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

长水沙门子璿录

造论主疏三。初释马鸣。初生等者。一义。又善等者。二义。中印等者。三义。咸皆也。躬身也。余并如文。

二释菩萨。具云等者。以此方时俗不贵秦音。故存梵语。厌繁好简。又削提埵二字。由是但云菩萨。亦者。例前义也。例前马鸣之三义故。所求是佛佛即是觉。所度是生生即有情也。此即全取所求所度之境。以彰能求能度之人。即有财释觉悟智者。即始觉之智。情虑识者。即六染等识。此亦全取所有觉智情识。以立能有者名。亦有财释。所求是佛智佛智即是觉。能求是。自身自身即有情。此即求菩提之萨埵。以胜显劣。依主释也。此三义中初唯约境。次唯约心。后双约心境。又初约悲智。二约真妄。三约人法。由是约心境悲智真妄人法。以明菩萨理无不尽也。又智度论云。菩提为无上智慧。亦名为觉。亦名为道。萨埵云众生。或云大心。或云勇勐心。小品云。是为觉一切法无障碍故。名为菩萨。当为大众作上首故。名摩诃萨道行云是人于一切法悉了知。故名菩萨。天上天下最尊胜。故名摩诃萨。

三释造字製作者。拣非撰述也佛灭等者。明造论时二五百初。解脱者少。故造此论以被入证也。摩耶等者准摩诃衍论说。有六马鸣前后异出。一者胜顶王经说。佛成道十七日有一外道。问难于佛。名曰马鸣。二者摩尼清净经说。佛灭后一百年有一菩萨出世。名曰马鸣。三者变化功德经说。佛灭度后三百年有一菩萨出世。名曰马鸣。四者如疏所引。五者常德三昧经说。佛灭后八百年有一菩萨出世。名曰马鸣。六者庄严三昧经说。过去有一菩萨名曰马鸣。具说有六。今当第四矣。然准大论所说。此菩萨道成先劫号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卢伽。母名瞿那。又名功德日。菩萨如别处明。辈流类也。

真谛等者。亦名拘那罗陀。此云亲依。梁元帝等者。以此三藏是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岁。见帝于宝云殿。帝勅译经。自太清二年。迄元帝承圣三年岁次甲戌。于正观等寺。译金光明弥勒下生等经。起信论等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论乃是其年九月十日。与京邑英贤惠显智恺等。于衡州建兴寺译。并翻论旨玄文二十卷。属侯景作乱。遂欲汎舶西归。遇风飘还广州。刺史留住制止寺。请译经论。自陈永定元年至太建元年己丑。更译佛阿毗昙论及俱舍论等。总梁陈二代共译经论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博解者。群藏广部罔不措怀。艺术异解[例-歹+(鉓-金)]素谙练。神异者。或敷座以凭河。或当暑而无汗。余如疏文。

大周者。以则天初载二年九月九日。改国号为大周。改元为天授元年。故曰大周则天也。

解前译者。以后译之本是疏主证义。恐涉情党。故解他本。

◎归依三宝者。然诸论具阙不同。有具归者如智论等。有唯归佛者如地持论等。有唯归人者如十地论等。有并不归者如十二门论等。此乃各随作者之意。今所归者具也。疏文二。初叙意。荷恩者。佛大慈悲故。垂之以教教不自阐。传之以僧。使我于苦不至于乐有得。即知三宝于我大有恩德。为感荷故而归命之。加护者。将欲造论摧邪显正。先归三宝请以冥资。助增智慧使其通晓。故云加也。恐其魔娆有成难事。假以威力防外缘障。故云护也。生信者。论主示居因位种智未圆。所述论文恐鲜有信。承力而作必信无疑。仪式者。夫臣子之道。欲有所作必先告于君父。今遗法弟子将造论文。必先归命三宝。为后代仪式也。尊胜者。三宝尊重首出众物。为世良田。论初归之表殊胜也。益物者。然佛法僧能益庶品。其利博哉。凡愚迷倒莫有知者。故伸归命以显于物有大利益也。

论归命下二释文三。初能归至诚文二。初释文二。今初事相。释依投等四字。共成归义。谓归依归投归趣归向故。御根下约能连持色心种子不断功能。名之为命。由命御之使根不坏。即不相应行法所摄。一身下命在身存命终身坏。人之所重无以加焉。举此下约所归。以明能归也。命可重者。由无二故。佛可尊者由无上故。今以可重之命。归于可尊之境。是所宜也。

