从真体起。自在业亦从真起。二用若合。同是一体。名曰相应。地前阙此故云未得。若至地上即得相应。便能与三贤等人。作能熏缘也。问若然者。何以前说三贤起用。与小乘等为外缘耶。答前所说者。但是依于愿力及三昧力。能起差别缘。实未能有自然业用。为平等缘尔疏证真后得智者。证真之后所起之智故。或可此智亦能证真。以能重虑缘真作相见道故。

二中论法身菩萨者。初地已上乃至十地。皆名法身。以得平等智证真如理。以真如法为身故。疏如理等者。所起行与能熏体合也。即上法身是其所合。谓此菩萨以法为身。人法不异故。然如理即前正体之异名。能证真如理之智。依主释。论与诸佛等者。既得无分别心与理冥会。依真起行遍修一切。自利利他合佛智用。二用一体名曰相应。然此段论若望前文。有所不齐。以前文说未相应。则正体后得各举一能一所。今此段文于前举能于后举所。文之巧略互现而已。别无他意。疏文顺解便成义补。其理昭然。疏如量智者。即上后得之异名。如彼彼众生器量。如彼彼俗谛分量。悉皆知故。证真等者。依所证真理为轨则。故所行之行皆契真如。故云法力。但有信力者。地前既未契真。但能信顺缘真修行。故非法力。地上名真修。地前名缘修。即斯义也。八地已去者。约无功用行以释自然也。诸说自发心修行。已来至此地。已经二无数劫。自此之后任运相应。如下水船不劳篙棹。然犹更经一无数劫方至佛果。今详此段论意。不须别配八地方说自然。但是地上菩萨证真起行。皆依法力。皆是自然。末必须到八地。学者知之。论熏习真如等者。证真起行还熏真如。何有无明而不除灭。如日轮发照还照日轮。岂有昏闇在中而能违拒哉。疏妄灭行成者。谓九相既灭万行成就。万行成故。德备河沙。九相灭故妙绝尘累。问地上菩萨亦有智识等四意。如何得说相应而异地前耶。答相续识是法执分别。初地已除故。得无分别智与理相契。智识虽在。但是俱生不障见道。又出观即有入观即无。况从一地已去分除。七地都尽。二麁之识既尽。妙平二智已成。内证外现于何所碍。虽残三细之识。以妙智为主。不乖相应。故论中但云得无分别心。更不言三细之识。由是不同地前事识现行而未相应也。疏中不言。文略故也。

染净尽不尽者。上说染净各有功能。互相熏习成于世间出世间。未知究竟何胜何劣。何法有尽何法不尽。若俱不尽则徒为进修。若复俱尽。则成断灭。若言一尽尽于何法。故此明也。初文论复次染法至不断者。未入十信位前。九相炽然六染相续。惑业习袭报应轮纶。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前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又下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然亦无有悟后更迷之人。故经云。觉迷迷灭觉不生迷。如木成灰不重为木。是知无有初起之。际乃至得佛后则有断者。内外熏力发厌求心。始入十信。苟能止业犹自未能断除惑染。从三贤位方乃觉除。直至佛地始得断尽。是知断字贯通诸位。诸位即分断渐断。佛位即普断永断。今以略于下位。故云乃至。又云。得佛后断者。以断后始得佛故。非谓得佛后方始断。论文语滥故。下文云。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又前云。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又云。破和合识。灭相续心。显现法身等。诸文非一。此皆灭妄成佛之义。是知虚妄之法不能究竟。故云有终也。

次文疏正显者。亦是标也。此中通于因缘体用。总名净法。论常熏习者。即内因体相熏习也。妄心灭者。以真熏有力减无明。能起行对治。妄心则灭。成淳净圆智也。法身显现者。以所熏妄心灭故。能熏体相显现。即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此不生灭体也。即在缠如来藏至此显处。名为法身。即前究竟觉智净相法出离镜得涅槃等是也。起用熏习者。法身既现。即能起自然业用。应化众生。此则用熏习义。便成差别平等二缘。即前不思议业相缘熏习镜成自然业等也。故无断者。则三身并常也。不断即常义。今兹实教但说二身相即无碍。岂得不常。然今科云有始者。亦且一往约用熏义说。若准体相熏习。即无有始。故文云。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又前云。从无始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等。又次云。非前际生。又下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今且形对妄法权作此科。不可定执同不了义。疏文可知。

辨所示义。疏二初叙章意。前法者。即指前科生灭心法也。既具明染净法相生灭不同。此生灭法遂有显于三大功能故。今指之也。问下具如立义分中。诠旨者。诠谓能诠即显了义。说文云。诠者具也。谓具说事理故。今此真如一门。门为能诠体为所诠。既目门为真如。真如即所诠旨。故门之与体无二无别也。法义殊者。即一心三大法义也。此等皆如立义分中已说。

