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慧律法师  2020/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所以,法身“亦非”空“无义”,乃有其自体性。所以讲真如有其自体性,是站在它一直存在,亘古以来,我们的体性;可是它是无相,唯证相应。

我们讲真如无自体性,是说:真如无相。讲真如,空无自性,是说:真如没有相,空无自性。如果真如有其自性,就变成落入自性见。

好!现在为了又强调,怕落入断灭,佛又讲:真如有其自体性,真如,牛都有牛性,马都有马性,为什么真如没有自体性?真如有其自体性,牛跟马,强调有其自体性,在强调缘起说,说真如有其自体性,是在强调那一颗真如的实在的、存在的,只有圣人相应、证入、契入的那个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但是,它说不出所以然,每一个人都有。这不是凡夫、愚痴的凡夫所能理解,要证悟到真我、无我的人,就能够相应,真如有自体性。你看这个佛,有多么地慈悲。讲无性,怕你堕入断见;讲有自体性,怕你堕入有见、常见,因为这两个都是外道,所以又必须用“有”来破“无”,又必须用“无”来破“有”,然后又必须建立“有”跟“无”来说明。

建立“有”跟“无”来说明,又必须全部扫光,扫光以后,又说它是存在,那真的很难搞,真的,真的不好说法。

所以师父把四十年来体悟的,就把它告诉你,告诉大家。大家就知道说,所以一个法师你真的要吃过苦头,要不然的话,你上台讲经会离经叛道,会背离正法的。因此,要好好地了悟这个究竟义,才不会被这个语言、文字所绊倒。这个要没有真枪实弹证入、契入,你讲这边,倒这边;讲右边,倒右边;你讲中间,倒在中间,因为你不晓得那个是什么!

所以我们了解佛的这个苦心、大悲心。他怕你不懂,所以一直在这边每一个动点在契入。在座诸位!你们也是在等待机会,在等待机会,这些名相来讲,哎呀!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陌生,可是久了,一次又一次,这一次厘清一些观念,欸!这个月再厘清一些观念,今年过后成熟了很多,再厘清一些观念,慢慢……契入、慢慢契入,最后就是,一针就见血。

就像你在打靶一样,你是军事训练在打靶,一百码,啪!哇!这怎么打都打不到啊,是不是?我们高中有去学那个军事训练那打靶,那一天又没戴眼镜去,打靶,一次两次,这个要训练,久了以后,人家那个奥运的神射手,奥运的,一百码,啪!一下子就中,打中这个红心,为什么他一下就可以打中红心呢?训练几十年。

佛法也是这样子的啦,一直训练、一直训练,到最后一个念头起来,就一针见血地见真如。所谓的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顿悟以后,所有的法,完全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个顿悟,从渐来的,不坏渐次第的。

这个渐次第就是等待在顿悟,而顿悟就是方便安立次第。所以佛法既顿又渐、既渐又顿,不可以坏了因果次第的渐教,同时你要达到最圆满究竟地回归当下,你必须要圆顿教,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什么法统统要,四谛也要,十二因缘也要,六度也要,最上乘,即心就是佛也要,统统要,为什么?各各根器不一样,统统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我闻遍知海。真实德无边。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

众生皆有佛性

这年,我在关中,有一天,迎祥寺一僧人来找我,说寺里...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4》

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居士们,还有发大心来护持正...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佛教词典】广东省岭东佛学院

1932年12月,广东潮汕佛教界委派代表到厦门南普...

【佛教词典】勤

梵语 vīrya。音译作毗梨耶。又作精进。即修善断恶,致...

四祖道信大师的开悟因缘

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障碍的,即便是铁围山、须弥山或...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圣严法师《把福报吃完了》

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

三十岁后始觉悟

在人生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 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