疏又归下二观行释也。众生下且明迷源也。虽言六根兼取六识。俱从一心分湛所起。以本是纯元之一心。背之遂成六种根识。识不自起由尘所发。念念奔逸莫能自反。即背觉合尘之义。故佛顶经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举下正显还源义。总摄六情者。情即根也。以命能总御诸根故。今举总摄别但言归命。以命还于一心之时。余皆随合故。经云。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又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然上所说但派一为多。即是背义。摄多为一。即是归义。实无能背所背能归所归也。一心下谓有觉照为佛。可轨持为法。具万德和合无违为僧。一心之上而辨三义。故云一体。

疏然能下二通出。体二一通约三业也。能归体即马鸣身口意也。业即三用。欲显下释具三业。所以疏有三意。一显佛胜德。二圆自善根。三为彼来果。以身业归。显有天眼见。以口业归。显有天耳闻。以意业归。显有他心知。圆满下昔以三业悉皆不善。谓杀等十支今既归佛。即三业皆善。以身礼口赞心缘。即杀盗淫等自然不生。三轮因者。三轮是果。谓神通正教记心也。因即三业善三轮之因。依主释。以因中身业归果获神通轮。谓如意天眼天耳通也。此能引邪归正故。因中口业归果获正教轮。谓宿命漏尽通也。此能观根说法令解脱故。因中意业归果获记心轮。谓他心通也。此令未信者信。未修证者修证。或与记莂等。俱名轮者。以能摧辗众生惑障故。或见下明归之仪式。此乃不论三业前后。但随见闻等处。则用三业对而归之。此有四句。如疏列配。然上二句且约一期句数配属则可。若细推之就佛就机。恐无此理。如佛得自在。岂有见而不闻等处耶。若就机者。如见佛身不闻说法。岂只以身作礼而不意敬口赞耶。如闻说法不见形相。岂只口赞而不运意作礼耶。又虽不见闻如专意念佛之人。岂无身口耶。况身口由心所使。意业不行。身口不动。若如此所配。且约一期。

疏今云下二结。属意业以身口皆由意使故。意为根本。余二为末。况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诚为可重。故但意业。

论尽十方者。二所归分齐也。疏二。今初明处所分齐。非直者。不但也。谓不但于一方三宝而展归命。此解十方也。每方下释尽字。然有两意。谓每方不但一刹两刹。每刹不唯一佛二佛。显三宝下释所以也。普遍者。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此法身遍也。法身是理报身是智。理智不二报身亦遍。法报是体应身是用。即体之用应身亦遍。余二例知。此约所归广大者。约能归由所归普遍故。能归广大能所相称。如函与盖也。简小者。约教释也。亦是通约能所。以小乘中不信有他方佛。今言尽十方故。拣异彼也。

然三下二明三宝分齐也。住持者。彫铸塑画等像佛也。经律论三藏教文法也。比丘等五众和合僧也。依如是法而住持故。别相者。五教浅深不同。佛即三身十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三贤十圣八辈上人。以五教不同三宝各异故。同体者。虽有本性观行融通之异并以觉照为佛。轨持为法。和合为僧。皆约一法体上说故。为福下通释宝义。盖能生福利故喻之以田。咸可尊重故褒之以宝。由是三皆可宝。故云三宝。带数释也。然汎论田。有三种。一敬田。即三宝恭敬生福故。二恩田。即父母报恩生福故。三悲田。即贫病悲愍生福故。此约一期别义而说。然亦非可局定。如三宝岂无恩耶。智度论说。令传法修行报佛恩故。疏中六意之初。以荷恩德故。又父母岂不敬耶。如论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贫病岂无恩耶。佛因众生方得成道。故佛化身名为恩德故。华严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又云。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是故菩提由于众生。又此悲境岂得不敬乎。故礼记曰。母不敬。孝经云。敬其父即子悦。敬其君即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又佛法中一切恭敬。又于父母岂无悲耶。且悲能与乐。孝经云。养则致其乐。又于三宝岂无与乐之义。苟能供养即斯义矣。故知三田各通三义。今约别说故。以三宝独称福田。今所归下结简该。同体者。以今法宝中体相二大。正是同体三宝。故云该也。别相是正同体是兼。在文可见。疏中不配住持者。以住持佛法二俱色收。全用此中体大为性。故下云。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又彼僧宝不离五众。此亦体大所摄故。下文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等。此中同体便摄住持。故不言也。