初体中论一切者。通凡及圣。凡夫谓六凡界即一切异生。声闻下即四圣界。此显平等真如。从凡至圣若大若小。若因若果。一体无异。凡迷未曾减。圣悟未曾增。小大因果例然。又染起不增障尽不减。又用隐不减。德显不增也。然此体大偏通情器故。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今且偏就有情而言也。疏优胜也。谓诸佛最胜凡夫最劣。中间相望。通于胜劣。真体等者。谓性德正因。其犹太虚。虽茅室绀殿有殊。其中虚空岂有别异。故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凡位等者。明此法体非谓于前凡位中。从无而有。亦非于后佛位中。从有而无也。然至而论之。其实凡位与真如俱无前际。非谓凡夫即有前际。真性无前际。佛位亦然。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又云。以如来藏无后际故。诸佛所证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然今论意未必约位而言。但云穷于过去。非有前际而生起也。鞠于未来。亦非有后际而灭尽也。际时也。然观论文。大似不无前后际。但是真体。不于前后际中生灭也。遂令疏文有兹释尔。有智详之。可以意会。论常恒者。盖一义也。疏中别配。亦且一往。皆显等者。亦可不增减非生灭。皆是显常恒所以。又不生不灭方是不增减。毕竟常恒。若有生灭则有增减。非是常恒。又此一句是显不垢净也。谓在缠不垢出障不净。若不然者。即有变异。岂曰常恒。又如故无增减。真故不生灭。后句总结也。又此三义即是前文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也。如次对之。

一总中论从本等者。显无有始故。云从本已来。拣非体外故云自性。明无欠少故云满足。意在普该故云一切。功能德业故云功德。

二别论大智等者。此有通别。通则智即是慧光即是明。又智慧即是光明。别则以义目之名智慧。以相取之曰光明。智即是体慧即是用。光即体之相也。明即用之相也。如摩尼珠体有光明。以自莹曰光照物曰明。遍通凡圣名大。依法所显曰义。复言自体者。显是即体之相无二别故。疏本觉智明者。但取通意尔。论遍照等者。即始觉也。法界有二。谓理及事。始觉照理即如理智。始觉照事即如量智。理量齐鉴故云遍也。疏本觉者。就体而言也。即彼本觉显照义边。便名始觉。始觉之体元是本觉故。论真实等者。依根所发了境义边。名为识知。了如理事永离诸过故云真实。疏无倒者。即离四倒及余执计也。论自性等者。非假他缘故云自性。在缠不染故曰清净。诸法中实乃名为心。疏云。离染但得一义。论常乐等者。常谓穷三际而无改。乐谓在众苦而不干。我谓处六道而莫拘。净谓历九相而非染。此自性涅槃之四德也。疏圆备者。诸德虽多不过此四。以此四法收一切德故。论清凉等者。无惑之热恼故曰清凉。此显般若也。无报之生灭故云不变。此法身也。无业之系缚故云自在。此解脱也。即离三障成三德尔。疏云无迁。亦但三中之一。此文仍与上句义理不别何谓清即净义。凉即乐义。不变即常义。自在即我义。今但离为三四各说故成二段。

三结论过河沙者。上但略显不能具载故。不离者。随举一德全摄真性及一切德。疏文可解。论不断者。无始无终。疏云。相续即无终也。论不异者。上云不离。恐谓如树不离地。手不离腕等。故云不异。不异者。真如即德德即真如。故疏云。同味语犹疏略。论不思议者。即一性而有多义。即多义而全一性。不可以定量所得。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也。疏举一义影以显之。论佛法者。佛即是觉。意明上之功德。尽是本觉之法故。故金刚云。一切法皆是佛法。疏唯佛等者约始觉释佛字。谓佛是始觉之极。法即前诸功德。显此诸法非因位而究了故。佛之法也。所觉法者。此约本觉释佛字。佛即法也。义如前释。论乃至者。越彼河沙故云乃至。满足即无所少。意云。乃至过河沙数义理悉皆满足。无所欠少也。疏若此下以修显性。此反显也。既证下顺释如文。如海有宝余人不知。涉海者既获旁底。岂不信乎立名中论如来藏者。具有三义。一隐覆义。二含摄义。三出生义。广如前说。隐时等者。似当初后二义隐故名藏此则如来自隐不现也。又因地能生果地功德故名藏也。论如来法身者。若以应身为如来。即依士释。若以真身为如来。即持业释。然其身者。亦具三义。一者体义。真如自体任持不失故。二者依义。为彼报应之所依故。三者聚义。一切功德之所集故。故唯识云。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显时等者。即后义谓万德名法依止名身。然德有修性。若约修说。即属报应。成依止义也。若约性说。即聚集义也。其体之一义。当于前段体中故此不言也问法身既属无为。且非积聚。何言聚耶。答功德既是无多之多。何妨聚是无聚之聚。斯皆义说。圆回无滞非实法聚有可拣也。

一问中论上说真如者。谓前门中云。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云何下对前正难。前说离相平等。今说功德差别。前后矛盾。其义安在。

