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来藏与阿赖耶

大安法师  2014/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来藏与阿赖耶

藏即含藏,如来藏中含藏如来无尽的功德。一般区分在缠如来藏和出缠如来藏。缠指缠缚、烦恼,如来藏在烦恼缠缚当中就是业力凡夫的状况,但在我们无明烦恼、执著分别里面,如来藏性没有减少一点,虽然没有减少一点。就像太阳被浓重的乌云所遮盖,透不出一点亮光;又比如一面镜子(大圆镜智)蒙上了厚重的尘垢,一定要经过磨洗,即修行来对治烦恼,把如来藏性呈现出来,就叫出缠如来藏,即出烦恼的如来藏。

如来藏与阿赖耶

从如来藏的本体来说,它不是八识,它缘起于众生一念无明妄动,真如自性就建立能所,所谓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形成八识心王、心所的相分、见分错综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两种缘起的差别。

如来藏与阿赖耶

娑婆秽土、五浊恶世就是我们染著的八识,即业识的心所缘起的一种境界,如果从如来藏,真如法性缘起的就是佛法界。佛法界之所以清净,因为它是从实相、真如法性缘起。如来藏和八识两者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八识的形成离不开真如法性,但它又不等同于真如法性,所以要转八识成四智,主要从第七识和第六识来转。你要将第六分别意识转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我执)为平等性智,这两个在因地转,自然你前五识就转为成所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这时候就叫如来藏,念佛就是在作转八识成四智的工作,等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得念佛三昧时,众生的如来藏性就朗然现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五种法处所摄色

这个独头意识所感知到的法处所摄色有五种,这里只列出...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佛教词典】苏巅

(杂语)苏达卢山之巅。旧称曰须弥山。...

【佛教词典】宏智

(人名)明州天童山正觉,谥宏智,就邓州丹霞子淳受法...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求观音菩萨来解决我们的烦恼和疾病

南无观音菩萨,今天观音佛七正式起七了。这次观音七因...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

净居天请佛洗浴

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

为何开始信净土,知识学多了,反而起疑

问: 弟子修学净土法门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很相信,可...

有这四种力量,就能容易达到临终的正念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个是蕅益...

知恩图报的马儿

元生公,是我已故的曾祖父。他生前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感...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