论最胜下。所归三宝文三。初佛中疏二。初略配过小有两意。一佛果(三身三德)过于小乘之果故(罗汉辟支佛)二菩萨所归之佛(报身)过于小乘所归之佛(化身)超因亦二意。一佛果(妙觉)超于菩萨之因故(等觉已下)二真应无碍(自受用身)超于菩萨所见他受用身故。然若据马鸣所见。合是他受用身。今以意业归之。不取眼见。眼见则随其功力。意归则极至真身故。当自受用尔。上各二义中前义为正。业者下标。谓意下释也。意明业之一字通身口意。如疏所配。然最胜之言亦通三业。谓遍知是意业最胜等。亦可救世利他。余当自利。即自利利他悉圆满也。若配三德。即如次为智断恩也。

疏遍知下别释中四。初明佛意业。真智下亦名实智根本正体智等。此智证理之时。尽真如际无不圆极。故名遍知。即如理智证真义。俗智下亦名权智后得等。此智分别缘生染净等法。无不明了。亦名遍知。即如量智达俗义。理量下双结也。谓此二智缘二境时。不前不后亦不一时。智体无二境亦无二智。无二者。其体不异其用有殊。约知真处名为真智。约知俗处名为俗智。境无二者。谓色即是空为真境。空即是色为俗境。由是证真时必达俗。达俗时必证真。证真达俗竟无前后。况无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心境浑融为一法界。强分能所故曰智境。了无能所方曰无倒遍知。无倒即正也。如理如事故。

疏色无下二明佛身业也。华严等者。即不思议品中一一根遍即大也。不坏根性即小也。性即体性不坏见闻之体故。谓眼见耳闻对境不错。不杂等者。正遍之时根相宛然。各有区别不相浑杂。所谓度量则不见边涯。覩对则未尝移易。是以极至梵天。不见丈六之顶。遍满法界不起寂灭道场。大小无碍为若是也。相作者。谓一一根皆能见闻觉知。非同凡夫眼唯见色等。炳然者。谓分明无乱之义。斯即事也。性空即理也。谓所见之色全性而起色。正起时即是性起也。斯则事不碍理。本疏复云。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广大。此句即理不碍事。此乃性起为相。一多缘起而无边。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无碍。其犹镜像水月。思之可知。华严云。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见。又金刚云。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又下论云。色性即智智性即色。遍一切处等。皆斯义也。圆回下然通两意。一约一会之中各见佛面。二约他处遍应同时。十方下约处显遍。无有一处而不有佛故。多机下约机释疑。闻说十方齐现。将谓分身赴感。今云多机顿感。应虽一时而其佛身寂焉不动。如一月影千万人见。各随其人东西而去。影且不分。佛亦如是。故华严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疏世者下三明佛口业中三。今初所救三世间者。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正觉为能化众生为所化。器界为化处。以器界是无情正觉是佛故。唯众生为所救也。

疏大悲下二能救也。三缘者。谓四无量心皆具三缘。一众生缘。缘于众生如父母眷属等。二法缘。缘于众生俱是众法合成。三无缘。不见众生及与法相。今虽言悲必具四心。无缘下释大字。于三缘中此最胜者。谓与法性同体故。名为大也。佛性下引证。暂救等者。反显也。谓暂起缘心好行小惠。见贫苦者或施以金帛。济以衣食。见危难者或施以无畏。致之安乐。不忘我人众生之见。有厚薄亲疎之心。此则必不长久。不唯不久。抑亦不普。以见众生及以我相。生疲劳故。由是佛法诃为爱见也。永救等者。顺明也。谓见众生本成佛道如我无异。伤此迷倒妄处轮回。若返其源定当作佛。是故为化一众生。于微尘处经无量劫难行苦行。于一既尔。于多亦然。此乃不唯久永兼。能普救方曰大悲。故下文云。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疏然万下三通妨也。或曰。佛具无量功德。何以唯举大悲。故此通之。万德者。谓三明八解五眼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佛德无量今言万者。举大数尔以本性功德无量故。果显之德亦无量也。大悲为力等者。准阿含说。凡力有其六种。谓孩子以啼。女人以瞋。国王以憍傲。沙门以忍辱。罗汉以精进。佛以大慈悲。如佛垂登正觉。魔兵大至。佛入慈定魔即退败。况大慈悲是佛心体。故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请加护理合称之。