答中初正明。论虽实下纵存今文差别相也。而无下不违前门平等之义。等同一味者。等齐也。即指前差别之法。同者。诸法无性唯一真如。一味喻明。如水之八德一味无差。一真如者。法说。疏亦法喻兼明也。

二徵释。疏非能分别者。无虚妄分别故。非所分别者。既无虚妄之心。即离所分别相。故前文云。心灭则种种法灭。无能所者。由前心境并亡故。得差别即无差别同一真如也。

一略中疏既其等者。既而能所俱亡。遂令一体无二者。如前差别之相。依何建立。以依等者。前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能显既多所显亦广。俱喻河沙也。且举下释举本彰末。可知。

二对显论三。初举所迷理。疏所迷理者。即真如之理义。具真如门。

论而有下。二别翻配三。初别举八重。初无明智慧对论妄心者。即前不如实知也。不觉起念即前不觉心动。名为业相。见境界即前转相现相。此之三相。即是无明阿梨耶识。又见字义宽。亦通四麁故。疏云细麁也。疏依真下即生灭之相。义具前文。将欲下释意。净因染得故须然也。真如门无染可对。故无示义。此生灭门染净既分。故须翻对以显相大。诸句例然者。随文可见。云何显者。牒难以起下文。论心性不起者。不起念也。疏既起下故前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反显无念即名觉智。

论若心起下。二局见普照对。疏妄见不周者。如人见东不见西。近远内外明闇等亦尔。故经云。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以存能见心故。故于诸境有所不见也。真照圆明者。以无见故无所不见。故肇论云。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初地得名真见道者。以不存能所见故。

论若心有下三。妄见真知对。非真识知者。动则不如实知故非真也疏反之等者。以心无动故。则所知真实。真实者。离伪妄故。从此已下至不自在。一一文初应合皆有若心有动之言。仍于本句之末。更云心性无动等。即随句翻对。论文存略。但举能对之妄也。

论无有自性。四无性有体对。疏妄染无体者。依真妄动。何有自体净心者。心无动故。离缘独立。独立之体本来无染。斯则不逐缘生不因境起。故云自性清净心也。

论非常下五。颠倒真实对。疏四倒者。即无常苦无我不净。心动故起于有漏色心。有漏色心实非常等。凡夫计为常等。故成四倒。反之等者。以不动故。色心不起。以不起故。唯真如性常住清净自在安乐。故成四德。

论热恼者。六热恼清凉对。疏诸惑者。由心动故。起于贪瞋等惑。烦恼炽然。故成热恼。故说等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无惑则非热恼。既无热恼故曰清凉。

论衰变者。七变易凝然对。疏妄染迁改者。以心动故。起于九相。九相生住异灭老病死等故成衰变。反显等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本无九相生灭迁改。故云不变也。

论则不自在者。八系缚自在对。疏业果等者。由心动故。起业受报。堕五趣中名为系缚。真如自在者。心不动故。即是真如。真如之中。无有业系故云自在。上云等者。以此段中皆举能显妄染。以对显前净德。论文略故不具列之。故今疏中略指后之三义也。

论乃至下。二总举诸法。言乃至者。既过河沙。不可具述。故云乃至。对此义者。河沙染法心动故成。心不动时。诸净功德亦过沙数。诸净等者。即真实识知已下诸义等。疏一一等者。以心性动与无动。反覆明诸染净。今要省文故。以心动在前无动居后。所显诸法摄在中间。于中又阙净德之目。若欲一一别对令人易解者。应云若心有动非真识知。心性无动即是真实识知义故。乃至若心有动则不自在。心性无动则得自在。如前疏文。逐段反显是也。若更取类言之。复应云若心有动则是系缚。心性无动则名解脱。他皆倣此不可具言。然前八对初之两段。各约别义。言起念起见。斯亦不出心动之义。若欲各举别义者。真实知识等亦有别义。应云心起分别非真识知。心离分别即是真实识知义故。乃至心若起业。则不自在。心离业系即得自在等。当知心动义通。余皆是别也。

论若心下。三别彰满足。疏妄心等者。若于心外见法而生追求。终不能足。却有所少。亦可若有一法在于心外。是可念者。则性中功德有所欠少。如人于他求物。当知家间所无。净德等者。以心性无外故。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则可忘怀而契之。不可起心而求之。当知有所见者。皆是虚妄。以从分别生故。此意显异权宗所说佛果无漏功德并是修生。今此论宗但即修显。本自有故。金银生像可以喻之。

论名为下三结得名。双约因果。如前所明。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十四

 

上篇:起信论疏笔削记

下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理门论述记

理门论述记 泰法师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论中论。即是诸...

瑜伽师地论略纂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论本第一第二) 翻经沙门基撰  ...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太贤作 今释此论。粗开二门。一...

唯识三十论直解

唯识三十论直解 世亲菩萨 造 三藏法师 玄奘 译 蕅...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以。主教圆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圆悟禅师。他当年在...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大寂法师:三种情形会让你生起退转心

一、学佛多年的居士为什么会在重病下对佛法失去信心?...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