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七事得梵天福报

2017/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时修福,如果一个人不修福报,只想得到解脱的智慧,那这种没有福报的智慧,也是空中楼阁,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今天为您分享佛说的七种福田,很少有人知道,这七种修持福报的方法。

《佛说诸德福田经》原文:

“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净。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道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译文:

佛告诉天帝,还有七种方法,叫做“福田”。广种这样的福田就能生在天上、享受天福。

是哪七种呢?

第一,建造寺庙、僧房、堂阁

寺庙、僧房、堂阁是佛法僧三宝安立之处,要弘扬佛法、救渡众生就要有佛法僧三宝的安立之所,就要有弘扬佛法的道场。广建寺院、僧房、堂阁就有弘扬正法的物质基础。

第二,种植果园、建造浴池、种植树木

种植果园能给大众提供水果、建造浴池能使众生清净、种植树木能使众生清凉。总之,种植果园、树木,建造浴池都能利益他人。

第三,给众生提供医药,救助众生疾病

众生都在六道中轮回,作为人道都有八苦:生老病死等,病人人都会有,因此,广世医药,救渡众生疾病,是众生摆脱病苦,也是利益他人的行为。

第四,广施法船,救渡众生

六道众生都在苦海中轮回、漂浮,没有佛法的救渡,将会在苦海中随波逐流、生生死死、浮浮沉沉,只有施给众生佛法,能让众生乘坐佛法的“大船”,驶向涅槃的彼岸。

第五,建设桥梁,利益人民

建造桥梁就能使人得到便利,减少劳作,提高效率,因此,建造桥梁是利益众生的一大善事。

第六,挖井取水,解渴利人

水是许多众生生命的源泉,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滴水贵如油,以雨水为生的地区还有好多,如果我们能够捐资造井的话,就能给他们提供不可思议的生命能量。

第七,建造厕所,方便众生

吃喝拉撒是每一个众生的必须,因此,建造方便的公厕,就能利益大众,保护众生的环境,解决众生的“燃眉之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

福德要在大众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众中修,在大众中求。 俗...

浅谈净业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

为何吃亏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现代居士学佛多年,为何没得到佛法的利益

现代居士信仰的淡化,虽然学佛多年,却没得到佛法的利...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

【佛教词典】屏听四诤戒开缘

子题:惊备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作无利...

【佛教词典】慈门

(术语)佛菩萨由慈心流出诸功德及善巧方便,谓之慈门...

东林大佛装藏祝圣法会圆满举行

农历四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全球佛子共同祝...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适当的放手

新来的小沙弥,按法师的吩咐,去另一座寺院送经书。几...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念佛三昧最为第一

【原文】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