疏者者下四结德属人也。疏牒论文故。重言者。德即上说三业功德。谓遍知者。色无碍者。救世者者。谓人也。

论及彼下二法宝也。疏二。初出体。四种即教理行果。教浅者。能诠麁显是假名故。理深者。所诠真实智所证故。行分者。因位功力未究竟故。果圆者。智断二德悉成就故。今取下去取。初二句标。故约下正配论文。约佛明法。即当果法显身等者。身是用大。依体相起由。佛证得体相二大。然后起用。既为所证即当理法。

疏标下二释文二。初解标文。即论之初句中。二今初单解及字。简前者。明法不是佛。如言彼子及父。即知子父不同也。合集者明。佛法皆归。如言请子及父。即知非独一人而已。

疏此中下通释。此文二。初正释文。非一义者。彼佛及法二不同故。非异义者。此法离佛非别有体。即是彼身之体相故。当知佛法不即不离也。以是一心义。说佛法也。

以用下二通伏难。初正通也。难曰。既云彼身体相合配属佛。其义则顺。何以却云法宝耶。故此释之。以佛有三身。用大之中已摄报化。即属佛宝。体相二大正是法身。配归法宝。于理甚宜。

疏以彼下二转释。或曰。此句既属法宝。何故复言彼身。彼身岂非佛耶。故此释之。谓依体起用用不离体故。今约用以标体。相会用归体。故云彼身。非谓都属佛宝。

疏次二下解释文三。初正释体相二。初体中三。初释法性。上句释体大者。即法性真如海一句。释上标中体之一字。法性下略标意。谓显真性平等顿周。情与非情共一体故。染净因果皆此性故。故云普遍。非直下释也。若言佛性。即但局于果不通诸法。若言法性则无所不该。不唯于佛也。一切法则色心染净等性谓真性。即体大也。即显下结也。染谓世间法。净谓出世法。情通凡夫圣人。非情通净土秽土。深则竪穷三际。广即横该十方。故华严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智论下引证。今则一往随名定义。故有斯文。若知三名一体。情与非情俱佛性也。只是真如一法随相异名。既名随相异。则法性语通佛性语局也。以佛亦即是法以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故金錍云。然虽体同不无小异。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无性名者。多通凡圣等。应知名虽。有异其体元同故。圆觉云。与一切法同体平等。论下文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言真下二释真如。此明下标意也。以无变异故名真如。真者下释义。伪谓诈伪。鍮如真金妄谓虚妄。影如本质。今明法性悉无此事故。名为真。无改异者。过去如现在。色中如受中。染处如净处等。故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有变异故名为如。又真者不可遣。如者不可立。故下文云。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法性若此故曰真如。

三释海字疑意释意。如疏可知。法准思之者。应云真如随缘成于染净。染净虽成真如不变。无变之性不碍染净。染净万差不碍一性。是故性相无二也。由是海之一字以喻真如随缘不变。

下句下二释相大。即无量功德藏一句。释上标中相之一字。法身者。约果如来藏者据因。以体不二故双举也。藏约含摄身名积聚。所摄所积皆性功德。如下文云。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乃至云。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疏或此下二却收教行初两句标。即是前来所拣。浅分者今约义。却收表无所遗。谓教及行俱有含摄。悉名为藏。教含下释也。教为藏者。以能含藏斯诠无量事理之胜德故。此乃所诠名德能诠名藏。德之藏也。教义二法不相舍离。故华严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是以能诠之教。名为藏者。即德藏也。行摄等者。释行名藏也。以行能摄藏所成功故。此则所成名功能成名藏。功之藏也。然功行二法亦不相离。但修习名行成就曰功。是以能成之行。名为藏者。即功藏也。下文云。如来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之所成就。当知下结也。然理中含藏唯是性德。果中含藏兼修生德教含义。德行摄功德由是四种。皆名藏也。虽通四法。但教行是兼理果是正。宜善分别。

疏又海下三重释海喻。此有四义。体相相半。前二喻体后二喻相。体则竪深而横广。相则具德而现法。亦可体相皆具四义。以此二法不相离故只是一体而有二名也。故皆具四百非者。此于一异有无等四字。上明之。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为一四句异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然过虽无量总而言之。不出一异等四。是故约此以明百非。此等俱无仍非暂尔。故名永绝。故下文云。当知真如自性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等。若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烦恼。亦成百非也。是则言语路绝心行处灭。不可识识不可智知。深中更深故云甚深。故智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包含物者。如下文云。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诸法虽多不踰世。与出世今皆摄尽。此即大中又大故云广大。如楞严云。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无德不备者。如前所引相大中文结云。乃至无有所少义。故无不备者。盖言备也。无像不现者。随染缘即现三细六麁等染像。随净缘即显十力四无畏等净像。故下文云。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等。楞严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华严云。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之形影。甚深因缘海。功德悉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更有八奇特十胜相。皆喻真性也。

论如实下三僧宝也。疏三初总相简辨凡圣者。凡谓内凡三贤外凡十信及未入位者。但方袍圆顶亦名凡僧。圣谓小乘四果大乘十地宝。唯圣位者。以能发无漏智断障染证真理故。菩萨为胜者。以行二利除二执断二障证二空。比对小圣。此为胜也。是故下结拣大。拣地前菩萨拣小。若据马鸣所归。合是九地已上。今约地上同是如实行故。所以归之。

疏谓证下二正释当句二。今初依本论证理。起行者。谓地上菩萨发无漏智。证真如理。所起之行一一契真。无不如实。实即实相也。行如于实名如实。行下文即随染本觉智净相文。彼文但云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今疏随文配位。故有是地前等言也。地满位者以地满行绝故。言位而不言行。今举如实以等地满故。云举中等后。

二又依下依宝性也。前约地位竪论故。以地上等取地满。今约智行横说故。以正体等取后。得了如理者。此依真如门修其止行。亦是离相行。亦即证真义。故名如实。备知等者。此约生灭门修其观行。亦是随相行亦即达俗义。故名遍修。如下文云。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等。此同净名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然此二说约位约智。虽即有殊。俱就地上而论故皆取之。然据论主示迹因地。合归一切圣贤。若以此而言等字。通于下位。即以圣等贤以大等小。自然合前归心广大理。该同体之言也。

疏又解下三兼取上文三。初正释。举德取人者。如名人为三藏等。随修一行等者。谓此菩萨修一行时。具一切行。以此一行。如理起故。理体具足无不摄故。故云集成等。法界者。此之万行既依理起故。一一行皆契于理。理遍行遍故云等也。是谓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即斯义也。积功所得者。德者。训得也。即地上菩萨所修等法界之行。名之为德。由地前久积功力。至于地上而获得故。此乃功力为因是能得。实行属果是所得。今因果合论故言功德。人能摄德者。功德多少属于一人。若无其人约何言德。人有此德则人是功德之藏也。正叹行德者。是前积功所得之行。即如实等法界行也。据后下引证可知。

疏然菩萨下二通妨。或曰。此句既属于僧。何以前文指云法宝。故有此释。如前教理行果俱名为法。今此是行故属法宝也。

亦如下三引例。此则前于佛中取体相。后于僧中取功德。共成法宝。若使体相归佛功德还僧。则何有法宝而归敬之。通上下者在上为法在下为僧如前体相之文。在上为佛在下为法故引为例也。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

 

上篇:起信论疏笔削记

下篇:大乘起信论内义略探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疏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因明义断

因明义断 淄洲大云寺苾刍慧沼撰 详夫。因明论者铨衡八...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本) 沙门基撰 窃以。六位精微。资...

理门论述记

理门论述记 泰法师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论中论。即是诸...

瑜伽师地论略纂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论本第一第二) 翻经沙门基撰  ...

【注音版】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 佛言:...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佛说信佛功德经

佛说信佛功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归命...

【注音版】随念三宝经

随念三宝经...

【注音版】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佛说月灯三昧经

佛说月灯三昧经 宋沙门释先公译 「童子!菩萨摩诃萨复...

【注音版】法华经安乐行义

法华经安乐行义...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

不要用既定的价值观来思考事物

朋友拿了一份报纸要我作个实验,我同意了。 问题一:...

「庵」一定是女众所住的地方吗

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在的这个地方呢...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独角牛

过去,在刹尸罗国有一位养牛人,他养了一头独角牛。这...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坚牢地神跟地藏是一个系统的。坚牢就形容大地,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